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7;F224
【图文】:
成问题》一书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他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投资的资金供给(储蓄)和产品需求(消费)不足,这就限制了资本形成,从而使得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贫困之中。他认为不发达国家的低收入水平导致的资金供给和产品需求两方面的不足,限制了生产的扩大,使其陷入越来越贫困的恶性循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资本形成不足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由投资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产品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打破恶性循环的困境,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供给创造需求,强调市场的重要性,对各个部门进行投资使得各个行业都得到发展以培育更大的市场,但是全面投资和发展所有部门不是以同一速度发展,而是强调各部门按照各自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大小来确定来确定不同的投资比率[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吴超,魏清泉;区域协调发展系统与规划理念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6期
2 涂晓岚;;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困难及对策[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胡鞍钢,熊义志;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特点、成因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4 章青果;郑林;;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3期
5 崔光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政府行为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09期
6 蒋辉;;区域经济差异动态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以湖南西部地区为例[J];经济与管理;2006年10期
7 张秀生;;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贾万敬;何建敏;;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在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中的应用[J];现代管理科学;2007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德安;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捷;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2 石志恒;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与协调发展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3 张继英;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拓学森;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杨清;甘肃区域经济差异实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6 何灵;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7 屠建洲;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8 朱国彦;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51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51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