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8 09:50
技术进步对就业到底会产生何种影响,现有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没有给我们提供清晰一致的答案,也没有研究深入分析技术进步通过何种宏观路径对就业产生何种影响。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必然给就业增长带来压力,与此同时,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势必又会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这就使得政府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到底如何保证促进技术进步与保障就业之间的平衡,这是目前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厘清技术进步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机制,对新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不仅能够保证实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还能有效促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有效促进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本文通过面板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技术进步通过各个宏观路径对就业产生的影响,主要发现如下几点结论:第一,技术进步通过通胀、产出、总投资路径对总体就业产生正的中介效应,且影响程度依次减小,而通过消费、工资路径对总体就业产生负的中介效应,且影响程度依次减小;第二,技术进步通过通胀、产出、消费和总投资对城镇就业有正的中介效应,且影响程度依次减小,而通过工资路径对城镇就业有负的中介效应;第三,技术进步通过国有投资路径对总体就业和...
【文章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劳动力市场基本情况
业 其次分析城乡就业变动趋势 从 2000 年至 2015 年ˋ城镇就业人员数量不断上升ˋ由 2.31 亿人上升至 4.04 亿人ˋ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乡村就业人员ˋ从 2000 年至2015 年ˋ乡村就业人员数量不断下降ˋ从 4.89 亿人下降至 3.70 亿人ˋ城乡就业的形式转换发生在 2013 年 结合上述对于三大产业就业变动趋势和城乡就业变动趋势的分析ˋ我们可以发现在过去的十多年中ˋ中国经历了两种快速的结构转变ˋ第一种是城乡结构的转变ˋ从乡村就业为主转变为城镇就业为主ˋ这种就业结构的转变ˋ反映的是城镇化不断加速ˋ企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并且乡村就业人口不断进入城镇 第二种是产业结构转变ˋ从第一 二产业就业占主导转变为第三产业成为主要就业力量ˋ这种就业结构的转变ˋ反映的是中国供给侧的不断升级ˋ而这种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必然伴随着技术的进步 结合上述两大转变ˋ城镇就业与第三产业就业成为中国就业的重要方面ˋ与此同时ˋ城镇就业与第三产业所包含的广泛的就业门类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部分ˋ并且对就业有着良好的吸纳能力 进一步分析城镇单位第三产业就业情况ˋ如图 4.2ˋ我们可以看到就业人数排在前八位的部门的就业情况
图 5.1 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岭回归的岭迹图注 本图是以 2000 2016 年的数据为基础ˋ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的岭估计对包含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模型进行估计得到的岭迹图ˋ图中横轴代表岭参数ˋ纵轴代表各控制变量系数 本图最具代表性ˋ其他岭迹图不再赘述 根据图 5.1 我们可以发现ˋ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工资指数对数以及生产总值对数三个变量均产生了较大波动 首先ˋ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产生的波动最大ˋ随着岭迹值的增加ˋ该变量的系数从-0.1 一直降低到接近-0.4 其次ˋ工资对数的系数出现了递增的趋势ˋ生产总值对数的系数出现了递减的趋势ˋ二者系数的大小关系随着岭迹值的增加出现了变化 综合上述两点特点ˋ再次说明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所得到的结果是不准确的ˋ应该通过面板固定效应的岭估计模型评估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直接效应 结合图 5.1 以及岭估计值选取的惯常方法ˋ本文选取 kr=0.15 为最优岭迹值ˋ并对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中国就业的影响路径研究——基于面板中介效应模型的估计[J]. 牟俊霖,王阳. 财政研究. 2017(08)
[2]六项主要财政支出的就业效应分析——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的岭回归估计[J]. 闫里鹏,牟俊霖. 生产力研究. 2017(03)
[3]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的互动机制研究——基于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要素配置分析[J]. 金晓彤,黄蕊. 经济学家. 2017(02)
[4]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东、中、西部199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J]. 刘文,陈秋璇,尹宗成.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2)
[5]技能溢价:基于技术进步方向的解释[J]. 董直庆,蔡啸,王林辉. 中国社会科学. 2014(10)
[6]Hausman检验统计量有效性的Monte Carlo模拟分析[J]. 连玉君,王闻达,叶汝财.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4(05)
[7]政府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动态效应研究[J]. 武晓利,晁江锋. 中国经济问题. 2014(05)
[8]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收入再分配的宏观波动效应[J]. 邹新月,吴李淼.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4(04)
[9]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5)
[10]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理论、经验和对策——基于44个国家的跨国实证分析[J]. 代法涛. 财经研究. 2014(02)
本文编号:2943547
【文章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劳动力市场基本情况
业 其次分析城乡就业变动趋势 从 2000 年至 2015 年ˋ城镇就业人员数量不断上升ˋ由 2.31 亿人上升至 4.04 亿人ˋ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乡村就业人员ˋ从 2000 年至2015 年ˋ乡村就业人员数量不断下降ˋ从 4.89 亿人下降至 3.70 亿人ˋ城乡就业的形式转换发生在 2013 年 结合上述对于三大产业就业变动趋势和城乡就业变动趋势的分析ˋ我们可以发现在过去的十多年中ˋ中国经历了两种快速的结构转变ˋ第一种是城乡结构的转变ˋ从乡村就业为主转变为城镇就业为主ˋ这种就业结构的转变ˋ反映的是城镇化不断加速ˋ企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并且乡村就业人口不断进入城镇 第二种是产业结构转变ˋ从第一 二产业就业占主导转变为第三产业成为主要就业力量ˋ这种就业结构的转变ˋ反映的是中国供给侧的不断升级ˋ而这种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必然伴随着技术的进步 结合上述两大转变ˋ城镇就业与第三产业就业成为中国就业的重要方面ˋ与此同时ˋ城镇就业与第三产业所包含的广泛的就业门类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部分ˋ并且对就业有着良好的吸纳能力 进一步分析城镇单位第三产业就业情况ˋ如图 4.2ˋ我们可以看到就业人数排在前八位的部门的就业情况
图 5.1 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岭回归的岭迹图注 本图是以 2000 2016 年的数据为基础ˋ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的岭估计对包含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模型进行估计得到的岭迹图ˋ图中横轴代表岭参数ˋ纵轴代表各控制变量系数 本图最具代表性ˋ其他岭迹图不再赘述 根据图 5.1 我们可以发现ˋ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工资指数对数以及生产总值对数三个变量均产生了较大波动 首先ˋ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产生的波动最大ˋ随着岭迹值的增加ˋ该变量的系数从-0.1 一直降低到接近-0.4 其次ˋ工资对数的系数出现了递增的趋势ˋ生产总值对数的系数出现了递减的趋势ˋ二者系数的大小关系随着岭迹值的增加出现了变化 综合上述两点特点ˋ再次说明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所得到的结果是不准确的ˋ应该通过面板固定效应的岭估计模型评估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直接效应 结合图 5.1 以及岭估计值选取的惯常方法ˋ本文选取 kr=0.15 为最优岭迹值ˋ并对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中国就业的影响路径研究——基于面板中介效应模型的估计[J]. 牟俊霖,王阳. 财政研究. 2017(08)
[2]六项主要财政支出的就业效应分析——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的岭回归估计[J]. 闫里鹏,牟俊霖. 生产力研究. 2017(03)
[3]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的互动机制研究——基于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要素配置分析[J]. 金晓彤,黄蕊. 经济学家. 2017(02)
[4]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东、中、西部199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J]. 刘文,陈秋璇,尹宗成.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2)
[5]技能溢价:基于技术进步方向的解释[J]. 董直庆,蔡啸,王林辉. 中国社会科学. 2014(10)
[6]Hausman检验统计量有效性的Monte Carlo模拟分析[J]. 连玉君,王闻达,叶汝财.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4(05)
[7]政府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动态效应研究[J]. 武晓利,晁江锋. 中国经济问题. 2014(05)
[8]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收入再分配的宏观波动效应[J]. 邹新月,吴李淼.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4(04)
[9]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5)
[10]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理论、经验和对策——基于44个国家的跨国实证分析[J]. 代法涛. 财经研究. 2014(02)
本文编号:2943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943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