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长江经济带环境规制效率时空演化分析——基于DEA共识性交叉效率模型

发布时间:2021-02-04 13:05
  基于2004—2017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考虑共识性的DEA交叉效率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环境规制效率进行测度,分析长江经济带环境规制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①整体上长江经济带环境规制效率处于中等水平,环境治理效率有待提高;②长江经济带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环境规制效率均具有明显的时序变化趋势,上游地区呈现波浪型缓慢上升趋势,下游和中游地区则呈现明显折叠式下降趋势,并在2016年达到最低点后开始回升;③长江经济带三大地区环境规制效率具有明显的区域变化特征,上游环境规制效率优于下游,下游优于中游。 

【文章来源】:经济论坛. 2020,(09)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长江经济带环境规制效率时空演化分析——基于DEA共识性交叉效率模型


长江经济带上游、中游和下游环境规制效率变化

示意图,省市,经济带,等级分布


从图2可知,2004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环境规制效率处于高效率的省市只有云南1地区,处于较高效率的省市有江苏、上海、湖南和贵州4个地区,处于较低效率的省市有湖北、江西和安徽3个地区,处于低效率的省市有浙江、四川和重庆3个地区。到2017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环境规制效率处于高效率的省市为上海和重庆2个地区,处于较高效率的省市为云南、贵州、湖南3个地区,处于较低效率的省市为四川、江西、浙江和江苏4个地区,处于低效率的省市为湖北和安徽2个地区。进一步研究发现,上游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由1个高效率地区,1个较高效率地区和2个低效率地区优化为1个高效率地区,2个较高效率地区和1个较低效率地区;中游地区(江西、湖南、湖北)由1个较高效率地区和2个较低效率地区劣化为1个较高效率,1个较低效率和1个低效率地区;下游地区(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由2个较高效率地区,1个较低效率地区和1个低效率地区变为1个高效率地区,2个较低效率地区和1个低效率地区,增加了一个高效率地区,说明长江上游地区环境规制效率向利好方向转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性逐步增强,下游地区环境规制效率无明显好转,而长江中游环境规制效率不太乐观。以上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环境规制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区域变化特征,即上游环境规制效率优于下游,下游优于中游。可能的原因是,一直以来,下游地区经济发展较好,地方政府对生态保护十分重视,环境规制治理投资相对较大,取得不错治理成效,同时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吸收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发展绿色环保工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性较好,并趋于稳定;上游地区经济发展较差,但自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大量资金不断涌入,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环境治理投资增加,环境规制规模边际效率较高,同时,上游地区以产业转换升级为契机,不断承接下游淘汰的产业,升级转化现有生产技术,促进环境规制效率提升,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性逐步增强;中游地区经济发展优于上游地区,虽然地方政府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巨大努力,但是在与上游地区的资源争夺中失利,缺乏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导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性未见明显好转。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沿海城市群环境规制效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任梅,王小敏,刘雷,孙方,张文新.  地理科学. 2019(07)
[2]环境分权、环境规制与工业污染治理效率[J]. 李国祥,张伟.  当代经济科学. 2019(03)
[3]基于邻域互信息的区间DEA交叉效率评价方法[J]. 范建平,赵苗,吴美琴.  统计与决策. 2019(03)
[4]基于“专家打分法”的DEA交叉效率聚集方法[J]. 刘鹏,王莉芳,许燕.  科技管理研究. 2019(02)
[5]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J]. 易明,李纲,彭甲超,陈文磊.  管理世界. 2018(11)
[6]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 杨树旺,吴婷,李梓博.  宏观经济研究. 2018(06)
[7]我国环境规制效率的动态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超效率DEA-Tobit的研究[J]. 李淑莹,俞雅乖.  科技与管理. 2018(03)
[8]环境规制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何兴邦.  当代经济科学. 2018(02)
[9]基于基尼系数-交叉效率的多属性决策方法[J]. 段金利,张岐山.  控制与决策. 2018(06)
[10]犹豫模糊语言群决策的共识性模型[J]. 魏翠萍,马京.  控制与决策. 2018(02)



本文编号:3018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018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1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