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与金融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发布时间:2020-07-12 13:44
【摘要】:首先阐述区域生态、经济与金融三个子系统的耦合作用机理,然后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函数,利用熵值赋权法构建生态-经济-金融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态-经济-金融耦合度和协调度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三者耦合协调程度的重要原因,金融对该区域耦合协调度的贡献不显著。最后提出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与金融耦合协调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惠晓峰;沈静;;东北三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与比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廖进球;吕江林;;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J];金融与经济;2008年12期

3 罗静伟;郑博福;钱万友;刘成林;;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框架[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0年03期

4 韩瑞玲;佟连军;佟伟铭;于建辉;;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演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10期

5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1期

6 吴玉鸣;张燕;;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伟;周加来;;安徽省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牛海林;祁茹涛;;西宁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演变趋势评价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3 罗娜;耿雅冬;刘欣;;大连市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演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4 余凤鸣;杜忠潮;周杜辉;;基于熵值法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演变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5 代伟;李克国;;秦皇岛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测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6 王利光;葛幼松;;南京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7 陈健;查良松;黄艳妮;祝凤霞;;安徽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安瓦尔·买买提明;张小雷;;塔里木盆地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模式及调控对策研究[J];冰川冻土;2010年05期

9 黄一绥;;福州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评价与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12期

10 常阿平;彭伟功;梁丽珍;;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及定量评价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农村生态住区建设系统耦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梁强;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汪友结;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的外部现状描述、内部静态测度及动态协调控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丽;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指标体系及稳定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9 周永博;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意象结构性评价与信息化传播[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余沛;中原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丽萍;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关系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魏爱梳;浙江港口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冯建京;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王伟佳;无锡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彭磊义;浙江省区域经济与饭店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罗静伟;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D];南昌大学;2010年

8 郑水丽;基于国际经验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姚群;江西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王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合理性测度[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晓波,刘影,熊小英;鄱阳湖区洪涝灾害的生态环境因素与生态减灾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2 万金保;闫伟伟;;鄱阳湖水质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应用及探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3 毕东苏,郑广宏,顾国维,郭小品;城市生态系统承载理论探索与实证——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4期

4 杨琳,李建伟;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上)[J];财贸经济;2002年02期

5 ;笔谈:持续发展与地理学[J];地理学报;1994年02期

6 郑度;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J];地理学报;1994年06期

7 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年02期

8 方创琳;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决策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6期

9 李胜芬,刘斐;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探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年01期

10 吕兰军;鄱阳湖富营养化调查与评价[J];湖泊科学;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海涛;郭海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年26期

2 李秀娟;;长白山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途径探析[J];吉林林业科技;2007年02期

3 何金铭;;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应当发挥“三大优势”[J];经济;2008年10期

4 陈新森;;磐安:致力建设“浙中生态经济区”[J];今日浙江;2009年22期

5 姜玉林;;奋发有为 建设“四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J];当代江西;2010年04期

6 王菡祺;;习水县发展生态经济的产业布局研究[J];民营科技;2010年12期

7 吴赘;吴芳春;吴良成;;生态经济视野下鄱阳湖渔业发展研究[J];企业经济;2011年03期

8 麻智辉;;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基本构架[J];企业经济;2008年08期

9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课题组;;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的思考[J];价格月刊;2010年12期

10 江综;;绿色生态 江西最大的财富品牌——写在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J];质量探索;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策应环鄱生态经济区,促进宜春赶超发展[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2 张本;;关于建设“西沙群岛生态经济区”的建议[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3 吴依群;;加大宜春农业综合开发力度 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水平[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4 吴秋红;;定位生态经济 倡导低碳理念 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建设[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5 黄国勤;;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休闲农业的发展[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6 吴杨伟;李晓丹;;基于后发优势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7 张志坚;黄丽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服务生态宜春建设[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8 戴天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分区初探[A];华东地区农学会、山东农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交流材料[C];2010年

9 汪爱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物质能产业的开发[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10 吴发生;程明跃;;浅谈县域低碳经济发展[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举全省之力 谱崛起新篇[N];江西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江宜航 童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示范发展方式转变[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徐政武 车显忠;打好红土地上的“绿色战役”[N];中国国防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贾辉 刘伟;把松花江打造成国家高效生态经济区[N];黑龙江日报;2010年

5 记者 郝明雷;大运河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成员会议召开[N];济宁日报;2010年

6 特派记者 刘维生 傅云 桂榕 李文亭;切实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保护好建设好发展好 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大兴”要求[N];江西日报;2010年

7 主持人 余霞;低碳经济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崛起[N];江西日报;2010年

8 记者 傅云 张玉珍;凝聚智慧和力量投身伟大实践 早日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N];江西日报;2010年

9 记者 黄锦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营企业高管峰会举行[N];江西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刘菁 郭远明;守住鄱阳一湖清水[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宝权;生态经济区中的城镇布局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2 张青峰;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分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唐卫东;生态经济区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田治威;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观[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能分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乐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3 程巧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邢丽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碳排放空间特征及其产业布局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5 王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合理性测度[D];南昌大学;2010年

6 王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7 徐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曙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及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测度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邱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竞争力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52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52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4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