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周期影响及政策选择

发布时间:2020-11-19 17:10
   货币政策及其制定与执行是一个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具有不可替代性。世界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都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来对本国宏观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的关系问题是宏观经济学中长期争论的话题之一。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行为将关于货币政策到底如何影响经济周期的争论推向高潮。如何更好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使之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服务,成为本次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货币管理当局关注的焦点。 本文在就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之后,介绍了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的相关理论,并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原因。随后通过实证检验就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货币冲击对实体经济影响显著、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造成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原因的结论。接下来,我们就货币政策影响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和现实分析,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进行评述,得出了人为的繁荣不可持续的结论。最后,笔者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全文主要观点如下:(1)在经济周期中的不同阶段,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2)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具有显著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造成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原因;(3)以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后的我国货币政策为出发点,得出了人为造成的经济繁荣具有不可持续性的结论;(4)我国货币政策应转变操作思路,不能再紧盯CPI,而应以货币供应量作为监控指标。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822.0;F124;F224
【部分图文】:

中国GDP,增长率


图2.21990一2010年中国GDP增长率我国经济波动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波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改革开放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发生都具有明显的政治力量的特点,经济增长靠的不是其自身的规律来完成的。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资源配置与运行主要是依靠计划机制来调节和控制的,市场经济机制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正如市场经济总会出现“失灵”的情况一样,依靠行政机制来调控宏观经济的运行更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难题。任何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性,经济发展也不例外。当经济体中不协调的比例关系发展到较为明显的程度时,作为唯一能够在宏观层面上协调各种不协调经济比例关系的主体,政府就会主动或被动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调控,从而使经济朝着政府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发展。但是,由于经济系统的复杂、政府自身行为的有限理性、政策实施所需要的市场经济环境不配合等问题,造成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大都很难再短期内产生明显的效果,一般都存在一定的滞后,致使政策效果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青;;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效应检验[J];海南金融;2012年12期



本文编号:2890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90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0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