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成渝经济区城市网络化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3 03:34
【摘要】: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内交通、通信等载体网络不断完善,区域内各城市间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将更加频繁,经济联系也更加紧密,形成一种动态的具有复杂网络关系的经济关联系统。因此,城市网络化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城市经济网络是区域一体化供求运作的空间效应,其网络结构越稳定,城市间经济联系越强,越能促进生产要素的流通和有效配置,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指出要将成渝经济区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标志着成渝经济区即将步入新一轮加速发展的阶段。研究成渝经济区城市网络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不足,分析其城市经济网络的结构缺陷,能够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方向,对于促进成渝经济区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都极具现实价值。 本文结合对国内外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综述,分析并总结了区域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相关概念、内涵、特征、动力机制和阶段演变规律。通过齐夫分维模型对成渝经济区38个节点城市的7个主要经济指标的规模-位序分维值进行了测度,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的分形特征,判断出成渝经济区处于城市网络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从经济总量、效益、结构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了成渝经济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38个节点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并结合修正后的城市经济引力模型对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网络的边权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成渝经济区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值矩阵。运用社会学网络分析方法,通过Ucinet软件对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网络结构进行了分析。主要以网络密度、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间中心度、中心势、凝聚子群关系密度等作为测度指标,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网络的阶段特征——网络紧密性不高、重要联系节点缺乏、次级网络分布不均衡和网络横向联系轴缺乏。最后根据不足提出了优化的方向——加强川渝经济子网络联系、培育重要节点城市、培育次级城市群、强化内部横向联系轴线和加强与外部网络的联系。
【图文】:

政区,重庆市


重 庆 工 商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第 3 章 成渝经济区城市网络化发展的阶段判断3.1 研究范围界定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根据国家 2011 年 5 月出台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其范围包括重庆市的 31 个区县和四川省的 15 个市,共 46 个城市,区域面积 20.6 万平方公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 2012 年初,,重庆市政府将大足和双桥合并,綦江和万盛合并,但由于本文的研究数据基本来自于《重庆市 2011 年统计年鉴》和《四川省 2011 年统计年鉴》,其中的涉及到四个区县数据均是 2010 年末各自的统计数据,考虑到数据的准确性,仍然对这四个城市作分开处理。而出于经济联系的紧密性和量纲级平衡的考虑,将重庆主城九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统称为重庆。

网络结构图,城市经济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网络结构图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召东;樊俊锋;;中外城市群发展及其对中原城市群的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吴宏放;;论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戴宾;;成渝经济区与成渝城市集群、成内渝经济带[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06期

4 李光勤;张明举;刘衍桥;;基于城市流视角的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空间联系[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04期

5 刘晓鹰;王亚清;;基于“椭圆城市群”的成渝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02期

6 王欣;吴殿廷;王红强;;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定量计算[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7 李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2期

8 焕力;;成渝经济区视野下的川南城市群发展[J];城市;2009年10期

9 焕力;;成渝经济区构建中的内江自贡合并问题[J];城市;2010年06期

10 张闯;;城市网络研究中的数据与测量[J];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春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心城市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2 万君君;“中部崛起”的多极化网络式城市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曹佳;成渝经济区次级经济中心的选择及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李光勤;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兰富钧;成渝经济区经济空间结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61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661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2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