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G2”设想探讨
发布时间:2021-11-08 07:20
2008年来的金融危机凸显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喷发,直接促成了国际舆论对中美两国集团概念的热切关注。由此,在国际媒体的舞台上了充斥着莫衷一是的争论与交锋。从形式上讲,中美两国集团构想极具开拓性,有理由让人们相信中美之间的关系已经在向着刺破历史的方向前进,而从本质上看,不过是美国版的世界政治地图就中美关系所作的精美注释。中国需要世界,也需要美国,但是美国版“G2”是片面的、不平衡的,也是中国当前外交力所不能胜任的。但是,对我国而言,与其大加挞伐,不如深切领会由“G2”引发的所有外交思考:我们的正式外交手段容易受制与外国媒体;我们的经济外交与文化外交严重不平衡;我们的中美定位滞后于形势而显得的不够灵活诸如此类。但是应当看到,中国应该以“G2”为契机,积极发出自己的声音,构建一个更符合两国关系发展的、甚或中国版的中美关系地图。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G2"与现时代
1.1 "G2"与金融危机
1.2 "G2"的提出
1.3 有关"G2"的争论
1.4 "G2"与现时代
第二章 "G2"解析(1):本质与特征
2.1 "G2"的本质
2.2 "G2"的特征
第三章 "G2"解析(2):认知障碍
3.1 国际社会的误解
3.2 历史包袱的影响
3.3 多极化思维惯性
第四章 中国与"G2"模式
4.1 中国驾驭中美"G2"模式的外交能力
4.1.1 中国仍需融入国际社会
4.1.2 中国外交资源多元化程度较低
4.1.3 增进互信的机制有待升级
4.2 新型中美关系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 戴艳军,崔彦峰,杨利兵. 当代经济. 2010(07)
[2]中美“两国集团”构想的由来及可行性分析[J]. 褚国飞,陈文鑫. 现代国际关系. 2009(06)
[3]切勿妄言“中美G2时代”[J]. 王嵎生.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2009(04)
[4]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启示[J]. 赵春明,郭界秀. 国际经济合作. 2009(03)
[5]“两国集团”(G2)观念评析[J]. 王彦荣. 时代经贸. 2008(08)
本文编号:3483266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G2"与现时代
1.1 "G2"与金融危机
1.2 "G2"的提出
1.3 有关"G2"的争论
1.4 "G2"与现时代
第二章 "G2"解析(1):本质与特征
2.1 "G2"的本质
2.2 "G2"的特征
第三章 "G2"解析(2):认知障碍
3.1 国际社会的误解
3.2 历史包袱的影响
3.3 多极化思维惯性
第四章 中国与"G2"模式
4.1 中国驾驭中美"G2"模式的外交能力
4.1.1 中国仍需融入国际社会
4.1.2 中国外交资源多元化程度较低
4.1.3 增进互信的机制有待升级
4.2 新型中美关系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 戴艳军,崔彦峰,杨利兵. 当代经济. 2010(07)
[2]中美“两国集团”构想的由来及可行性分析[J]. 褚国飞,陈文鑫. 现代国际关系. 2009(06)
[3]切勿妄言“中美G2时代”[J]. 王嵎生.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2009(04)
[4]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启示[J]. 赵春明,郭界秀. 国际经济合作. 2009(03)
[5]“两国集团”(G2)观念评析[J]. 王彦荣. 时代经贸. 2008(08)
本文编号:3483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483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