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

发布时间:2020-10-29 12:49
   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绩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大量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优化产权配置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的核心逻辑是:通过优化不同所有制性质产权配置和优化产权权能配置两条有效路径,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缓解“外部性”问题的存在。深入研究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重要基础工作。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对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借鉴。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包括产权起源和内涵、“权利束”思想与产权的可分解性、产权形态要求与生产方式相适应和公有产权实现形式的多样性等内容。西方产权理论包括交易成本、科斯定理、产权制度的功能和产权制度变迁等内容。西方产权理论是对发达国家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关系变革和制度创新实践的高度概括与系统总结。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的历史条件是新民主主义产权关系的确立和产权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应当从对新民主主义产权形态的设计和新民主主义产权政策的形成来认识新中国建国前后新民主主义产权关系的确立,国有产权的建立和土地改革的推行是其中的两项重大实践。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随后用三年多时间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产权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可以从所有制性质视角认真分析。中国共产党发展公有产权的认识与政策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至1992年,强调公有产权主体地位的认识与政策;1992年至2002年,对公有产权及其主体地位做出新解释;2002年以来,巩固和发展公有产权的认识与政策。与上述内容相适应,中国共产党发展非公有产权的认识与政策也是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至1992年,允许非公有产权存在和发展的认识与政策;1992年至2002年,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产权的新论断;2002年以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产权发展的认识与政策。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可以从产权权能视角深入考察。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关于产权权能的认识创新。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企业自主权、企业经营权的认识与政策,构成了中国共产党运用物权对产权变革的推进。关于“拨改贷”、企业承包权、租赁权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认识与政策,构成了中国共产党运用债权对产权变革的推进。中国共产党大力倡导国家所有权的股权化,运用股权优化产权配置。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提出了若干关于知识产权的认识与政策。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的成效与启示值得深入研究。“归属清晰、汉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的直接成效。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的启示有:客观认识公有、非公有产权各自优势,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优化物权、债权、股权及其内部权利配置,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把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中国化推进到了新的境界。我们党适时提出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形成了多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创新。这将使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更大提高,有利于实现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权理论及其实践的重要内容,对于我们探索社会主义产权制度的实现形式,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具有理论意义,对于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学位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D239;F121.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学术界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的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2.1.1 产权的起源和内涵
        2.1.2 “权利束”思想与产权的可分解性
        2.1.3 产权形态要求与生产方式相适应
        2.1.4 公有产权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2.2 对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借鉴
        2.2.1 西方产权理论的基本思路
        2.2.2 交易成本
        2.2.3 科斯定理
        2.2.4 产权制度的功能
        2.2.5 产权制度变迁理论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的历史条件
    3.1 新民主主义产权关系的确立
        3.1.1 对新民主主义产权形态的设计
        3.1.2 新民主主义产权认识与政策的形成
        3.1.3 国有产权的建立
        3.1.4 土地改革的推行
    3.2 产权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
        3.2.1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确立
        3.2.2 生产资料私有产权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所有制性质视角的分析
    4.1 发展公有产权的认识与政策
        4.1.1 强调公有产权主体地位的认识与政策:1978年——1992年
        4.1.2 对公有产权及其主体地位的新解释:1992年——2002年
        4.1.3 巩固和发展公有产权的认识与政策:2002年以来
    4.2 发展非公有产权的认识与政策
        4.2.1 允许非公有产权经济存在和发展的认识与政策:1978年——1992年
        4.2.2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产权经济的新论断:1992年——2002年
        4.2.3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产权经济发展的认识与政策:2002年以来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产权的认识与政策:产权权能视角的考察
    5.1 关于产权权能的认识创新
    5.2 运用物权推进产权变革的认识与政策
        5.2.1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认识与政策
        5.2.2 关于企业自主权的认识与政策
        5.2.3 关于企业经营权的认识与政策
    5.3 运用债权推进产权变革的认识与政策
        5.3.1 关于“拨改贷”的认识与政策
        5.3.2 关于企业承包权、租赁权的认识与政策
        5.3.3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认识与政策
    5.4 运用股权推进产权变革的认识与政策
        5.4.1 股权的概念和内容
        5.4.2 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股权化的认识与政策
    5.5 关于知识产权的认识与政策
        5.5.1 知识产权及其现实意义
        5.5.2 知识产权方面的相关政策
第六章 成效与启示
    6.1 成效
        6.1.1 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建立
        6.1.2 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
    6.2 启示
        6.2.1 客观认识公有、非公有产权各自优势,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6.2.2 优化物权、债权、股权及其内部权利配置,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迎新;;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权理论的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刘诗白;论构建新的社会主义产权经济学[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3 刘诗白;论构建新的社会主义产权经济学[J];经济评论;1999年02期

4 汤天滋;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标准新探[J];经济学动态;1999年11期

5 刘诗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主体产权制度的构建[J];经济学家;1999年01期

6 刘世锦;;公有制经济内在矛盾及其解决方式比较[J];经济研究;1991年01期

7 林毅夫;沈明高;;论股份制与国营大中型企业改革[J];经济研究;1992年09期

8 张维迎,吴有昌 ,马捷;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1995年04期

9 林毅夫,李周;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1997年03期

10 苏东斌;市场经济体制对所有制结构的三大要求[J];经济研究;1998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丁小强;中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设计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沈灿煌;我国民(私)营经济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敏;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法律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汪军;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制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60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60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6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