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国家食品援助计划的思考——基于我国贫困人口的营养现状以及美国等国家食品援助计划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2-16 07:18
本文通过我国贫困人群膳食消费及营养现状的研究,结合对甘肃和湖南两省5个欠发达区(县)的1300户低保户调研数据的分析,得出现阶段我国贫困人群可支配收入不足以满足其对于膳食营养的需求。该状况将对我国贫困人口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贫困人群后代健康,以及贫困的代际传递产生影响,极大地影响社会公平。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多国均积极推行"国家食品援助计划"。本文详细分析美国、阿根廷、印度等国家食品援助计划的特点及效果,结合我国社会贫困人群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从国家扶贫政策的角度出发,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国家食品援助计划的设想。藉此打破城乡扶贫政策界限,全面覆盖城乡贫困人群;并充分考虑到妇幼、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满足新贫困群体的公共需求,推动国家财政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推动全面实现社会公平。
【文章来源】:中国软科学. 2014,(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导言
二、我国贫困人群膳食消费及营养现状
( 一) 贫困人群可支配收入低,不能满足其膳食消费需求
( 二) 贫困人群营养和健康状况不达标
( 三) 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良产生的影响
1. 热能和营养素摄入量不达标影响我国劳动力素质
2. 营养不良显著影响后代的健康
3. 营养不良对贫困的代际传递效应
三、立体扶贫救困政策下的国家食品援助计划
( 一) 国家食品援助计划对贫困人群进行营养干预的理论及实践
( 二) 他山之石———国外食品援助计划
1. 美国食品援助计划
2. 阿根廷、印度的食品援助计划
四、建立和完善我国国家食品援助计划的建议
( 一) 建立完善我国的食品援助项目体系,覆盖城乡困难人群
( 1) 食品券计划
( 2) 学生营养餐计划
( 3) 妇幼营养援助
( 4) 留守儿童营养引导计划
( 二) 推动国家财政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提高相关资金利用率
( 三) 适应新情况,满足新贫困群体的公共需求
( 四) 建立开放性的项目体系,衔接其它社会保障和扶贫救困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贫困视觉下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安排[J]. 王丽华,孟湘泓. 甘肃社会科学. 2012(02)
[2]美国WIC项目及对我国妇女儿童救助制度的启示[J]. 刘娟. 人口学刊. 2011(06)
[3]印度初等教育中的“免费午餐计划”评析[J]. 安双宏,黄姗姗. 教育探索. 2011(05)
[4]美国联邦政府的食品券项目及其借鉴意义[J]. 刘太刚. 学习论坛. 2010(05)
[5]贫困标准变迁与扶贫政策研究综述:回顾与展望[J]. 葛深渭. 中国集体经济. 2009(21)
[6]社会发展视角下的中国农村扶贫政策改革30年[J]. 韩嘉玲,孙若梅,普红雁,邱爱军. 贵州社会科学. 2009(02)
[7]我国民办基础教育发展的地域性、阶层性与多样性分析[J]. 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现状研究课题组,郭建如,阎凤桥,韩嘉玲,刘云杉. 民办教育研究. 2006(03)
[8]消除贫困的有益借鉴——关于墨西哥、阿根廷两国消除贫困情况的考察和启示[J]. 刘坚. 农村工作通讯. 2006(01)
[9]中国贫困研究的社会学评述[J]. 沈红. 社会学研究. 2000(02)
[10]美国的食品券制度[J]. 戴增义. 世界知识. 1993(22)
本文编号:3036406
【文章来源】:中国软科学. 2014,(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导言
二、我国贫困人群膳食消费及营养现状
( 一) 贫困人群可支配收入低,不能满足其膳食消费需求
( 二) 贫困人群营养和健康状况不达标
( 三) 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良产生的影响
1. 热能和营养素摄入量不达标影响我国劳动力素质
2. 营养不良显著影响后代的健康
3. 营养不良对贫困的代际传递效应
三、立体扶贫救困政策下的国家食品援助计划
( 一) 国家食品援助计划对贫困人群进行营养干预的理论及实践
( 二) 他山之石———国外食品援助计划
1. 美国食品援助计划
2. 阿根廷、印度的食品援助计划
四、建立和完善我国国家食品援助计划的建议
( 一) 建立完善我国的食品援助项目体系,覆盖城乡困难人群
( 1) 食品券计划
( 2) 学生营养餐计划
( 3) 妇幼营养援助
( 4) 留守儿童营养引导计划
( 二) 推动国家财政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提高相关资金利用率
( 三) 适应新情况,满足新贫困群体的公共需求
( 四) 建立开放性的项目体系,衔接其它社会保障和扶贫救困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贫困视觉下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安排[J]. 王丽华,孟湘泓. 甘肃社会科学. 2012(02)
[2]美国WIC项目及对我国妇女儿童救助制度的启示[J]. 刘娟. 人口学刊. 2011(06)
[3]印度初等教育中的“免费午餐计划”评析[J]. 安双宏,黄姗姗. 教育探索. 2011(05)
[4]美国联邦政府的食品券项目及其借鉴意义[J]. 刘太刚. 学习论坛. 2010(05)
[5]贫困标准变迁与扶贫政策研究综述:回顾与展望[J]. 葛深渭. 中国集体经济. 2009(21)
[6]社会发展视角下的中国农村扶贫政策改革30年[J]. 韩嘉玲,孙若梅,普红雁,邱爱军. 贵州社会科学. 2009(02)
[7]我国民办基础教育发展的地域性、阶层性与多样性分析[J]. 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现状研究课题组,郭建如,阎凤桥,韩嘉玲,刘云杉. 民办教育研究. 2006(03)
[8]消除贫困的有益借鉴——关于墨西哥、阿根廷两国消除贫困情况的考察和启示[J]. 刘坚. 农村工作通讯. 2006(01)
[9]中国贫困研究的社会学评述[J]. 沈红. 社会学研究. 2000(02)
[10]美国的食品券制度[J]. 戴增义. 世界知识. 1993(22)
本文编号:3036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03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