陕西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图文】:
图 2.1 循环经济流程示意图2.2.3 循环经济的特征1)全面性循环经济统筹经济发展中的每一部分,,包括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把全部资源的开发利用、生产消费、再利用与再循环等各个环节,组成一个合理有序的闭环系统,简单来说是这样一种目的,即以资源环境为核心推进社会的发展。同时,资源的地位位于经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之上,通过有效开发、利用和再利用资源的方法当作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经济行为的基本出发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把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作为在发展循环经济初级阶段里应当高度重视和不可更改的重点和难点。2)系统性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种系统性的基本要求,是以“3R”原则为核心(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它为经济活动提供了新的活动准则,要求节约
陕西是一个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物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因此,要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以当前的科学技术为基础,各地区的资源配置为条件,通过选择适当的产业、企业、产品来建设循环型产业体系,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微观基础。这里的循环型产业体系是指:工业方面,建立资源再利用型产业体系;农业方面,建立生态型农业产业体系;第三产业方面,选择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旅游业来发展循环经济型旅游业产业体系,这三大产业是要通过能量逐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使用来形成三大产业内部的循环经济链,可以促进三大产业间循环产业网的发展,这种通过各个行业间的物质资源交换,物质闭环路线和能量逐层利用的循环经济链网的形成,从单一的各产业间的循环发展到工业、农业、旅游业三大产业的互相融合发展,构成一个互动的产业间相互联系融合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另外,再把这种互动发展的思想延伸到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就可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利用和最小化的污染物排放,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3R”原则的具体要求。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7;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湛果;张明举;;循环经济理论与县域经济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2 李文正;;陕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分析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3 袁丽静;;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6期
4 刘慧;孙世群;;SWOT分析法在城市环境规划中的应用——以安庆市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2期
5 ;美国:多种措施推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J];财经界;2005年01期
6 曲格平;转变发展方式,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在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颁发“曲格平奖学金”大会上的演讲[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段宁;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J];环境科学研究;2001年06期
8 翁伯琦;陈奇榕;王义祥;;试论循环经济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熊国强;潘泉;张洪才;;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J];科学管理研究;2008年03期
10 袁雷;;试论当代中国的生态社区建设[J];理论界;2010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建会;马克思生态文明理论视域下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探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0年
2 杜纪玉;陕西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3 魏丽霞;山东省循环农业发展研究[D];青岛农业大学;2007年
4 刘学斌;循环经济与中国开发区发展模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锐荣;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立法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田甜;黑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刘之坛;循环经济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符利娟;陕西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9 黄永亮;临沂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10 杨风;陕南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15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15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