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及调整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7 05:33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学重要的理论前沿问题之一,也是被世界范围内的政策制定者和学者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在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突破、“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方针,优先发展东、南沿海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东南沿海地区与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地区差异越来越大,产生广泛影响。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学者对区域经济差异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大多着眼于全国范围,将中国分为东、中、西三个大的区域进行研究,对于一个省内部的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还不是很多。省是连接国家与各市区县的桥梁,缩小省内区域经济差异促进省域经济发展,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中发现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关于黑龙江省的区域经济差异研究并不多,加之黑龙江省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工程中重点扶持区域,因此本文研究的就是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这一研究对于整个东北地区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理论,从这方面看,此研究不但具有现实意义,且有一定理论意义。本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交代文章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并且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一些理论和...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的新进展
1.3 研究方法
1.3.1 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相结合
1.3.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2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2.1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基础
2.2 单因素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2.2.1 各地级市GDP差异的静态分析
2.2.2 各地级市GDP差异的动态分析
2.2.3 各地级市人均GDP差异趋势
2.3 多因素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成分分析
2.3.1 综合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2.3.2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综合指标体系
2.3.3 实证分析具体步骤
2.3.4 修正后的指标体系
2.3.5 主成分分析结果及经济意义分析
2.4 小结
3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
3.1 自然条件因素
3.2 人口与劳动力因素
3.3 产业结构因素
3.4 市场因素
3.5 社会、制度因素
3.6 小结
4 政策建议
4.1 合理划分区域,实现优势互补
4.1.1 区域内互补
4.1.2 区域间互补
4.2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三产发展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投资环境
4.4 重视教育事业,提高人力资本
4.5 制定合理规划,实现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化——基于Theil指数的分解[J]. 孙继琼,徐鹏. 财经科学. 2012(02)
[2]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测度分析——基于基尼系数分解[J]. 蔡安宁,庄立,梁进社. 经济地理. 2011(12)
[3]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化及其动力机制的空间分析[J]. 陈培阳,朱喜钢. 经济地理. 2011(08)
[4]1990年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格局演化及其成因分析[J]. 曹芳东,黄震方,吴江,徐敏,姜海宁. 经济地理. 2011(06)
[5]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研究综述[J]. 吴爱芝,杨开忠,李国平. 经济地理. 2011(05)
[6]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演进趋势分析——基于政策导向和收敛速度的双重视角[J]. 李冀,严汉平. 经济问题. 2010(12)
[7]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解——基于不同区划方式的比较[J]. 严汉平,李冀,王欣亮. 财经科学. 2010(11)
[8]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格局演化研究[J]. 李丽,管卫华. 经济地理. 2010(10)
[9]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研究综述[J]. 杨智斌,曾先峰. 经济地理. 2010(06)
[10]知识流动、创业活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种解释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观点[J]. 石书德,高建.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11)
博士论文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差距的实证研究[D]. 吴桂珍.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区域经济差距的分析方法研究[D]. 冯海锋.北京交通大学 2006
[2]甘肃区域经济差异实证研究[D]. 杨清.甘肃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02723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的新进展
1.3 研究方法
1.3.1 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相结合
1.3.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2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2.1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基础
2.2 单因素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2.2.1 各地级市GDP差异的静态分析
2.2.2 各地级市GDP差异的动态分析
2.2.3 各地级市人均GDP差异趋势
2.3 多因素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成分分析
2.3.1 综合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2.3.2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综合指标体系
2.3.3 实证分析具体步骤
2.3.4 修正后的指标体系
2.3.5 主成分分析结果及经济意义分析
2.4 小结
3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
3.1 自然条件因素
3.2 人口与劳动力因素
3.3 产业结构因素
3.4 市场因素
3.5 社会、制度因素
3.6 小结
4 政策建议
4.1 合理划分区域,实现优势互补
4.1.1 区域内互补
4.1.2 区域间互补
4.2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三产发展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投资环境
4.4 重视教育事业,提高人力资本
4.5 制定合理规划,实现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化——基于Theil指数的分解[J]. 孙继琼,徐鹏. 财经科学. 2012(02)
[2]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测度分析——基于基尼系数分解[J]. 蔡安宁,庄立,梁进社. 经济地理. 2011(12)
[3]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化及其动力机制的空间分析[J]. 陈培阳,朱喜钢. 经济地理. 2011(08)
[4]1990年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格局演化及其成因分析[J]. 曹芳东,黄震方,吴江,徐敏,姜海宁. 经济地理. 2011(06)
[5]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研究综述[J]. 吴爱芝,杨开忠,李国平. 经济地理. 2011(05)
[6]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演进趋势分析——基于政策导向和收敛速度的双重视角[J]. 李冀,严汉平. 经济问题. 2010(12)
[7]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解——基于不同区划方式的比较[J]. 严汉平,李冀,王欣亮. 财经科学. 2010(11)
[8]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格局演化研究[J]. 李丽,管卫华. 经济地理. 2010(10)
[9]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研究综述[J]. 杨智斌,曾先峰. 经济地理. 2010(06)
[10]知识流动、创业活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种解释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观点[J]. 石书德,高建.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11)
博士论文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差距的实证研究[D]. 吴桂珍.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区域经济差距的分析方法研究[D]. 冯海锋.北京交通大学 2006
[2]甘肃区域经济差异实证研究[D]. 杨清.甘肃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02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902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