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补偿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31 13:47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生态环境脆弱,同时也蕴含着我国重要的森林、草原以及矿产等重要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为支援全国以及全区的经济建设,宁夏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实现了良好的经济增长,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出现并日益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发展。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宁夏开始实施生态补偿,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建立了多样化的生态补偿制度,先后在区内建设了森林生态补偿、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及草原生态补偿项目,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宁夏生态补偿将环境破坏所产生的外部性进行内部化,将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完美结合,它激励人们更加积极地从事生态资源保护的活动,利用相关的经济利益来推动生态补偿的实施与进行,它不仅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减小贫富差距,而且对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然而宁夏在实施生态补偿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财税机制不完善和融资渠道狭窄使得生态补偿失去可靠的资金基础;滞后的法制建设无法为其提供可靠保障;而体制的缺陷,使得生态补偿的群众基础薄弱,政府缺乏实施的积极性等。本研究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宁...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生态补偿理论
第一节 生态补偿内涵
一、生态补偿概念
二、生态补偿机制
第二节 生态补偿财政理论
一、公共产品理论
二、外部性理论
三、资源有效配置理论
第三节 生态补偿环境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第二章 宁夏生态补偿实践
第一节 宁夏生态补偿的实施背景
一、自然生态系统脆弱
二、生态环境建设初见成效
三、社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第二节 宁夏生态补偿项目内容
一、森林生态补偿
二、草原生态补偿
三、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
第三节 宁夏生态补偿实施效果分析
一、环境效应
二、经济效应
三、社会效应
第三章 宁夏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财政体制缺陷
一、财税收入来源不稳定
二、纵向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三、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缺乏
第二节 资金运用局限
一、补偿资金规模偏小
二、政府财政资金划拨分散
三、社会资金参与度不高
第三节 法制建设滞后
一、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失衡
二、补偿权利和责任的界定模糊
三、法规条文缺少细化
第四节 缺失监督与奖惩机制
一、项目同质性造成资金浪费
二、生态补偿费用征收混乱
三、资金使用机制不透明
四、项目实施缺乏政府积极性
五、群众了解与参与程度较低
第四章 完善宁夏生态补偿的建议
第一节 完善生态补偿财税体制
一、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二、建立绿色财税体系
第二节 实现资金来源的稳定与多样化
一、建立生态补偿项目评级制度
二、建立社会参与的生态融资机制
三、建立生态补偿特殊资本市场
第三节 健全生态补偿相关法律体系
一、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法规
二、明确利益主体的权利与责任
三、细化补偿额度与标准
第四节 健全生态补偿监督与奖惩机制
一、完善政府内部管理监督
二、充分调动社会监督积极性
三、完善官员绩效评估机制
四、拓宽群众参与途径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退耕还林与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治理研究[J]. 杨骁,刘家才. 人民长江. 2010(13)
[2]探析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开发的“度”[J]. 王丛霞.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3]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探讨[J]. 金高洁,方凤满,高超. 环境保护. 2008(02)
[4]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研究[J]. 白羽飞,屈晓明. 环境保护. 2007(20)
[5]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新途径:环境会计的再造[J]. 张旭蕾. 生态经济. 2007(10)
[6]论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J]. 周晓唯. 思想战线. 2007(05)
[7]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探究[J]. 黄锡生. 现代法学. 2006(06)
[8]福建省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 丛澜,徐威. 环境保护. 2006(19)
[9]关于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的几点认识[J]. 王金南,万军,张惠远. 环境保护. 2006(19)
[10]在西部民族地区完善财政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J]. 钟大能.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05)
博士论文
[1]区域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 王昱.东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10987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生态补偿理论
第一节 生态补偿内涵
一、生态补偿概念
二、生态补偿机制
第二节 生态补偿财政理论
一、公共产品理论
二、外部性理论
三、资源有效配置理论
第三节 生态补偿环境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第二章 宁夏生态补偿实践
第一节 宁夏生态补偿的实施背景
一、自然生态系统脆弱
二、生态环境建设初见成效
三、社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第二节 宁夏生态补偿项目内容
一、森林生态补偿
二、草原生态补偿
三、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
第三节 宁夏生态补偿实施效果分析
一、环境效应
二、经济效应
三、社会效应
第三章 宁夏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财政体制缺陷
一、财税收入来源不稳定
二、纵向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三、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缺乏
第二节 资金运用局限
一、补偿资金规模偏小
二、政府财政资金划拨分散
三、社会资金参与度不高
第三节 法制建设滞后
一、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失衡
二、补偿权利和责任的界定模糊
三、法规条文缺少细化
第四节 缺失监督与奖惩机制
一、项目同质性造成资金浪费
二、生态补偿费用征收混乱
三、资金使用机制不透明
四、项目实施缺乏政府积极性
五、群众了解与参与程度较低
第四章 完善宁夏生态补偿的建议
第一节 完善生态补偿财税体制
一、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二、建立绿色财税体系
第二节 实现资金来源的稳定与多样化
一、建立生态补偿项目评级制度
二、建立社会参与的生态融资机制
三、建立生态补偿特殊资本市场
第三节 健全生态补偿相关法律体系
一、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法规
二、明确利益主体的权利与责任
三、细化补偿额度与标准
第四节 健全生态补偿监督与奖惩机制
一、完善政府内部管理监督
二、充分调动社会监督积极性
三、完善官员绩效评估机制
四、拓宽群众参与途径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退耕还林与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治理研究[J]. 杨骁,刘家才. 人民长江. 2010(13)
[2]探析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开发的“度”[J]. 王丛霞.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3]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探讨[J]. 金高洁,方凤满,高超. 环境保护. 2008(02)
[4]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研究[J]. 白羽飞,屈晓明. 环境保护. 2007(20)
[5]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新途径:环境会计的再造[J]. 张旭蕾. 生态经济. 2007(10)
[6]论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J]. 周晓唯. 思想战线. 2007(05)
[7]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探究[J]. 黄锡生. 现代法学. 2006(06)
[8]福建省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 丛澜,徐威. 环境保护. 2006(19)
[9]关于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的几点认识[J]. 王金南,万军,张惠远. 环境保护. 2006(19)
[10]在西部民族地区完善财政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J]. 钟大能.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05)
博士论文
[1]区域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 王昱.东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10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010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