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变参数的总量生产函数研究
【学位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224;F1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可变参数的总量生产函数的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生产函数理论与可变参数的总量生产函数模型设定
2.1 生产函数的产生与涵义
2.2 生产函数的发展
2.3 生产函数的应用
2.4 可变参数的总量生产函数理论基础
2.5 可变参数的总量生产函数模型设定
第3章 可变参数的总量生产函数模型检验
3.1 省际面板数据模型检验
3.1.1 省际面板数据收集与整理
3.1.2 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
3.1.3 面板数据模型选择及回归结果检验
3.2 要素产出弹性及全要素生产率 VAR(VEC)模型实证检验
3.2.1 时间序列数据平稳性检验
3.2.2 要素产出弹性 VAR(VEC)模型及结果检验
3.2.3 要素产出弹性误差修正 (VEC)模型
3.2.4 全要素生产率 VAR 模型
3.3 中国可变参数的总量生产模型
第4章 可变参数的总量生产函数模型的应用
4.1 1978-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轨迹
4.2 2010-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趋势预测
4.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时期的划分
4.2.2 三个基期的中国可变参数的总量生产函数模型设定
4.2.3 三个基期的中国可变参数的总量生产函数模型
4.2.4 2010-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趋势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卫民;;技术进步中生产要素产出弹性关系假说及其检验[J];当代财经;2011年03期
2 王春杰;;青岛市科技进步对第三产业贡献率的测度分析[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07期
3 苏胜强;李凤山;;新古典生产函数模型简评[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许家云;刘琳;;不同生产函数条件下的中国经济研究[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宋海洲;生产函数中参数估计方法的进一步改进[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6 沈坤荣;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1999年04期
7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8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9 章上峰;许冰;;时变弹性生产函数与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学(季刊);2009年02期
10 李治国,唐国兴;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丹;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超;变异系数生产前沿及其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黄树洪;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3 何春花;河南省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与对策[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4 颜文燕;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浙江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41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4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