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广东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红利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19 17:37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把资源配置权让度给市场,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生产要素的跨区域、跨行业流动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长达9.8%以上且增长速度十分稳定。通过对生产要素流动限制的放开,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的部门向较高生产率的部门流动,促进社会总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要素的流动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即结构红利假说:在要素市场尚不完善、要素配置效率低且与生产前沿面相差较远的转型经济体中,在进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产业转移、生产要素流动的过程中,一般会产生结构红利效应。 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广东省,经济发展速度居全国前列,在经济总量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出现土地资源不足、资源严重短缺、人口负担过大、环境透支严重等问题,旧的“资源消耗开发”的模式已无法继续实行。走低能耗、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之路,是广东省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基本条件,应实现经济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创新型发展,符合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提高的比较优势变化。2008年5月,广东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提出“双转移”的产业发展战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提高劳动力素质,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带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加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广东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这一战略性举措正是对生产要素进行调整、通过产业区域之间的转移实现产业升级,发挥要素重置效率,推动广东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对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占有的资源进行调整和重组,为经济的持续性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产业基础。本文对广东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要素转移过程中的结构红利进行分析,探讨广东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分析结构红利对经济持续性增长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广东省区域经济指标的分析,论证广东省存在结构红利的条件。进而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广东省21个省辖市的纯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通过对纯要素生产率的分解,寻求因结构调整促进生产率增长的情况。分析认为结构红利对纯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贡献为0.35%,虽然绝对值较小,但是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结构红利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规模效应、政府财政收入、外资直接投资具有滞后效应,货运量和政府的研发投入的效应不显著,其它因素都具有显著的正效应。 根据结构红利的影响因素,对广东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提出几点建议。一是通过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增长,重视结构红利的积极效应,通过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产生结构红利效应,为经济增长奠定产业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顺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推动产生要素重置效应的产生。2、重视结构红利效应在推动纯要素生产率提高中的重要作用,对结构红利效应进行监测,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二是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对培育结构红利提出建议,包括四个方面:1、结构优化过程中注重劳动力要素的升级提高;2、加大资本投资力度促进区域工业化水平提升;3、发展区域集群产业提升结构红利的规模效应;4、政府部门发挥财政效应引导结构红利的增长。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127;F224
【部分图文】:

剪刀,图形,生产要素,区域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是生产要素自身的流动,要素所有者并不流动;二是生产要素和要素所有产要素的区域转移是以寻求比较利益的要素禀赋在区域之间的输出与输入理论认为,如果不考虑要素流动的成本,生产要素会从边际收益较低的地较高的地区流动。本文运用“剪刀图形”进行说明,“剪刀图形”(scissors d说明通过比较优势产生的生产要素流动的情况。假设最初的生产要素配域 A 是较为发达地区,区域 B 是欠发达地区,区域 A 比区域 B 具有更高,区域 A 的要素收益率为 E1点,区域 B 的要素收益率为 E2。如果存在信因,生产要素不存在流动;如果区域之间的经济系统是开放的,区域 B 的域 A 移动,直到两个地区要素收益率趋于相同,达到均衡点 E0。如图 2-

剪刀,成本,图形,区域


区域 A 移动,直到两个地区要素收益率趋于相同,达到均衡点 E0。如图 2-1 所图 2-1 无成本下的剪刀图形任何国家和地区,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都是不能忽视的,它是要素流动和产业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实际的区域产业升级中,由于生产要素市场的分割与,存在迁移成本、管制成本,从而产生生产要素流动成本,造成流动要素在发益率下降,收益率曲线由 CA下降到 C0,与区域 B 的收益 CB相关于 E3,均衡生产要素从区域 A 流动到区域 B,流动的数量为小于无成本的流动量。如下图

生产曲线,生产曲线,等可能,边际产出


即有 0B AdG dGdL dL (2-2)假设五:区域 A的K 边际产出大于L边际产出,且两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都大于 0,即有 0B AdG dGdK dL (2-3)假设六:区域B 的 边际产出小于 边际产出,且两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都大于 0,即有 0A BdG dGdL dK (2-4)1、图形推理运用微观经济理论中分析交换的埃奇沃思方盒分析结构红利存在的可能性。根据假设三、假设四、假设五、假设六可以绘出区域 、区域 两地等产量曲线,由于区域内的生产要素组合是一定的,所以本文用虚线表示。等产量曲线是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之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即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同样数量的产品可由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去生产[61],如图 2-4 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哲;区域分工、专业化与产业结构调整机理探讨[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袁鹏;;制造业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变化及结构效应的影响[J];当代财经;2007年07期

3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4 吕铁;制造业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5 张平;;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冲突及其协调——基于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的差异[J];管理世界;2007年07期

6 刘勇;;广东产业升级的经验与启示[J];经济管理;2007年07期

7 李绍荣;帕累托最优与一般均衡最优之差异[J];经济科学;2002年02期

8 蔡fs,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9 王德文,王美艳,陈兰;中国工业的结构调整、效率与劳动配置[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10 涂正革,肖耿;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西南财经大学 郭元f^ 常晓鸣;[N];光明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茜;[N];南方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梅;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生产率与产业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22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22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a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