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陕西省产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10 19:48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对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构成严重的威胁,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于2007年发布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燃烧及消耗化石燃料导致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地升高,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过量排放是全球变暖不断加剧的直接原因。在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陕西省作为中国的西部重要的经济大省,产业部门的低碳化发展是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的主体,在能源消费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如何根据陕西省区域发展特点找出一条适合陕西省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以促进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是陕西省面临的迫切问题。 文章首先由低碳经济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作为切入点,引出陕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性,尤其是产业低碳化的发展对于实现陕西省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接着文章对学者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主要从产业低碳化发展的不同角度、发展途径以及学者对西部地区的产业低碳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评论。首先,从产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角度,产业的低碳化发展是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实现的;其次,从产业如何低碳化发展,即洞察产业低碳化发展原因的角度,找出问题所在;再次,从影响力角度综述了影响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产业有了更细致的了解;最后,总结关于实现产业低碳化的路径选择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政策。当然,对于西部产业低碳化的研究现状是个不容忽视的方面。部分学者从整个西部生态、效益,以及产业集群等方面来看西部的产业发展,还有部分学者具体到四川、青海等具体省份来分析产业的低碳化发展 随后,文章对陕西省目前的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在陕西省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技术水平、能源消费的基础上选择了能够代表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四大产业,农业、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四大重要产业部门,建立了陕西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模型,并通过收集2001年至2010年的相关数据和信息,选择了二氧化碳排放量、产业能源消费总量、产业规模以及产业GDP等变量,系统分析了能源结构碳强度、规模产业能源消耗率、单位GDP的规模产业比率等因素在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节能技术因素和减排技术因素的改善是促进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产业GDP的增加和价值重估因素导致碳排放的增加。该研究表明,陕西省作为能源大省,能源结构主要是以煤炭为主,能源利用效率不高,所以节能与减排技术的发展仍然是降低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产业GDP和价值重估的增加都是以碳排放的增加为前提的,所以尽可能的发挥陕西省的科教优势,通过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西北地区新能源的发展,在促进陕西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碳排放,是实现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所在。 文章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并结合陕西的具体情况,就如何促进陕西省产业低碳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学位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X502;F1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重点及难点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不同视角文献综述
    2.2 发展路径文献综述
    2.3 西部地区文献综述
    2.4 小结
第3章 陕西省产业碳排放现状
    3.1 产业发展现状
        3.1.1 经济发展阶段
        3.1.2 资源禀赋
        3.1.3 技术水平
        3.1.4 能源消费
    3.2 研究产业的选择
        3.2.1 产业比较
        3.2.2 产业排列
        3.2.3 小结
第4章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4.1 碳排放计算方法
    4.2 产业内部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4.2.1 Kaya公式简介
        4.2.2 各产业内部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4.3 产业之间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4.3.1 LMDI简介
        4.3.2 产业间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提高能源效率
        5.2.2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
        5.2.3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管理体制
        5.2.4 实施植树造林,增强碳汇
        5.2.5 以低碳消费为理念,引导产业转型
    5.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文盛;陈静;牛建高;;低碳产业结构的实现机制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1期

2 李国璋;林粦聪;;浙江省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测度及应用研究[J];创新;2009年11期

3 吴巧生;成金华;;中国工业化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析——基于分解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4 范宪伟;高峰;韩金雨;王学定;;基于低碳经济视角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以白银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1期

5 穆海林,宁亚东,近藤康彦,周玮生,外冈丰,坂本和彦;中国各地域能源消费及SO_2、NO_x、CO_2排放量估计与预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6 李忠民;庆东瑞;;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脱钩实证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金自乾;张敏;;低碳经济下甘肃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J];发展;2011年06期

8 金涌;王垚;胡山鹰;朱兵;;低碳经济:理念·实践·创新[J];中国工程科学;2008年09期

9 查冬兰;周德群;;地区能源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差异性——基于Kaya因素分解[J];系统工程;2007年11期

10 刘世锦;;关于我国增长模式转型的若干问题[J];管理世界;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迟远英;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78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78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d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