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制度分析 ——以云南、浙江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07 05:08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后,中国面临经济飞速增长与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逐步加大的现实问题。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吸引的大批的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在研究经济增长差异主要研究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因素,例如研究要素供给,科技创新、经济结构、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忽视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的研究。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进而从这两个方面分别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从全国的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东中西部的经济增长差异的现实进行分析。为了更加方便的准确的对制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进行分析分别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分析,在分析数据的选择上采用具有西部经济特征的云南省和走在经济发展前沿的浙江省,并通过统计数据对两省间的经济增长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正式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通过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地方自身的经济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国家的改革开放之初提出了一系列的促进东部经济增长的有利政策,导致了区域间的差距加大。但是通过对地方自身的经济环境进行分... 

【文章来源】: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本选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选题研究切入点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
    第五节 本文有可能创新的地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主要理论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三、新制度经济学
    第二节 制度与经济增长理论
        一、制度的相关理论
        二、制度与经济增长
    第三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缪尔达尔的累积循环理论
        二、佩鲁的经济增长极理论
        三、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四、威廉姆森的倒“U”型假说
第三章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简要分析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一般描述
        一、GDP 总量差异
        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异
        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差异
    第二节 云南、浙江两地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相关比较研究
        一、云南、浙江两地GDP 差异分析
        二、云南、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分析
        三、云南、浙江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差异
    第三节 云南、浙江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测度
        一、加权变异系数
        二、锡尔系数
第四章 经济增长差异的正式制度分析
    第一节 全国宏观经济政策差别
        一、国家发展战略
        二、对外开放政策
        三、财政税收政策
        四、金融政策
        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第二节 微观方面地区自身的差异
        一、自身制度环境的差异
        二、地方企业制度差异
第五章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非正式制度分析
    第一节 浙江地区非正式制度的发展概况
        一、以“鸡鸣布”民俗为代表的勤劳刻苦的精神
        二、以“弹棉朗”习俗为代表的走南闯北,艰苦创业的精神
        三、以“种涂田”习俗为代表的敢于创新的精神
    第二节 云南地区的非正式制度发展概况
        一、以“坝子经济”为代表的勤劳开拓的精神
        二、以“茶马古道”为代表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第三节 云南、浙江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非正式制度分析
        一、意识形态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影响的分析
        二、文化传统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影响的分析
        三、价值观念与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的分析
        四、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增长差异影响的简单评述
第六章 应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若干制度建议
    第一节 应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正式制度对策
        一、加大对西部对外开放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
        二、进一步完善国家的财税政策
        三、中央银行制定一些面向西部地区的特殊优惠的金融政策
        四、改善投资环境,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五、因势利导加快西部产业机构调整
        六、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节 应对经济增长差异的非正式制度对策
        一、加快改革步伐,促进非正式制度的变迁
        二、通过教育来完善传统的非正式制度
        三、逐步消除非正式制度所赖以生存的农耕性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土壤
        四、注重非正式制度内部各因素的协调配合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市场化程度评析[J]. 朱启才,谭瑛,郭斐.  经济研究导刊. 2009(23)
[2]企业自主创新路径与政策环境互动的浙江模式研究[J]. 蒋泰维,段姗,宁建荣.  中国软科学. 2009(06)
[3]云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黄毅.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9(02)
[4]区域创新视角下的中国三大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 聂艳华,张玉明.  经济研究导刊. 2009(03)
[5]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米娟.  经济经纬. 2008(06)
[6]关于云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罗惠良.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7]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增长——中国实证分析[J]. 孙斌栋,王颖.  上海经济研究. 2007(12)
[8]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研究[J]. 徐小飞.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7(06)
[9]区域经济差距成因的制度分析[J]. 周晓唯,张平.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06)
[10]经济增长差异分析[J]. 连耀山.  福建金融. 2007(05)



本文编号:2902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902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8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