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区域主义视角下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中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

发布时间:2017-04-19 14:16

  本文关键词:区域主义视角下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中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并行的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区域内部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能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东亚区域的经济合作也如火如荼的展开,区域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飞速发展,给区域内外其它一些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等带来了极大的危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反映了双方的共同追求的利益,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解决了我国一部分就业问题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也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需要看到的是中国——东盟在经贸合作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有着复杂的影响因素。本文运用区域主义理论,分析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历史与现状,通过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最后得出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解决对策。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对区域主义理论概述,介绍了区域主义的一般理论和发展进程、对比分析了新区域主义与“旧”区域主义理论的异同、简要对比了欧洲和北美区域主义模式的差异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 第二部分,介绍了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历史与现状。这是全文构架的基础。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对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历史演进和原因分析,主要从两方面分析,首先介绍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历史演进问题,如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其次是概述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发展的现状,二是对东亚地区当前的经济合作进展和合作模式进行分析。介绍了东亚地区目前的经济合作模式和特点,进而找出东亚经济合作模式的不足和原因。 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首先是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合作中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有分工相近引发的产业竞争问题和区域制度安排过剩极其意大利面碗效应问题;其次是区域制度竞争和域外大国影响,,主要从三方面叙述,即区域内部的制度过剩、区域内部的权力制衡和大国博弈、区域外部大国的影响辐射;最后叙述东盟自身局限性对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掣肘,主要从两方面介绍,即是东盟自身的性质及其局限性、东盟内部的矛盾及其影响。第四部分,介绍了区域主义的发展与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解决对策。主要有三点:缓解安全合作和集体安全保障、整合区域制度安排、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四部分,介绍了区域主义的发展与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解决对策问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环节合作和集体安全保障的问题,二是安排好整合区域制度,三是推进制度创新和公共物品。并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东亚地区 区域主义 中国-东盟 区域经济一体化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5.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绪论9-14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9-10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三) 创新与不足12-14
  • 一、 区域主义的理论分析14-30
  • (一) 区域主义的理论分析14-19
  • (二) 欧美区域主义进程的比较分析19-25
  • (三) 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分析25-30
  • 二、 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历史与现状30-45
  • (一) 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历史演进和原因分析30-40
  • (二) 东亚地区当前经济合作进展和合作模式40-45
  • 三、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影响因素分析45-51
  • (一) 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中的结构性矛盾45-47
  • (二) 区域内部竞争和域外大国影响47-49
  • (三) 东盟自身局限性对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掣肘49-51
  • 四、 区域主义的发展与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解决对策51-58
  • (一) 前提条件:安全合作和集体安全保障的缓解51-53
  • (二) 整合区域制度安排53-55
  • (三)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55-58
  • 结论58-59
  • 参考文献59-64
  • 作者简介64-65
  • 后记65-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稚;;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与中国的参与[J];当代亚太;2009年03期

2 郑先武;;“新区域主义”的核心特征[J];国际观察;2007年05期

3 刘少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作用和影响: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分析[J];国际观察;2008年01期

4 谢志刚;;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04期

5 麻昌港;韦国善;张立;;中国—东盟关系定量研究[J];国际政治科学;2014年02期

6 尤安山;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然性及前景[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09期

7 欧阳欢子;;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进程及前景[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9期

8 黄范章;李大伟;;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趋势及中国的战略思考——兼论日本地震对东亚经济的影响[J];金融发展评论;2011年11期

9 梁峻芳;;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科技广场;2006年09期

10 谢俊才;;从三角关系视角看中国—东盟—日本关系互动[J];学理论;2009年19期


  本文关键词:区域主义视角下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中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4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164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e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