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抗金保蜀”战略中的盐、马通道:祁山古道、牛尾古道
发布时间:2021-02-03 14:29
陇蜀古道在甘肃陇南地区纵横交错,彼此相连,将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川蜀大地与位于丝绸之路黄金段的陇原大地连接互通。祁山古道、牛尾古道将土地肥沃、生态良好、素有"陇右粮仓"之称的徽成盆地,水草肥美、井盐资源富集的西垂(甘肃省礼县西汉水上游地区),盛产骡马的宕昌舟曲等藏羌民族聚居地区与汉中及川蜀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宋金时期,这一线路连接的陇南西北部(宕昌、礼县、西和、成县、徽县)既是宋金对峙的前沿阵线,更是陇南"抗金保蜀"的第一道战略防线,有力保障了川蜀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祁山古道是陇南北部地区与汉中川蜀地区之间重要的盐、马交易通道;牛尾古道是陇南北部抗金前线藏羌马、西垂马的重要运输供给通道。祁山古道、牛尾古道在促进陇南与汉中、川蜀地区马匹、食盐、茶叶等物资交流及商贸往来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不可低估的文化价值。
【文章来源】: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8(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 祁山古道——陇南北部与汉中川蜀之间的盐马交易通道
二、 牛尾古道——陇南北部抗金前线藏羌马、西垂马的运输供给通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中与汉文化的发生和发育——以交通史为视角的历史考察[J]. 王子今.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2]南宋赋役碑刻《两县二八分科后记》释考[J]. 蔡副全. 农业考古. 2015(03)
[3]石门沟古栈道遗迹与宋代茶马交易[J]. 蔡副全. 农业考古. 2014(02)
[4]论两宋时期乌江流域人口流迁对民族交融的推动[J]. 张世友,彭福荣. 贵州民族研究. 2012(03)
[5]南宋三衙马政问题试探[J]. 范学辉. 中国史研究. 2012(01)
[6]宋朝骑兵在南方的布防与运用[J]. 刘复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7]杜甫笔下的唐代盐业经济[J]. 许智银. 盐业史研究. 2004(02)
[8]“陈仓渭水道”与街亭战役考[J]. 徐日辉.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1(02)
本文编号:3016669
【文章来源】: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8(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 祁山古道——陇南北部与汉中川蜀之间的盐马交易通道
二、 牛尾古道——陇南北部抗金前线藏羌马、西垂马的运输供给通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中与汉文化的发生和发育——以交通史为视角的历史考察[J]. 王子今.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2]南宋赋役碑刻《两县二八分科后记》释考[J]. 蔡副全. 农业考古. 2015(03)
[3]石门沟古栈道遗迹与宋代茶马交易[J]. 蔡副全. 农业考古. 2014(02)
[4]论两宋时期乌江流域人口流迁对民族交融的推动[J]. 张世友,彭福荣. 贵州民族研究. 2012(03)
[5]南宋三衙马政问题试探[J]. 范学辉. 中国史研究. 2012(01)
[6]宋朝骑兵在南方的布防与运用[J]. 刘复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7]杜甫笔下的唐代盐业经济[J]. 许智银. 盐业史研究. 2004(02)
[8]“陈仓渭水道”与街亭战役考[J]. 徐日辉.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1(02)
本文编号:3016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016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