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因与协同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7 06:59
现阶段,在我国区域经济梯度差异持续扩大的情况下,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发展战略是实现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区际产业转移是推动我国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极,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和根本途径;有助于发挥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推动中西部地区在承接区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也是推动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区际产业转移包括扩张性产业转移和衰退性产业转移两种类型,扩张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发达地区企业为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前提,积极向其他地区投资的过程;衰退性产业转移一般是基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促使边际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东部沿海地区在市场与资源允许发展新兴产业从而调整提升区域产业结构的情况下,推动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如何有效推进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以衰退性为主要类型,但也包括部分扩张性的区际产业转移,这是中国区域经济中最具有典型性和研究价值的区际产业转移。 在对区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方面,本文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分析区际产业转移的特征,运用博弈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等方法从区位选择、要素流动、产业集聚和产业政策推动等方面分析区际产业转移的实现机制。从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增长三个方面分析了区际产业转移的协同效应,认为区际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对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方面,一是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区位商对中国的区域经济梯度差异、产业结构梯度差异现状和中国产业区际分布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区际产业转移已经开始发生,但大规模区际产业转移的现象还未呈现,中国区际产业转移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中国区际产业转移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二是对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在运用区位商、面板分析模型等对中国产业区际分布的变化趋势,中西部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促进因素和东部进行区际产业转移的障碍性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中国区际产业的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区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中既包括动力因素,也存在障碍因素;三是对中国区际产业转移协同效应的实证分析。在对中国区际产业转移协同效应实现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安徽省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为例,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国区际产业转移协同效应进行了分析,区际产业转移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出地与承接地经济的协同发展。 综合上述研究内容可见,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等对企业进行区际产业转移产生重要的作用,区际产业转移的机制主要包括以生产要素为主体推动产业转移的要素流动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带动区际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机制、区位选择主体企业与产业承接的企业一起作用的产业集聚推动机制和地方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对区际产业转移的推动机制。区际产业转移动力机制表明,政府通过配套设施建设、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和补贴措施也能够因有助于增加区际产业转移企业的收益而拉动企业进行区际产业转移。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已经开始并逐渐明显,但目前尚未出现大规模的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区际产业转移。区际产业转移有助于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加快中西部的经济快速发展,从而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区际产业转移与承接地的区位条件、区域产业集聚、生产要素等资源禀赋、消费购买力与市场需求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产业转移转出地的技术、资金、劳动力供给水平及市场容量等呈负相关关系。东部沿海地区的依靠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资本、劳动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以及产业集聚效应等因素成为区际产业转移的障碍性因素。本文提出了系统化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学位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124;F279.2
【部分图文】:
行区位选择过程中考虑到竞争者带来的市场拥挤效应而倾向于选择厂商数量少、要素报酬高的区域,市场拥挤效应也被称作为本地竞争效应。上述过程可见图3.1:图 3.1 要素流动的战斧示意图资料来源:根据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循环累计因果效应的战斧图进行绘制,参见安虎[112]安虎森. 新区域经济学.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3~38
本文编号:2827568
【学位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124;F279.2
【部分图文】:
行区位选择过程中考虑到竞争者带来的市场拥挤效应而倾向于选择厂商数量少、要素报酬高的区域,市场拥挤效应也被称作为本地竞争效应。上述过程可见图3.1:图 3.1 要素流动的战斧示意图资料来源:根据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循环累计因果效应的战斧图进行绘制,参见安虎[112]安虎森. 新区域经济学.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3~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小明;;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粘性问题研究[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2 王缉慈;陈平;马铭波;;从创新集群的视角略论中国科技园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3 谢丽霜;;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及防范对策[J];商业研究;2009年01期
4 吴晓军,赵海东;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J];当代财经;2004年06期
5 陈刚;刘珊珊;;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财经;2006年10期
6 任太增;比较优势理论与梯级产业转移[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7 彭连清;詹向阳;;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演变——以珠三角为例[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5期
8 冯根福;刘志勇;蒋文定;;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2期
9 樊新生,李小建;中国工业产业空间转移及中部地区发展对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2期
10 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及其理论依据与实施途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阳举谋;我国地区间招商引资竞争及其治理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27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27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