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甘肃省区际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26 19:23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鼓励出口的政策指引下,国际贸易一路引吭高歌,得到了长足发展。相比而言各省际间的贸易发展速度略显缓慢。金融危机后,国家开始积极扩大内需,地区之间的贸易联系逐步加强,贸易量稳步增加,这对于统筹国内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地理位置不占优势、产业结构长期不合理的甘肃省而言,发展区际贸易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要远大于国际贸易。 由于区际贸易和产业结构两者之间的相关研究不多,其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因此本文在分析区际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时,借鉴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方面着手,结合甘肃省区际贸易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国内区际贸易和产业结构的对比,以期更深层次地考察区际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力争对提升甘肃产业结构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更希望能助甘肃“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一臂之力。 本文首先系统地分析了区际贸易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理论基础以及区际贸易对产业结构影响变动的机理。区际贸易通过分工、交换等方面来强化资本积累,加快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甚至优化。其次,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甘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环境和条件的分析,对比改革开放前后甘肃产业结构与全国的发展状况,进一步解释了区际贸易如何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再次,通过对选取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区际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促进关系。最后,根据得出的结论,文章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有针对性的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学位单位】:兰州商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127
【部分图文】:

三次产业,甘肃省,比重,重工业


“一五、二五”(1952一1962)期间,国家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指导下,从公路、铁路的大规模整修、恢复与建设入手,拉开了开发甘肃的序幕,重点建设了以石油、有色冶金、能源等资源开发与加工为主的重工业,开始了由农业为主导产业结构向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转变。“一五”时期,国家在甘肃省的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占全国的4.1%,“二五”时期占3.1%,绝大部分都投在交通、能源及重工业上,农业和轻工业基本未投。通过这一时期的建设和发展,我省的工业产值由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0%上升到60%,重工业产值由占工业总产值的37%上升到65?0。因此,这个过程也被称为甘肃产业结构的质变期。“三五’,、“四五”计划时期,国家重点扶持甘肃省的机械、电子、轻工等一批骨干企业以及重点项目的兴建、投资,甘肃逐步形成了以冶金、石油、石化、机械和电力为主体的重型工业结构。由于受到传统计划体制的制约以及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甘肃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调整。下一一

甘肃省,三次产业,占比


改革开放后甘肃省三次产业在曲P中所占比重

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甘肃,比重


图3.5甘肃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及三次产业就业人数①其次,产业就业结构并没有随着产业产值的增加而相应提高,而是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如图3.5,从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自1990一2000年间,甘肃省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下降幅度明显,但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却一直居高不下,甘肃省的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依然很大。相比第二产业产值的突飞猛进,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缺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与产值也存在很大的不协调性。这种就业结构的不合理性进一步固化了甘肃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第三,三次产业总体滞后。甘肃省三次产业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其他省份,通过计算比较②我们可以知道,2010年甘肃省三次产业GDP总值占全国GDP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41%、0.96%、0.93%,大大低于全国其他省份的平均水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剑平;张兴泉;;产业内贸易、产业结构差异与中美贸易摩擦——与中日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2 孟君;;试论西部民族地区外资利用的现状及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17期

3 周巍;李妍;;产业融合理论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4 杨会珍;;煤矿企业要向多种经营方向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5 高新亭;白金鑫;;外商直接投资对辽宁省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2期

6 李文;潘英丽;;比较优势、国际贸易和产业结构——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09期

7 陈志远;;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举措[J];华章;2011年14期

8 刘建江;李晓南;;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思考[J];价格月刊;2011年07期

9 刘洋;;山西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企业研究;2011年14期

10 蒙柳翠;王婷;;FDI与中国经济的关系及其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房春生;程阳;王菊;;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实例分析[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2 叶堂林;;京津现代制造业合作途径及其政策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姜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和谐度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党耀国;刘思峰;叶耀军;;农业产业化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模型[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董佑福;侯方安;;加入WTO后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A];2002农业工程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耿安朝;;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及其产业结构的生态重组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刘泽双;苏大伟;甄翠;;基于产业结构的城乡统筹劳动力配置模型[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刚;周静;邹飞燕;;湖北城乡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性研究[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陈渝中;栾玉琴;;振兴云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渝中;栾玉琴;;振兴云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A];第四届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2008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道宾 本报记者 徐根亮 晓红;中部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2 记者 缪毅容;必须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 进一步出台政策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N];解放日报;2008年

3 记者 陈建强;天津: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N];光明日报;2009年

4 苏辉;陕西省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5 特约记者 闫盛霆 通讯员 谭青 张海美;龙泉镇产业结构破题重生[N];淄博日报;2009年

6 记者 郑先聪;达州产业结构 从“213”转向“231”[N];四川日报;2010年

7 张晔 朱波;通州产业结构着眼低碳转型[N];科技日报;2010年

8 沈尚文 本报实习记者 程廷;我省产业结构在“承接”中升级[N];安徽经济报;2010年

9 中共宁晋县委书记 孔祥友;实现产业结构的再优化[N];河北日报;2010年

10 哈尔滨工程大学 李国龙;调整我省产业结构 建设节约型社会[N];黑龙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朝阳;西藏产业结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原gU;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结构、税收收入与指标体系[D];西北大学;2004年

4 刘建其;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D];厦门大学;2003年

5 周明磊;我国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董伟;城市新产业区演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向国;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进程与测度体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8 郭宇强;我国职业结构变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王楠;东北经济区产业转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黄晓凤;结构、技术与制度视角下的国际贸易摩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光岩;甘肃省区际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D];兰州商学院;2011年

2 程才华;国际产业资本流动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3 朱明;北京市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4 孟飞飞;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5 刘云锋;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韩晓娜;产业结构演进与新疆经济增长的特征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奕;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本市场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赵学峰;“入世”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何莎;安徽省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10 王爱峰;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27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27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1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