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上海能源预测模型及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7 11:01
  本文较深入地研究了国内外能源预测模型和能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了现有预测模型和指标体系的缺陷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上海市能源需求,结合上海市用能形势,对上海能源预测模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对上海市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情况及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优化建立了上海市能源多因素预测模型,首次提出了上海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在能源预测模型方面,本文综合考虑上海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产业结构、能源价格、污染物排放控制等方面因素对于上海能源消费量的约束性影响作用,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多因素线性回归法和eview5.0软件,建立了上海市中长期能源协整模型,对上海市2011至2030年能源需求进行了预测。在能效评价指标体系方面,本文分析了影响上海市能源利用效率的20项指标,理顺了其间逻辑关系,通过神经网络法和superdecision软件,建立了上海市能源利用效率ANP评价模型,对上海市2005至2010年能源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论文同时对上海能源发展和进一步提高能效提出了政策展望。论文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了上海能源管理和能效监控体系的建设。这将有助于发现和解决本市能源发展中出现...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能源相关概念
        1.2.2 能源安全相关概念
        1.2.3 能源与经济、人口、环境的关系
    1.3 研究意义
    1.4 本文创新点和主要技术手段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主要技术手段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能源形势及能源利用效率分析
    2.1 能源形势分析
        2.1.1 国际能源形势
        2.1.2 我国能源形势
        2.1.3 上海能源形势
    2.2 能源利用效率形势分析
        2.2.1 能源利用效率基本概念
        2.2.2 国内外及本市能源利用效率比较
        2.2.3 上海在能效提升方面取得的成绩显著
    2.3 上海在能源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能效提升潜力分析
        2.3.1 主要问题
        2.3.2 能效提升潜力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能源预测模型和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3.1 国内外能源预测研究进展
    3.2 国内外能源安全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3.2.1 英国能源行业指标体系
        3.2.2 欧盟能源效率指标体系
        3.2.3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可持续发展能源指标体系
        3.2.4 世界能源理事会(WEC)能源效率指标体系
        3.2.5 我国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3.3 能源预测模型的关键技术分析
        3.3.1 能源预测模型
        3.3.2 能源安全评价体系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因素回归法的上海市能源需求预测模型研究
    4.1 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理论基础
        4.1.1 协整的定义
        4.1.2 协整的步骤
        4.1.3 格兰杰因果检验
    4.2 影响能源需求的主要因素分析
    4.3 数据选择与模型建立
    4.4 模型的检验
    4.5 影响因素的未来情景设定
    4.6 数据预测结果与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上海市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1 网络层次分析模型概述
    5.2 评价指标的选择
        5.2.1 评价指标原则
        5.2.2 指标的选择方法
        5.2.3 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
    5.3 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3.1 Super Decisions 软件简介
        5.3.2 上海能源利用效率评价网络层级架构
    5.4 上海能源安全评价步骤与结果
        5.4.1 原始数据的统计
        5.4.2 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5.4.3 2005-2010 年上海能源利用效率情况及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全球、我国和本市能源形势严峻,加强能源需求预测预警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必由之路
        6.1.2 国内外能源预测模型和能效评价指标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较大研讨和提升空间
        6.1.3 优化建立包含6 大影响因素的能源需求预测模型,预测2015 年上海市能源需求与上海市2015 年用能总量控制目标基本吻合
        6.1.4 首次提出包含3 大模块、涵盖20 项能效指标的能效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与上海市能源利用效率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6.2 政策展望
        6.2.1 控制能源消耗总量,优化调整能源结构
        6.2.2 强化能源应急管理,保障未来能源供应
        6.2.3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模式,全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6.2.4 强化节能低碳基础建设,创新节能低碳体制机制.
    6.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期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思考[J]. 陈武,李云峰.  能源技术经济. 2011(03)
[2]上海市能源需求预测研究[J]. 武英涛,王克强.  上海经济研究. 2011(01)
[3]时间序列法在我国石油需求预测模型中的应用[J]. 薛智韵,王翚.  科技广场. 2006(09)
[4]中国城市能源安全指标体系研究[J]. 付峰,张鹤丹,王惺,麻林巍,李政.  中国能源. 2006(04)
[5]我国能源需求预测模型研究[J]. 卢二坡.  统计与决策. 2005(20)
[6]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 杨朝峰,陈伟忠.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7]我国能源安全多目标多因素监测预警系统[J]. 郭小哲,段兆芳.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5(02)
[8]基于LEAP模型的中国未来能源发展前景研究[J]. 迟春洁,于渤,张弛.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4(05)
[9]能源安全影响因素及测度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J]. 迟春洁,黎永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10]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张大超,汪云甲.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 2003(05)

博士论文
[1]中长期能源预测预警体系研究与应用[D]. 王思强.北京交通大学 2009
[2]可持续发展的上海能源战略研究[D]. 刘卫星.上海大学 2008
[3]中国能源预警模型研究[D]. 李继尊.中国石油大学 2007
[4]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预警管理研究[D]. 李凌峰.西南石油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河南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需求预测[D]. 李雪慧.厦门大学 2009
[2]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能源需求预测[D]. 张婷.天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73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173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6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