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贫困地区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6 17:15
政府和市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发面发挥较高效率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过程中,却又不同程度地出现“政府失灵”,从而导致政府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受到质疑。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壮大,公民社会的力量和作用日益增强,逐步形成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第三部门”在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公民社会要求政府提高效率和获得自我发展空间的诉求也更加强烈,从而使得各国政府面临着治理转型的压力。世界各国政府都主动抑或被动地参与到治理转型的浪潮中来,掀起了声势浩大“政府再造”运动,通过合理界定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活动边界,以发挥三者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三位一体”的治理格局。治理理论应运而生,不仅在西方政府改革的实践中产生,而且也指导着西方政府治理转型的实践。中国启动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以来,经济社会转型引起各种利益冲突,从而使政府面临治理危机。要有效化解危机,巩固政府的合法性,必然要求政府治理转型。中国的治理转型是一种“渐进性的、结构性的调适”还是由于在转型过程中存在“令人沮丧的鸿沟”而必然陷入...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关于政府治理的研究
(二) 关于政府治理能力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和本文结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结构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 可能的创新
(二) 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政府治理能力的理论阐释
一、治理:西方公共管理新理念
(一) 治理的涵义
(二) 治理的特征
二、政府治理:治理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晶
(一) 政府治理的涵义
(二) 政府治理模式
(三) 政府治理与公司治理、非盈利组织治理比较
三、政府治理能力:概念、构成及评价
(一) 政府治理能力的概念
(二) 政府治理能力的构成要素
(三) 政府治理能力的评价指标
第二章 西部贫困地区贫困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西部贫困地区的现状
(一) 贫困的概念及分类
(二) 西部贫困地区的特征
二、西部贫困地区贫困的原因分析
(一) 自然环境的限制
(二) 国家政策的影响
(三) 市场功能的弱化
(四) 社会发展的滞后
(五)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的不足
第三章 西部贫困地区县级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西部贫困地区县级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表现
(一) 县级政府协同能力不足
(二) 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不足
(三) 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不足
二、西部贫困地区县级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 政府治理理念的偏差
(二) 政府间利益的博弈
(三)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的发展
(四) 社会组织未有效分担政府的部分职能
第四章 西部贫困地区县级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增强县级政府协同能力的路径选择
(一) 培育政府协同治理理念
(二) 加强县级政府间协调机制建设
(三) 明晰县级政府部门责任
(四) 完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二、增强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推动能力
(一) 合理编制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二) 通过培育市场主体来完善市场竞争秩序
(三) 在产业结构调整基础上发展特色经济
(四) 通过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来增进县域间合作
(五) 优先发展可持续经济
三、创新县域社会管理方式和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一) 以社会管理方式创新来促进社会良好秩序
(二) 增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
(三) 通过培育县域社会组织来维护农民权利
(四) 消除贫困文化影响来增强县域社会的“造血”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资本与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J]. 吴开松.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2)
[2]西部连片特困地区县级政府治理转型的困境与出路[J]. 屠飞鹏.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3]浅谈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处置对策[J]. 尹彩萍.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2)
[4]中国政府治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包国宪,霍春龙. 南京社会科学. 2011(09)
[5]生计资本视角下连片特困区的现状与治理——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为对象[J].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4)
[6]合作治理视域中的我国有效应对“风险社会”的理性路径论析[J]. 王均,史云贵,吴庆悦. 天府新论. 2011(04)
[7]“眼光向下”与转型期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建设:基于“生存性智慧”的视角[J]. 徐卫华. 湖北社会科学. 2011(06)
[8]西部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综合评价与地域划分[J]. 王亮,韩振海,余金艳,王蓓,刘卫东. 经济地理. 2011(05)
[9]浅析加强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是中原崛起的根本保障[J]. 武光太.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5)
[10]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挑战与变革[J]. 麻宝斌,任晓春. 学习与探索. 2011(03)
博士论文
[1]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比较研究[D]. 戴昌桥.吉林大学 2011
[2]中国地方政府治理中市场增强型行为及绩效分析[D]. 李杰伟.华中科技大学 2011
[3]治理转型、政府创新与参与式治理[D]. 赵光勇.浙江大学 2010
[4]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D]. 王诗宗.浙江大学 2009
[5]社会资本视域下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D]. 黄晓东.吉林大学 2009
[6]财政与庶政: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研究[D]. 王敬尧.华中师范大学 2008
[7]政府协同治理:机制、实施与效率分析[D]. 刘光容.华中师范大学 2008
[8]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陈杰.中南大学 2007
[9]中国转型时期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 高云虹.华中科技大学 2007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县级政府的作用[D]. 武君婷.中共中央党校 2007
硕士论文
[1]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研究[D]. 汤建辉.湖南大学 2009
[2]西部地区县级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研究[D]. 李献策.燕山大学 2010
[3]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研究[D]. 耿丽芳.华中科技大学 2009
[4]非政府组织与贫困治理研究[D]. 李玉华.苏州大学 2008
[5]转型期中国农民政治权利缺失及对策研究[D]. 吴铭.合肥工业大学 2007
[6]行政能力建设与反贫困治理研究[D]. 任万玉.贵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06747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关于政府治理的研究
(二) 关于政府治理能力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和本文结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结构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 可能的创新
(二) 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政府治理能力的理论阐释
一、治理:西方公共管理新理念
(一) 治理的涵义
(二) 治理的特征
二、政府治理:治理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晶
(一) 政府治理的涵义
(二) 政府治理模式
(三) 政府治理与公司治理、非盈利组织治理比较
三、政府治理能力:概念、构成及评价
(一) 政府治理能力的概念
(二) 政府治理能力的构成要素
(三) 政府治理能力的评价指标
第二章 西部贫困地区贫困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西部贫困地区的现状
(一) 贫困的概念及分类
(二) 西部贫困地区的特征
二、西部贫困地区贫困的原因分析
(一) 自然环境的限制
(二) 国家政策的影响
(三) 市场功能的弱化
(四) 社会发展的滞后
(五)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的不足
第三章 西部贫困地区县级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西部贫困地区县级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表现
(一) 县级政府协同能力不足
(二) 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不足
(三) 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不足
二、西部贫困地区县级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 政府治理理念的偏差
(二) 政府间利益的博弈
(三)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的发展
(四) 社会组织未有效分担政府的部分职能
第四章 西部贫困地区县级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增强县级政府协同能力的路径选择
(一) 培育政府协同治理理念
(二) 加强县级政府间协调机制建设
(三) 明晰县级政府部门责任
(四) 完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二、增强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推动能力
(一) 合理编制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二) 通过培育市场主体来完善市场竞争秩序
(三) 在产业结构调整基础上发展特色经济
(四) 通过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来增进县域间合作
(五) 优先发展可持续经济
三、创新县域社会管理方式和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一) 以社会管理方式创新来促进社会良好秩序
(二) 增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
(三) 通过培育县域社会组织来维护农民权利
(四) 消除贫困文化影响来增强县域社会的“造血”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资本与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J]. 吴开松.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2)
[2]西部连片特困地区县级政府治理转型的困境与出路[J]. 屠飞鹏.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3]浅谈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处置对策[J]. 尹彩萍.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2)
[4]中国政府治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包国宪,霍春龙. 南京社会科学. 2011(09)
[5]生计资本视角下连片特困区的现状与治理——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为对象[J].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4)
[6]合作治理视域中的我国有效应对“风险社会”的理性路径论析[J]. 王均,史云贵,吴庆悦. 天府新论. 2011(04)
[7]“眼光向下”与转型期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建设:基于“生存性智慧”的视角[J]. 徐卫华. 湖北社会科学. 2011(06)
[8]西部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综合评价与地域划分[J]. 王亮,韩振海,余金艳,王蓓,刘卫东. 经济地理. 2011(05)
[9]浅析加强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是中原崛起的根本保障[J]. 武光太.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5)
[10]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挑战与变革[J]. 麻宝斌,任晓春. 学习与探索. 2011(03)
博士论文
[1]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比较研究[D]. 戴昌桥.吉林大学 2011
[2]中国地方政府治理中市场增强型行为及绩效分析[D]. 李杰伟.华中科技大学 2011
[3]治理转型、政府创新与参与式治理[D]. 赵光勇.浙江大学 2010
[4]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D]. 王诗宗.浙江大学 2009
[5]社会资本视域下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D]. 黄晓东.吉林大学 2009
[6]财政与庶政: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研究[D]. 王敬尧.华中师范大学 2008
[7]政府协同治理:机制、实施与效率分析[D]. 刘光容.华中师范大学 2008
[8]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陈杰.中南大学 2007
[9]中国转型时期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 高云虹.华中科技大学 2007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县级政府的作用[D]. 武君婷.中共中央党校 2007
硕士论文
[1]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研究[D]. 汤建辉.湖南大学 2009
[2]西部地区县级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研究[D]. 李献策.燕山大学 2010
[3]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研究[D]. 耿丽芳.华中科技大学 2009
[4]非政府组织与贫困治理研究[D]. 李玉华.苏州大学 2008
[5]转型期中国农民政治权利缺失及对策研究[D]. 吴铭.合肥工业大学 2007
[6]行政能力建设与反贫困治理研究[D]. 任万玉.贵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06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206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