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及其优化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9 20:59
   渭河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支流,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空间载体和背景区域,同时也是沟通我国东、西部,连接欧亚大陆桥的咽喉要道,具有承东启西的经济地理区位,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研究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对于优化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格局,促进渭河流域经济,乃至西部地区的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综合运用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地理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以渭河流域82个区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进行了系统研究: (1)系统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研究表明,国内外在流域经济及其空间分异的内涵、格局、过程及机理、开发与管理等4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成果丰硕,但是,专门研究欠发达西部地区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成果较少,尤其是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成果,研究方法也较为传统、单一,研究尺度有待进一步转化。论文汲取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地理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精华,构建了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基础,即区域差异及其成因、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空间功能区理论等3个方面。 (2)系统梳理并总结了流域经济空间结构型式识别的理论依据和定量化识别方法。研究认为,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是格局和过程的高度统一,是流域内各经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流域经济空间结构型式是其具体空间表现形态。界定流域经济空间结构型式的关键是区分增长极和非增长极。增长极具有层级性。县域尺度下,流域增长极应具有以下特点:①中心县域的经济增长水平高于流域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②中心县域与邻近地区在经济增长方面存在相对较强的关联型式;③中心县域的经济和人口规模高于一定的阈值。在此基础上,论文对核心—边缘式、点—轴式、网络式等3种主要空间结构型式进行了定量化识别,与此同时,还将非增长极区域划分为集聚型、极化型、过渡型、滞后型发展区域4种类型。 (3)以渭河流域82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威尔逊不平衡指数、ESDA—GIS、地统计、数理统计等多种定量化方法和手段,从不平衡指数、全局Moran'I指数、经济增长水平、空间关联类型、空间结构型式、组内偏差得分、区县数量、面积百分比、人口总量、GDP总量、地理分布、空间形态等12个方面系统分析了1990—2008年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格局及过程。研究表明,1990—2008年渭河流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经历了相对集聚—相对离散—集聚三个动态演化阶段,且日益趋于集聚分布。渭河流域上游、西北部、东部、东北部地区的经济地位呈下降趋势,北部、中部地区的经济地位在逐年上升,渭河干流地区依旧是渭河流域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域,中游宝鸡地区的经济地位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流域经济的影响日益扩大,西安—咸阳地区一直都是渭河流域的经济增长中心和辐射中心,经济地位非常稳固。 (4)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并结合定性分析手段,从自然要素、政策制度性要素以及社会经济要素等3个方面分析了19902008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内在机理及演化过程。研究表明,自然要素、政策制度性要素、社会经济要素交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 (5)提出了渭河流域经济空间优化的具体对策。具体为:①构筑“一核、一轴、四辐射”的空间框架体系;②优化经济空间结构等级体系;③明确各区县的经济职能结构;④加强各经济节点间的通达性;⑤深化跨区域间的社会经济分工与协作;⑥推进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127
【部分图文】:

渭河流域,空间范围


的空间统一。本研究对渭河流域范围的界定遵循以下原则:(l)以自然的渭河流域范围为基础;(2)以县域为最小空间划分单位;(3)综合考虑行政区划的完整性和区域社会经济联系(图3一1)。戈岩十丫卜、,矿竺夕、长不供决须丫半址、、、林火然煞、厂.欲谈卜‘世、;为煞沉州扩、、\洲讹粼束嗽拼娜巍莺歌饱床矛才·‘脚丫少图3一1渭河流域空间范围图

地貌图,渭河流域,渭河,海拔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地貌图3一2渭河流域地貌图渭河流域的地势总特点是西部高而东部低,渭河发源地的鸟鼠山海拔约3495米,到渭河口海拔降低至329米,高差达3000余米。在南北方向上是南部高北部低中间洼地,南部秦岭的主要山峰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北部黄土高原的海拔多在 1000米以上,中间渭河平原在西安附近的海拔约为400米,低于两侧山地500一一1600米。全流域大致可以分为三大地貌单元一秦岭山地、陕北黄土高原、渭河谷底。秦岭山地:渭河源头和南侧为秦岭山脉所环绕

水系图,渭河流域,水系图,径河


漆水河、径河、洛河等7条。南岸支流密布,均发源于秦岭北坡,源近流短,水量较为丰富,水质良好;北安支流源远流长,数量较少,流经黄土高原及丘陵沟壑地区的支流因水土流失严重,河流的含沙量很高(图3一一碑)。径河、洛河是渭河的两条最大的支流。径河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自长武县进入山西,流经彬县、永寿、淳化、礼泉、径阳等县,从高陵县注入渭河,全长455.Ikm,流域面积4.54万kmZ,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33.7%;洛河发源于定边县,流经吴旗、志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宁;丁四保;赵伟;;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与优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5期

2 姚维岭;陈建强;;基于空间分异视角的国家地质公园区域协同发展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1年04期

3 何国松;刘成武;罗倩;金三峰;;1990~2008年湖北省耕地集约利用变化及空间分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4 何艳玲;汪广龙;高红红;;从破碎城市到重整城市:隔离社区、社会分化与城市治理转型[J];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01期

5 黄峥;徐逸伦;;区域经济空间分异及其演变分析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S1期

6 孙平军;丁四保;;人口—经济—空间视角的东北城市化空间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7期

7 王一帆;傅辉;;清代河南四府赋税豁免时空特征及其机制研究[J];兰州学刊;2011年06期

8 张翼;;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地价空间分异模型研究[J];江苏城市规划;2011年07期

9 黄庆锋;;珠江航运5月运行情况:量增价跌[J];珠江水运;2010年06期

10 胡嘉;段汉明;;产业链视角下的城镇区域空间网络——以银川平原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自胜;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周红;湖南沅水流域古镇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胡碧玉;流域经济论[D];四川大学;2004年

4 张永凯;全球R&D活动的空间分异与新兴研发经济体的崛起[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庞瑞秋;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建秋;传统农区工业化空间分异规律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7 周业付;长江航道建设投资对流域经济拉动作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杨波;我国大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彤;论流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10 张晓青;数字就业——基于GIS的区域劳动力市场信息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杜辉;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及其优化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杨金龙;汾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3 周二黑;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规律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任武;巢湖水环境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肖智峰;西安市区中学教育设施空间分异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娟;宜居北京自然环境舒适度评价与空间分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7 安乾;地域文化与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模式选择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谭会慧;区域空间分异格局下的“弱市强县”发展路径的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兵;伊洛河流域农村经济空间分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10 高金兰;云南省城镇地价数字模型及空间分异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90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890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5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