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与经济波动关系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对外开放和经济波动: 假设的提出
三、对外开放和经济波动:概念和发展
( 一) 对外开放指标
( 二)经济增长波动性的发展变化
1. 波动性概念
2. 增长波动性发展变化特征
四、开放政策对经济增长波动性的影响: 经济计量估计
( 一) 模型检验和估计方法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振全;于震;刘淼;;金融加速器效应在中国存在吗?[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2 袁申国;陈平;刘兰凤;;汇率制度、金融加速器和经济波动[J];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3 曾五一;张立;;中国经济周期条件波动性特征的统计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闵亮;;基于工业数据的外部融资依赖与行业波动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6期
2 胡晓燕;张璇;;云南省制造业金融加速器效应的行业差异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12期
3 刘瑞明;;中国经济的体制困境与波动形成:一个理论框架及其检验[J];财经科学;2009年12期
4 江群;曾令华;;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理论模型及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08年03期
5 闵亮;;金融危机冲击下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与融资决策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1年04期
6 袁申国;刘兰凤;;中国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地区差异比较研究[J];财经研究;2011年11期
7 田树喜;白钦先;林艳丽;;我国金融倾斜波动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8 陈守东;杨东亮;赵晓力;;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8年02期
9 闵亮;;政府干预、负债融资和实体经济在衰退期的价值波动——以次贷危机冲击下的上市公司为例[J];财贸研究;2010年02期
10 潘敏;缪海斌;;银行信贷与宏观经济波动:2003—2009[J];财贸研究;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霜;动态随机一般均衡下中国经济波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赵娟;中国经济波动研究:基于总量和产业层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铁强;中国反周期货币政策调控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聂鹏;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朱莉莉;基于银行脆弱性的金融加速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侯坤;我国金融加速器传导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张良贵;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金融加速器的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赵晓力;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刘志刚;银行信用风险、资本要求和经济周期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洪燕;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浩;中国托宾Q效应的检验及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安禹;名义利率与中国经济波动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包天为;经济周期中的“信息变速器”效应[D];南京大学;2011年
5 卢莉倩;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实证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6 肖红;论我国市场体系中证券市场的改革路径[D];燕山大学;2010年
7 陈诚;我国区域金融差异下金融加速器效应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8 周国松;我国商业银行的亲周期效应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王晋敏;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陈菲;货币政策影响与商业银行中介作用的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袁申国;陈平;;资产负债表、金融加速器与企业投资[J];经济学家;2010年04期
2 黄赜琳;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与财政政策效应——一个基于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3 赵振全;于震;刘淼;;金融加速器效应在中国存在吗?[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4 崔光灿;;资产价格、金融加速器与经济稳定[J];世界经济;2006年11期
5 魏巍贤,康朝锋;中国经济波动的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6 刘振林,刘爱文;新兴市场经济体汇率制度的新选择[J];统计与决策;2004年12期
7 佟大木;岳咬兴;;基于经济波动视角的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年16期
8 吴诣民;罗剑兵;李红霞;;基于ARCH类模型的中国经济波动性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铁岗,王红英;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风险收益分析——兼论我国的战略选择[J];济南金融;2002年06期
2 陈志刚;;从金融开放角度看中国的金融改革[J];济南金融;2006年01期
3 严婧;;金融开放的两大模式对中国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6年26期
4 贺强;祁敬宇;王翠琳;;我国金融开放进程与金融监管的国内外协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年10期
5 夏斌;;金融开放速度并非越快越好[J];现代商业银行;2007年06期
6 杨晶;彭敏;;影响我国金融开放的因素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年05期
7 ;龙永图:金融开放为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J];商;2011年05期
8 吴敬琏;金融开放不可原地踏步[J];山东税务纵横;1998年04期
9 刘国华;关于金融开放的一点思考[J];山东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10 ;我国金融开放有重大举措[J];党的生活;199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韩凤舞;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的互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张煜;金融开放、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小波;金融开放的风险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赵智;金融开放下的中国金融安全[D];四川大学;2006年
5 满媛媛;金融开放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业绩效演化的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文霓;金融开放与金融不稳定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程永昌;腐败影响下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卜微微;中国金融开放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陈隆建;金融开放的法律制衡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陈雪;中国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6 杨晶;我国金融开放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仲君燕;我国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曹慧平;金融开放与中国银行业[D];河海大学;2003年
9 卢雅君;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试点与打造我国金融开放的升级版[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10 李季洧;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40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40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