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维护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11-08 10:00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和根本前提,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仅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坚定不移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客观要求。当前,我国的公有制经济仍占主体地位,但其主体地位正越来越受到挑战。因此,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部分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我国社会保持社会主义性质根本保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前提。第二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这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公有制理论的探索历程,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理论的提出,是对传统公有制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其次,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阐明我国公有制实践上的新发展。第三部分:当前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面临的挑战。指出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和蔓延,使人们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认识受到很大的冲击。国有经济改革...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 研究方法
2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公有制的论述
2.1.1 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历史的必然
2.1.2 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形式的设想
2.1.3 关于未来社会公有制建成的历史条件的推测
2.2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含义
2.2.1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的界定
2.2.2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科学内涵
2.3 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战略意义
2.3.1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社会保持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证
2.3.2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
2.3.3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前提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理论的新发展
3.1.1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对公有制理论的初步探索
3.1.2 党的十五大对传统公有制理论的全面突破
3.1.3 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对公有制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
3.2.1 国有企业的数量不断减少
3.2.2 国有经济的布局不断优化
3.2.3 国有企业的实力不断提高
4 当前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面临的挑战
4.1 否定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社会思潮
4.1.1 全球化背景下新自由主义私有化浪潮的冲击
4.1.2 欧洲民主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手段而非目的观念的影响
4.2 国有经济改革中削弱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做法
4.2.1 中小型国有企业"一卖了之"
4.2.2 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化公为私
4.2.3 股份制改革中对外资的放权让利
5 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对策思考
5.1 坚决抵制否定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错误思潮
5.1.1 加强舆论宣传
5.1.2 开展有针对性地思想政治教育
5.2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
5.2.1 明确国有资产监管范围
5.2.2 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机构
5.2.3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方式
5.3 提高公有制经济的质量
5.3.1 努力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5.3.2 实施全面创新战略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483512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 研究方法
2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公有制的论述
2.1.1 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历史的必然
2.1.2 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形式的设想
2.1.3 关于未来社会公有制建成的历史条件的推测
2.2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含义
2.2.1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的界定
2.2.2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科学内涵
2.3 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战略意义
2.3.1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社会保持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证
2.3.2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
2.3.3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前提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理论的新发展
3.1.1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对公有制理论的初步探索
3.1.2 党的十五大对传统公有制理论的全面突破
3.1.3 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对公有制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
3.2.1 国有企业的数量不断减少
3.2.2 国有经济的布局不断优化
3.2.3 国有企业的实力不断提高
4 当前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面临的挑战
4.1 否定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社会思潮
4.1.1 全球化背景下新自由主义私有化浪潮的冲击
4.1.2 欧洲民主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手段而非目的观念的影响
4.2 国有经济改革中削弱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做法
4.2.1 中小型国有企业"一卖了之"
4.2.2 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化公为私
4.2.3 股份制改革中对外资的放权让利
5 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对策思考
5.1 坚决抵制否定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错误思潮
5.1.1 加强舆论宣传
5.1.2 开展有针对性地思想政治教育
5.2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
5.2.1 明确国有资产监管范围
5.2.2 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机构
5.2.3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方式
5.3 提高公有制经济的质量
5.3.1 努力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5.3.2 实施全面创新战略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483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48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