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集聚对芜湖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1 12:35
产业集聚是一种极为普遍的区域产业组织形式,在我国的各大城市中多多少少均有体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研究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产业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汽车产业是芜湖市传统的优势产业,也是绝对的支柱产业,在促进GDP增长、扩大外贸出口、稳定就业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总而言之,汽车产业对芜湖市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基于此,对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现状以及汽车产业集聚对芜湖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无论从理论或实践上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在论文的写作中,笔者主要运用文献查阅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同时阐述了研究的意义,并介绍了论文写作的相关方法、框架等内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笔者分析了产业集聚、汽车产业集聚的含义、产业集聚的类型、特征。并对产业集聚、汽车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汽车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第三章主要对芜湖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汽车产业发展特点、汽车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重点分析。在分析汽车产业对芜湖市经济发展影响方面,笔者从汽车工业为芜湖创造了巨大的工业产值、芜湖汽车工业增加值与GDP、汽车产业为芜湖创造了巨大的就业、汽车产业与芜湖进出口、汽车产业促进新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展开分析。第四章笔者分析了芜湖市汽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芜湖汽车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不明显、龙头企业发展前景堪忧、金融机构供应链信贷支持力度不够、芜湖汽车产业集聚区缺乏高层次人才等几个方面分析。第五章笔者针对第四章提阐述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主要是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汽车产业集聚式发展中的作用、芜湖汽车产业集聚须实现向创新型转变、加强芜湖汽车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汽车产业集聚式发展离不开企业间的兼并重组等四个方面。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
【学位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F127;F426.47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查阅法
1.2.2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2.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1.2.4 实地调查法
1.3 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
1.4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产业集聚、汽车产业集聚的含义
2.2 产业集聚的类型、特征
2.2.1 产业集聚的类型
2.2.2 产业集聚的特征
2.3 产业集聚的基本理论概述
2.3.1 古典经济学关于产业集聚的论述
2.3.2 外部经济产业集聚理论
2.3.3 竞争优势理论对产业集聚的问题的论述
2.3.4 新经济地理学关于产业集聚的论述
2.4 国内外汽车产业集聚文献概述
2.4.1 国外汽车产业集聚研究文献概述
2.4.2 国内汽车产业集聚研究现状概述
2.5 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2.5.1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理论
2.5.2 大推进理论
2.5.3 不平衡增长理论
2.5.4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5.5 增长极理论
2.5.6 新古典增长理论
2.5.7 新增长理论
2.6 汽车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分析
2.6.1 正面效应分析
2.6.2 负面效应分析
2.7 汽车产业集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
第3章 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3.1 芜湖市经济发展概况
3.2 芜湖市汽车工业生产与销售情况
3.2.1 芜湖市汽车生产情况
3.2.2 奇瑞汽车生产与销售情况
3.3 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程度、模式、特点
3.3.1 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程度
3.3.2 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模式
3.3.3 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特点
3.4 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4.1 汽车工业为芜湖创造了巨大的工业产值
3.4.2 芜湖汽车工业增加值与GDP
3.4.3 汽车产业为芜湖创造了巨大的就业
3.4.4 汽车产业与芜湖进出口
3.4.5 汽车产业促进新技术的发展
第4章 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芜湖汽车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不明显
4.2 芜湖汽车产业集聚区龙头企业发展前景堪忧
4.3 金融机构供应链信贷支持力度不够
4.4 芜湖汽车产业集聚区缺乏高层次人才
第5章 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5.2 优化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发展的战略选择
5.3 探索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发展的多元融资途径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36599
【学位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F127;F426.47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查阅法
1.2.2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2.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1.2.4 实地调查法
1.3 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
1.4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产业集聚、汽车产业集聚的含义
2.2 产业集聚的类型、特征
2.2.1 产业集聚的类型
2.2.2 产业集聚的特征
2.3 产业集聚的基本理论概述
2.3.1 古典经济学关于产业集聚的论述
2.3.2 外部经济产业集聚理论
2.3.3 竞争优势理论对产业集聚的问题的论述
2.3.4 新经济地理学关于产业集聚的论述
2.4 国内外汽车产业集聚文献概述
2.4.1 国外汽车产业集聚研究文献概述
2.4.2 国内汽车产业集聚研究现状概述
2.5 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2.5.1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理论
2.5.2 大推进理论
2.5.3 不平衡增长理论
2.5.4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5.5 增长极理论
2.5.6 新古典增长理论
2.5.7 新增长理论
2.6 汽车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分析
2.6.1 正面效应分析
2.6.2 负面效应分析
2.7 汽车产业集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
第3章 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3.1 芜湖市经济发展概况
3.2 芜湖市汽车工业生产与销售情况
3.2.1 芜湖市汽车生产情况
3.2.2 奇瑞汽车生产与销售情况
3.3 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程度、模式、特点
3.3.1 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程度
3.3.2 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模式
3.3.3 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特点
3.4 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4.1 汽车工业为芜湖创造了巨大的工业产值
3.4.2 芜湖汽车工业增加值与GDP
3.4.3 汽车产业为芜湖创造了巨大的就业
3.4.4 汽车产业与芜湖进出口
3.4.5 汽车产业促进新技术的发展
第4章 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芜湖汽车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不明显
4.2 芜湖汽车产业集聚区龙头企业发展前景堪忧
4.3 金融机构供应链信贷支持力度不够
4.4 芜湖汽车产业集聚区缺乏高层次人才
第5章 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5.2 优化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发展的战略选择
5.3 探索芜湖市汽车产业集聚发展的多元融资途径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丽丽;;安徽汽车产业集群的钻石模型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03期
2 黄水灵;产业集群与我国汽车产业[J];北京汽车;2004年03期
3 桂寿平;卢爱华;陆丽芳;;汽车产业链关联效应分析及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08期
4 张房有;产业集群与广州汽车工业[J];汽车工业研究;2004年01期
5 胡安生 ,冯夏勇;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04年12期
6 李育贤;左培文;;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及实证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12年01期
7 马明;唐乐;;中国汽车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投入产出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8 郭克莎;汽车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09期
9 王缉慈;我国制造业集群分布现状及其发展特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6期
10 于晓东;;汽车产业集群效应研究——基于汽车产业政策视角[J];汽车工业研究;2012年11期
本文编号:28365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36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