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03:10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个全面的改革与创新过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追求与构建合理的城乡关系始终是贯穿中国社会发展的主线,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科学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如何更好地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众多学者与政府部门的研究重点。鉴此,本论文以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发展现状,为苏州乃至全国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提供建议。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观点包括: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思路与方法,并说明了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对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阐述,并从中得出相应启示以便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第三章,结合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目标,总结了苏州各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共性的创新实践做法,简称其为实践创新,以便为后续章节的实证研究、经验总结等提供实践基础。第四章,通过构建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实证分析法,展示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与成绩,结合1999—2010年苏州市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系数、城乡居民恩格尔差异系数与收入差异系数等指标进行实证结果分析,得出实践创新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成果间的紧密关系,并透过这些实践创新总结经验向全国推介。第五章,选择吴中区这一案例进行分析,深化对吴中区乃至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认识,探析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苏州乃至全国城乡一体化的纵深推进提供借鉴与参考。第六章,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并根据苏州所处发展阶段的特殊性揭露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建议。
【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127
【部分图文】:
积贡献率已到达92.936%,表明前3个主成分就可以代表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完全可以用来评价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图4-1 主成分特征值曲线图(4)用方差极大旋转法,导出旋转成分矩阵。
本文编号:2833144
【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127
【部分图文】:
积贡献率已到达92.936%,表明前3个主成分就可以代表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完全可以用来评价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图4-1 主成分特征值曲线图(4)用方差极大旋转法,导出旋转成分矩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年福华;史守正;;苏州市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8期
2 李才;;对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3 唐国芬;;我国西部城乡一体化与东部的差距——以重庆和上海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2期
4 安中轩;;城乡一体化典型实践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6期
5 赵群毅;;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与新时期城乡一体化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6期
6 陈俊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苏州模式”研究[J];调研世界;2010年07期
7 沈红;陈腊娇;李凤全;;城乡一体化研究现状与展望[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年04期
8 陈俊峰;宋雨洁;;安徽省城乡一体化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02期
9 于海云;夏永祥;;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制度创新[J];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04期
10 李湛;;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汪莉;苏南模式的演变与苏南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郎旭晖;陕西省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城乡一体化测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3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33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