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环渤海区域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1 12:20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问题。环渤海区域作为继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的第三增长极,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二产业是环渤海区域的主导产业,对于区域内经济增长的贡献值最大。但从目前来看,该区域第二产业结构还不是很完善,这就制约了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在“十二五”规划制定的“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指导下,对环渤海区域第二产业结构进行研究和分析,探索其结构调整与优化运行机制显得非常及时和重要。一方面,这必将有利于环渤海区域走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道路;另一方面,这将为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相关可行性依据,对于挖掘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潜力具有现实的推动意义。 论文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环渤海区域产业研究现状、本文的创新点等内容;第二章对环渤海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区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第三章首先对环渤海区域第二产业的现状进行了总体分析,然后从第二产业产值结构、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比较、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比较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第四章从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及供应业这四个方面概括了环渤海区域第二产业发展的优劣势;第五章在借鉴美国、日本工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针对环渤海区域第二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与优化该区域第二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在研究视角上,将环渤海三省一市作为一个区域整体,以产业结构演进和调整优化理论为指导,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区域经济发展关键,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环渤海区域第二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
【学位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127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环渤海区域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内容、思路及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环渤海区域的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环渤海区域的界定
    2.2 产业与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
    2.3 区域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回顾
        2.3.1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3.2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理论
    2.4 区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2.4.1 扬长避短、充分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2.4.2 区域内分工协作,实现利益共享
        2.4.3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4.4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4.5 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第三章 环渤海区域第二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3.1 环渤海区域第二产业发展状况
    3.2 环渤海区域第二产业值结构比较
    3.3 环渤海区域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比较
    3.4 环渤海区域第二产业就业结构比较
    3.5 环渤海区域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比较
    3.6 环渤海区域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
第四章 环渤海区域第二产业结构的优劣势分析
    4.1 环渤海区域采矿业优劣势分析
        4.1.1 环渤海区域采矿业优势分析
        4.1.2 环渤海区域采矿业劣势分析
    4.2 环渤海区域制造业优劣势分析
        4.2.1 环渤海区域制造业优势分析
        4.2.2 环渤海区域制造业劣势分析
    4.3 环渤海区域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及供应业优劣势分析
        4.3.1 环渤海区域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及供应业优势分析
        4.3.2 环渤海区域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及供应业劣势分析
    4.4 环渤海区域建筑业优劣势分析
        4.4.1 环渤海区域建筑业优势分析
        4.4.2 环渤海区域建筑业劣势分析
第五章 环渤海区域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对策建议
    5.1 国外区域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5.1.1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
        5.1.2 日本京滨工业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
    5.2 环渤海区域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5.2.1 采矿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5.2.2 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5.2.3 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及供应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5.2.4 建筑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5.3 环渤海区域各省市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5.3.1 天津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对策
        5.3.2 河北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对策
        5.3.3 辽宁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对策
        5.3.4 山东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云泽;刘春辉;;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05期

2 张继东;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J];财贸研究;1998年01期

3 刘刚;;创新型城市:天津经济率先发展战略的核心[J];城市;2007年10期

4 彭华,王晓芳;日本成为世界工厂的三大法宝[J];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4期

5 曾春九;赵东安;;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技术引进[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1期

6 李靖宇;刘海楠;;论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的区域一体化战略[J];港口经济;2009年01期

7 刘云清;采矿业和可持续发展:未来十年的挑战[J];产业与环境(中文版);2001年S1期

8 蒋贤孝;;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产业结构调整途径[J];化工管理;2009年02期

9 吴邦国;;抓住机遇 结合实际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J];共产党员;2007年05期

10 王永华;;河北沿海经济崛起带优势整合战略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汤建军;关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芳百;环渤海地区工业结构特征分析与效应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许功;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期政府行政手段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3 李晨霞;促进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运行机制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4 周琳;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孟彦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6 周静立;基于协同学的环渤海区域产业配置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6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36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0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