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MIMIC结构方程模型的灰色收入测度及其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2-15 12:21
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包括收入分配体制在内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此期间,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革。从而造成了我国社会收入分层、收入分配严重不均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局面。其中国内外诸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做出了研究和探讨,由于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和数据覆盖面存在狭窄的特点,所得出的结论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时鉴于收入分配牵涉经济利益的归属和公平问题以及其重要影响。因此在在当今的提倡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改革继续深化的关键时期,讨论与研究我国自改革以来居民收入分配以及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规律,对于创造和谐社会、释疑改革深化的必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在关于我国改革以来收入分配差距测度以及自身规律的的研究中,诸多学者从各个方面着手进行了深度研究。文章则受陈宗胜研究的思路的启发,在对我国在改革期间灰色收入作出了测度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我国居民正常收入差距和全部收入差距,并研究了灰色收入对我国居民全部收入的影响力度。在灰色经济收入的测度中我们采用了EMIMIC结构方程模型法,并与陈宗胜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得出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演变的规律符合“公有经...
【文章来源】: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学者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研究成果
1.2.2 国内外学者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居民灰色收入(非正常收入)规模的测度
2.1 灰色经济定义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学者相关研究
2.2.2 国内学者相关研究
2.2.3 本文采用方法
2.3 EMIMIC理论模型及变量选取
2.3.1 MIMIC基本模型
2.3.2 误差修正模型(ECM)
2.3.3 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和MIMIC模型的EMIMIC模型
2.3.4 模型变量的选取
2.4 EMIMIC模型及实证结果
第3章 灰色收入对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
3.1 居民收入定义及类型划分
3.1.1 居民收入定义
3.1.2 居民收入类型划分
3.2 基尼系数统计指标及其简便方法
3.2.1 基尼系数及其简便方法介绍
3.3 居民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
3.3.1 居民正常收入的实证研究
3.3.2 居民全部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
第4章 分析与结论
4.1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及其演化规律
4.2 灰色收入存在内在机制及因素研究
4.3 政策建议及对策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EMIMIC模型的灰色经济测度——兼论灰色经济的正负效应及应持观点[J]. 刘国风,王永.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1(09)
[2]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成因、影响及其对策的探讨综述[J]. 王石生. 经济研究参考. 2010(54)
[3]中国税收对居民收入差距分类分层调节效应研究——基于城镇居民视角的分析[J]. 赵桂芝.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4]中国各地区隐性经济的规模、原因和影响[J]. 杨灿明,孙群力. 经济研究. 2010(04)
[5]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的新进展——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Ⅲ》[J]. 赖德胜. 经济研究. 2008(12)
[6]中国未观测经济总量与指数的测算:1982~2006[J]. 田光宁,李建军.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07)
[7]经济发展中的两种收入差别理论之区别——关于公有制“倒U”理论与库兹涅茨“倒U”假说的新比较[J]. 陈宗胜. 学术月刊. 2008(02)
[8]中国未被观测经济规模——基于MIMIC模型和经济普查数据的新发现[J]. 徐蔼婷,李金昌. 统计研究. 2007(09)
[9]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J]. 李实,罗楚亮.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10]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测度指标评析及修正[J]. 王少国.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01)
博士论文
[1]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理论分解·现状评判·对策思考[D]. 刘利.吉林大学 2010
[2]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统计研究[D]. 高玲芬.浙江工商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26624
【文章来源】: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学者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研究成果
1.2.2 国内外学者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居民灰色收入(非正常收入)规模的测度
2.1 灰色经济定义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学者相关研究
2.2.2 国内学者相关研究
2.2.3 本文采用方法
2.3 EMIMIC理论模型及变量选取
2.3.1 MIMIC基本模型
2.3.2 误差修正模型(ECM)
2.3.3 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和MIMIC模型的EMIMIC模型
2.3.4 模型变量的选取
2.4 EMIMIC模型及实证结果
第3章 灰色收入对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
3.1 居民收入定义及类型划分
3.1.1 居民收入定义
3.1.2 居民收入类型划分
3.2 基尼系数统计指标及其简便方法
3.2.1 基尼系数及其简便方法介绍
3.3 居民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
3.3.1 居民正常收入的实证研究
3.3.2 居民全部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
第4章 分析与结论
4.1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及其演化规律
4.2 灰色收入存在内在机制及因素研究
4.3 政策建议及对策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EMIMIC模型的灰色经济测度——兼论灰色经济的正负效应及应持观点[J]. 刘国风,王永.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1(09)
[2]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成因、影响及其对策的探讨综述[J]. 王石生. 经济研究参考. 2010(54)
[3]中国税收对居民收入差距分类分层调节效应研究——基于城镇居民视角的分析[J]. 赵桂芝.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4]中国各地区隐性经济的规模、原因和影响[J]. 杨灿明,孙群力. 经济研究. 2010(04)
[5]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的新进展——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Ⅲ》[J]. 赖德胜. 经济研究. 2008(12)
[6]中国未观测经济总量与指数的测算:1982~2006[J]. 田光宁,李建军.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07)
[7]经济发展中的两种收入差别理论之区别——关于公有制“倒U”理论与库兹涅茨“倒U”假说的新比较[J]. 陈宗胜. 学术月刊. 2008(02)
[8]中国未被观测经济规模——基于MIMIC模型和经济普查数据的新发现[J]. 徐蔼婷,李金昌. 统计研究. 2007(09)
[9]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J]. 李实,罗楚亮.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10]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测度指标评析及修正[J]. 王少国.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01)
博士论文
[1]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理论分解·现状评判·对策思考[D]. 刘利.吉林大学 2010
[2]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统计研究[D]. 高玲芬.浙江工商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26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626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