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基于减排目标和经济增长双重约束的碳排放强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22 20:53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尤其是温室气体排放逐渐成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位居世界首位,面临着经济发展和减碳的双重任务。2009年在哥本哈根大会上,我国提出在2020年,我国单位产值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这一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及难度有待研究。本文主要运用LMDI分解分析和改进的MACRO模型,结合2020年我国碳减排目标,探究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一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文章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对我国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第三章对我国碳排放强度进行了LMDI因素分解,将碳排放强度分解为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及产业结构三大因素,并分别对三因素进行分析,剖析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因素。第四章参考MACRO模型建立出2020年碳排放强度政策目标下的模型,对我国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发展、能源消费进行了模拟,研究在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碳减排目标下的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及二氧化碳排放状况;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和针对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提出碳减排的建议。 通过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强度可以分解为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及产业结构三大因素,其中能源效率的提高是我国一直以来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能源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较小,而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强度几乎不产生影响。参照MACRO模型所构建的新模型模拟2020年碳排放强度减排目标情景,分别从能源消费结构不变和变化的情况下进行模拟,得到在2020年,经济发展仍能达到保八增长水平,但考虑到之前的大力减排,现在要进一步减排的话难度还是很大。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4;F20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超;王少鹏;朱江玲;方精云;;2050年中国碳排放量的情景预测——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Ⅳ[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陈彦玲;王琛;;影响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析[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查冬兰;周德群;;我国工业CO_2排放影响因素差异性研究——基于高耗能行业与中低耗能行业[J];财贸研究;2008年01期

4 查建平;唐方方;傅浩;;产业视角下的中国工业能源碳排放Divisia指数分解及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5期

5 刘强;庄幸;姜克隽;韩文科;;中国出口贸易中的载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8期

6 许广月;宋德勇;;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5期

7 孙敬水;;中国碳排放强度驱动因素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童彦;华红莲;张碧星;闫伟华;;云南省环境库兹涅茨特征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7年06期

9 何建坤,陈文颖;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评价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1999年02期

10 林伯强;何晓萍;;中国油气资源耗减成本及政策选择的宏观经济影响[J];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小敏;中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的情景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刘兰翠;我国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的政策建模与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雪娜;我国能源类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36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36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5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