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7 10:28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自然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环境被污染,资源能源被大量消耗,生态失去原有的平衡,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这些经济成就的背后是资源的大量投放和不计环境成本代价的粗放式开发,不能长久持续的发展。陕西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大省和科技强省,要打破传统的发展方式,实现能源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全面提升陕西的形象和经济发展水平,必然应该选择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本文的研究思路,首先介绍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大背景及现实意义,阐述了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和原则,其次分析了陕西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其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选择以循环经济工业园为载体来推动陕西循环经济整体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并以韩城龙门工业园为例具体展开分析说明。最后针对陕西发展循环经济所面临的其他一系列实际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文章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系统研究的方法。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全方位、多角度、系统的了解了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的布局和建设实施,在吸取国内外成功经验做...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循环经济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循环经济国外研究的现状
2.2 循环经济国内发展的现状
第三章 循环经济相关理论综述
3.1 循环经济理论
3.1.1 循环经济的定义与起源
3.1.2 循环经济的内涵
3.1.3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3.2 生态经济学理论
3.3 资源价值论
3.4 外部性理论
3.5 生态系统物质共生理论
第四章 陕西省循环经济现状及发展循环经济迫切性分析
4.1 陕西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4.2 陕西省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矿产资源丰富但资源利用率低下
4.2.2 产业层次偏低与技术含量不高
4.2.3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4.2.4 单位GDP能耗水平居高难下
4.3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单位GDP能耗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
4.3.1 样本数据
4.3.2 模型检验
4.3.3 设定模型
4.3.4 得出结论
4.4 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框架
第五章 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及综合经济效益研究——以韩城龙门工业园为例
5.1 园区基本情况
5.2 园区产业发展现状
5.2.1 工业结构布局
5.2.2 产业类别与行业构成
5.3 园区发展主要问题
5.3.1 产业发展问题
5.3.2 环境发展问题
5.4 园区重点行业发展规划
5.4.1 冶金行业发展规划
5.4.2 洗煤焦化行业发展规划
5.4.3 建材行业发展规划
5.4.4 化工行业发展规划
5.4.5 电力行业发展规划
5.5 支持投资领域
5.6 投资效益分析
5.6.1 经济效益
5.6.2 社会效益
5.6.3 生态效益
5.6.4 近期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第六章 陕西省提高循环经济综合效益的对策建议
6.1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全面提高产业层次
6.2 点线面结合,依托产业集群带动循环经济发展
6.3 利用优势资源,打造陕西特色现代煤化工产业
6.4 建立配套法规制度,扶持循环技术,控制能耗水平
6.4.1 财政金融制度
6.4.2 环境责任制度
6.4.3 税收优惠制度
6.4.4 绿色采购制度
第七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7.1 论文的创新之处
7.2 主要结论
7.3 本文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促进消费者环境责任行为的理论与策略分析[J]. 黎建新,王璐. 求索. 2011(10)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 解振华. 中国科技投资. 2009(03)
[3]焦化企业工业共生模式实证研究[J]. 毛玉如,孙启宏,乔琦,沈鹏. 现代化工. 2006(02)
[4]基于“复制动态”进化博弈理论的生态工业链接研究[J]. 魏晓平,李昆. 中国工业经济. 2005(12)
[5]生态工业园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J]. 陈彬,李红伟.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15)
[6]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05(22)
[7]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J]. 马荣,朱建峰,杨春平.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05(07)
[8]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研究[J]. 庄威,徐平东. 厦门科技. 2005(03)
[9]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及实证评价[J]. 章波,黄贤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03)
[10]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 钱易. 国土资源. 2005(02)
博士论文
[1]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 周生军.东北财经大学 2007
[2]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方法与应用研究[D]. 马俊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3]面向生态工业园的工业共生体成长建模及其共生效率评价[D]. 吴文东.天津大学 2007
[4]环境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分析[D]. 聂国卿.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以工业园为载体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 张敬重.西北大学 2010
[2]陕西省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研究[D]. 张亚红.西北大学 2010
[3]信发集团循环经济价值链管理研究[D]. 杨桂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0
[4]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D]. 潘锡才.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5]山西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生态工业园的构建[D]. 贺秀丽.太原理工大学 2006
[6]生态工业园区理论与实践[D]. 于现荣.浙江大学 2005
[7]生态工业园建设中的企业耦合研究[D]. 程金香.西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68913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循环经济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循环经济国外研究的现状
2.2 循环经济国内发展的现状
第三章 循环经济相关理论综述
3.1 循环经济理论
3.1.1 循环经济的定义与起源
3.1.2 循环经济的内涵
3.1.3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3.2 生态经济学理论
3.3 资源价值论
3.4 外部性理论
3.5 生态系统物质共生理论
第四章 陕西省循环经济现状及发展循环经济迫切性分析
4.1 陕西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4.2 陕西省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矿产资源丰富但资源利用率低下
4.2.2 产业层次偏低与技术含量不高
4.2.3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4.2.4 单位GDP能耗水平居高难下
4.3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单位GDP能耗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
4.3.1 样本数据
4.3.2 模型检验
4.3.3 设定模型
4.3.4 得出结论
4.4 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框架
第五章 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及综合经济效益研究——以韩城龙门工业园为例
5.1 园区基本情况
5.2 园区产业发展现状
5.2.1 工业结构布局
5.2.2 产业类别与行业构成
5.3 园区发展主要问题
5.3.1 产业发展问题
5.3.2 环境发展问题
5.4 园区重点行业发展规划
5.4.1 冶金行业发展规划
5.4.2 洗煤焦化行业发展规划
5.4.3 建材行业发展规划
5.4.4 化工行业发展规划
5.4.5 电力行业发展规划
5.5 支持投资领域
5.6 投资效益分析
5.6.1 经济效益
5.6.2 社会效益
5.6.3 生态效益
5.6.4 近期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第六章 陕西省提高循环经济综合效益的对策建议
6.1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全面提高产业层次
6.2 点线面结合,依托产业集群带动循环经济发展
6.3 利用优势资源,打造陕西特色现代煤化工产业
6.4 建立配套法规制度,扶持循环技术,控制能耗水平
6.4.1 财政金融制度
6.4.2 环境责任制度
6.4.3 税收优惠制度
6.4.4 绿色采购制度
第七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7.1 论文的创新之处
7.2 主要结论
7.3 本文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促进消费者环境责任行为的理论与策略分析[J]. 黎建新,王璐. 求索. 2011(10)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 解振华. 中国科技投资. 2009(03)
[3]焦化企业工业共生模式实证研究[J]. 毛玉如,孙启宏,乔琦,沈鹏. 现代化工. 2006(02)
[4]基于“复制动态”进化博弈理论的生态工业链接研究[J]. 魏晓平,李昆. 中国工业经济. 2005(12)
[5]生态工业园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J]. 陈彬,李红伟.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15)
[6]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05(22)
[7]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J]. 马荣,朱建峰,杨春平.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05(07)
[8]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研究[J]. 庄威,徐平东. 厦门科技. 2005(03)
[9]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及实证评价[J]. 章波,黄贤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03)
[10]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 钱易. 国土资源. 2005(02)
博士论文
[1]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 周生军.东北财经大学 2007
[2]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方法与应用研究[D]. 马俊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3]面向生态工业园的工业共生体成长建模及其共生效率评价[D]. 吴文东.天津大学 2007
[4]环境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分析[D]. 聂国卿.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以工业园为载体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 张敬重.西北大学 2010
[2]陕西省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研究[D]. 张亚红.西北大学 2010
[3]信发集团循环经济价值链管理研究[D]. 杨桂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0
[4]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D]. 潘锡才.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5]山西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生态工业园的构建[D]. 贺秀丽.太原理工大学 2006
[6]生态工业园区理论与实践[D]. 于现荣.浙江大学 2005
[7]生态工业园建设中的企业耦合研究[D]. 程金香.西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68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068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