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全球地方化背景下上海时尚消费空间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03:01

  本文关键词:全球地方化背景下上海时尚消费空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时尚消费空间不仅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更是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全球化大潮早已席卷至消费领域,相较于标准化的生产模式,消费的全球扩张具有明显的地方化特色,更重视与地方政策、文化和发展相结合。在传统研究中,城市内部跨国机构的研究较少,城市内部动态演化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并且大都集中在生产性行业,较少关注消费领域。除此之外,缺乏将跨国机构作为行动主体,探索其与地方各主体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本文在回顾总结时尚消费、消费空间、城市营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继承了城市地理学多学科融合的研究传统,采用社会学方法分析时尚消费的发展脉络,通过地理学方法呈现空间数据,在行动者网络视角下探索空间演化的动因。论文可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整篇论文的方法论,包括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总体框架和文献综述。第一章为绪论,概括性地提出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及整体框架。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从以下三个方面整理了本文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及文献:其一,时尚消费;其二,消费空间;其三,城市营销。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和第四章,对上海时尚消费空间的演化展开实证分析。第三章为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从概念界定、数据来源及具体方法三方面为第四章做好铺垫。第四章为实证研究的第一个子课题,采用定量分类(Quantities)、统计图(Charts)和度量地理分布工具集(Measuring Geographic Distributions)对上海时尚消费空间的布局和演化进行可视化分析,并总结出上海时尚消费空间的发展模式。第三部分为第五章,是实证研究的第二个子课题,从代表全球化和地方化特色的各级政府、各国时尚品牌、购物中心、消费者四大行为主体出发,构建行动者网络模型,并以此分析上海时尚消费空间演化的动力所在。第四部分为第六章,对论文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其一,整体来看,上海时尚消费空间集聚效应明显,主要集中在南京西路、淮海中路、陆家嘴、新虹桥地区和南京东路-外滩。以此抽象出上海市时尚消费空间的布局模式,分别是单块状布局、多块状布局、T字型布局、点状布局和线状布局。其二,从发展过程来看,自2001年以来上海时尚消费空间开始快速发展,中心位置不断向西南方向位移。整个发展过程呈现出集聚-扩张-集聚的演化模式。此外,从轴线扩张趋势来看,上海时尚消费空间起初沿东西向发展,而后转为南北向拓展。其三,从发展动因来看,各级政府、时尚消费品牌、购物中心和消费者四大行为主体在必须通行点的促使下形成复杂的网络关系,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上海时尚消费空间。
【关键词】:全球化 地方化 时尚消费空间 行动者网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6.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4
  • 第一章 绪论14-18
  • 1.1 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4-15
  • 1.2 论文的框架及研究方法15-16
  • 1.2.1 总体研究框架15-16
  • 1.2.2 主要研究方法16
  • 1.3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16-18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18-28
  • 2.1 时尚消费18-21
  • 2.1.1 时尚消费的兴起18-19
  • 2.1.2 时尚消费的全球化19-20
  • 2.1.3 时尚消费的中国特色20-21
  • 2.2 消费空间21-26
  • 2.2.1 城市空间转向21-22
  • 2.2.2 行动者网络空间22-23
  • 2.2.3 城市消费空间的兴起23-26
  • 2.3 城市营销26-28
  • 2.3.1 企业家城市26-27
  • 2.3.2 大事件营销27-28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28-32
  • 3.1 时尚消费空间的概念与界定28-30
  • 3.2 数据来源30
  • 3.3 研究方法30-32
  • 第四章 上海时尚消费空间演化32-49
  • 4.1 上海时尚消费空间布局32-37
  • 4.1.1 新虹桥地区33-35
  • 4.1.2 南京西路35-36
  • 4.1.3 淮海中路36-37
  • 4.1.4 南京东路-外滩37
  • 4.1.5 陆家嘴37
  • 4.2 上海时尚消费空间演化37-40
  • 4.3 上海时尚消费空间布局及演化模式40-41
  • 4.4 世界城市时尚消费空间布局特征比较41-47
  • 4.4.1 巴黎——古老商业街区41-44
  • 4.4.2 纽约——新兴商业街区44-45
  • 4.4.3 东京——新兴商业中心45-47
  • 4.4.4 与上海时尚消费空间的对比47
  • 4.5 本章小结47-49
  • 第五章 时尚消费行动者网络及其空间效应49-66
  • 5.1 行动者网络构成49-50
  • 5.2 行动者网络的空间效应50-63
  • 5.2.1 各级政府50-57
  • 5.2.2 国际时尚品牌57-58
  • 5.2.3 购物中心58-61
  • 5.2.4 消费者61-63
  • 5.3 本章小结63-66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66-69
  • 6.1 主要结论及讨论66-68
  • 6.2 研究展望68-69
  • 参考文献69-73
  • 附录73-76
  • 后记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雪;;时尚消费[J];中国供销商情投资与营销;2006年04期

2 董密娟;;当代中国时尚消费透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3 唐凯;;紧跟时尚消费 小照吧做出大生意[J];现代营销;2001年06期

4 王蒲磊;上海最时尚消费地带掠影[J];上海商业;2002年08期

5 王丽文;;浅谈时尚消费时代的设计发展[J];广西轻工业;2008年08期

6 高丽娜;郭雅娟;;大学生的时尚消费初探[J];消费导刊;2009年05期

7 张海天;马迪;;当代时尚消费中社会推动力量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2期

8 李康化;;身体的时尚消费——文化消费主义研究之三[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6年00期

9 吴训慈;董凤;;大学生时尚消费心理研究——以南宁市3所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4年03期

10 颜仕英;;时尚消费——网上“淘券”[J];社区;2008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斗斗;;时尚消费的社会力量[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常凤英;徐红卫;王海东;;大学生与时尚消费及其生活观念[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3 陈斯诗;;时尚消费的符号意义与社会阶层建构[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明超 张柯;中国人时尚消费呈5大特点[N];国际商报;2007年

2 张晓华 编译;时尚消费率先回升 三季度市场预期向好[N];中国纺织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高颖;大众时尚消费,谁来“接棒”[N];无锡日报;2009年

4 ;配饰成为时尚消费新宠[N];中国服饰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锦芳;期刊消费市场迎来品牌时代[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6 记者 姜虹;朝阳消费节将时尚进行到底[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7 比蓝国际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李凯洛;80后渐成时尚消费主流[N];中国服饰报;2010年

8 记者 罗霞;上邦百汇城健康时尚消费受捧[N];海南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栾鹤;非洲中产阶层崛起 时尚消费蕴藏商机[N];中国贸易报;2013年

10 记者 李墨 通讯员 刘端杰;武汉渐成快时尚消费高地[N];湖北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莹;全球地方化背景下上海时尚消费空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田蕾;时尚消费与认同问题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3 唐琳;城市青年职业女性群体时尚消费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张海天;论时尚消费的游戏性质、特征与形态[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萍萍;媒介接触对青年女性时尚消费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李洋;面子文化视角下时尚消费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吴爽;城市女性时尚消费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全球地方化背景下上海时尚消费空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6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76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9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