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庭债务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8 01:32
日本、中国同样作为亚洲国家,两国的国家、社会、文化、经济特征有着相似之处,比如中日两国居民有着高储蓄率习惯、部分居民均有“男主外女主内”等家庭思想、两国都面临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因此,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日本家庭债务与宏观经济关系影响的视角,拟对日本经济发展、家庭债务发展、两者关系作一梳理研究,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取出对我国有借鉴意义的信息。家庭债务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平滑消费,提高效用。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适度合理的家庭债务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如果家庭债务过度累积,则会引发经济波动,给宏观经济带来不稳定的影响。本文结合现实、实证分析方法,首先,利用现有资料、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等方法,对日本经济发展、家庭债务发展、规模、结构做出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其次,对日本1970-2013年度数据,使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主要通过VAR、VECM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家庭债务与GDP等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从1959至2013年,日本家庭债务发展经历了稳定增长、快速增长、缩减阶段;1994-2013年间日本家庭债务收入比、债务资产比稳定,说明家庭偿债能力较稳定;2)日本家庭债务与GDP、家庭消费、CPI、劳动参与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家庭债务增长会阻碍GDP增长,家庭债务增加1个单位,GDP将平均减少0.36个单位;3)在滞后1、2期时,家庭债务是劳动参与率的granger原因;在滞后2、3期时,家庭债务是家庭消费的granger原因;在滞后2期时,CPI和家庭债务互为granger因果;4)脉冲响应函数表明,家庭债务与家庭消费、GDP分别有互相正向影响;5)方差分解的结论表明,家庭债务对于劳动参与率的贡献率较高。
【学位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F833.13;F131.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文章的创新或不足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评价
第3章 理论阐述
3.1 家庭债务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
3.1.1“债务-通胀紧缩”理论(debt-Deflation Theory)
3.1.2 金融加速器理论
3.1.3 金融不稳定假说
3.1.4 其他研究结论
3.2 宏观经济对于家庭债务的影响概述
第4章 现实分析
4.1 日本经济情况概述
4.1.1 日本经济发展阶段
4.1.2 日本宏观经济演变
4.1.3 日本经济的其他相关背景
4.2 日本家庭债务分析
4.2.1 日本家庭债务的绝对规模水平、相对规模水平
4.2.2 日本家庭债务的组成结构
4.2.3 日本家庭债务按家庭类型分析(两人及以上家庭、一人家庭)
4.3 小结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模型建立
5.2 所选变量、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的方法
5.2.1 家庭债务每人平均值
5.2.2 人均GDP
5.2.3 家庭消费每人平均值
5.2.4 CPI
5.2.5 劳动参与率
5.2.6 对家庭债务、GDP、家庭消费、CPI、劳动参与率进行对数处理
5.3 实证分析
5.3.1 单位根检验
5.3.2 VAR模型的确定
5.3.3 协整检验
5.3.4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
5.3.5 格兰杰因果(granger)
5.3.6 脉冲响应函数
5.3.7 方差分解
5.3.8 小结
第6章 结论解释及现实建议
6.1 结论解释
6.2 现实意义
6.2.1 中国家庭部门债务情况分析
6.2.2 对中国家庭债务管理的启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5593
【学位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F833.13;F131.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文章的创新或不足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评价
第3章 理论阐述
3.1 家庭债务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
3.1.1“债务-通胀紧缩”理论(debt-Deflation Theory)
3.1.2 金融加速器理论
3.1.3 金融不稳定假说
3.1.4 其他研究结论
3.2 宏观经济对于家庭债务的影响概述
第4章 现实分析
4.1 日本经济情况概述
4.1.1 日本经济发展阶段
4.1.2 日本宏观经济演变
4.1.3 日本经济的其他相关背景
4.2 日本家庭债务分析
4.2.1 日本家庭债务的绝对规模水平、相对规模水平
4.2.2 日本家庭债务的组成结构
4.2.3 日本家庭债务按家庭类型分析(两人及以上家庭、一人家庭)
4.3 小结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模型建立
5.2 所选变量、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的方法
5.2.1 家庭债务每人平均值
5.2.2 人均GDP
5.2.3 家庭消费每人平均值
5.2.4 CPI
5.2.5 劳动参与率
5.2.6 对家庭债务、GDP、家庭消费、CPI、劳动参与率进行对数处理
5.3 实证分析
5.3.1 单位根检验
5.3.2 VAR模型的确定
5.3.3 协整检验
5.3.4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
5.3.5 格兰杰因果(granger)
5.3.6 脉冲响应函数
5.3.7 方差分解
5.3.8 小结
第6章 结论解释及现实建议
6.1 结论解释
6.2 现实意义
6.2.1 中国家庭部门债务情况分析
6.2.2 对中国家庭债务管理的启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晓峰;马学礼;;老龄化加速期人口因素对日本经济增长的影响——以人口、经济的双重拐点为视角[J];现代日本经济;2014年05期
2 杨攻研;刘洪钟;;不同类型债务对经济增长及波动的影响[J];经济学家;2014年04期
3 宋玉华;叶绮娜;;美国家庭债务与消费同步运动的周期性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5期
4 郭新华;陈曦静;;美国家庭债务变动及其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5 江瑞平;;当前日本经济衰退的主要特征[J];日本学刊;2009年04期
6 陈明珍;张有福;;我国的家庭负债及经济风险探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7 吴晓莹;;家庭债务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牟晓伟;日本储蓄率变动及其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叶绮娜;美国家庭债务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5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45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