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地铁区间盾构管片收敛位移控制标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18:39

  本文关键词:地铁区间盾构管片收敛位移控制标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铁 盾构管片 收敛位移 控制标准


【摘要】:结合杭州地铁1号线某区间工程,为确保区间隧道施工和运行期的安全,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对管片变形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利用收敛位移量测数据,采用智能反演分析方法得到管片作用荷载,结合梁-弹簧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到管片的内力(弯矩)值。最终基于管片结构极限状态下的变形量,提出以收敛位移作为管片安全评价的新判据,并给出了管片收敛位移的控制标准。
【作者单位】: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地铁 盾构管片 收敛位移 控制标准
【分类号】:U231.3;U455.43
【正文快照】: 1概述盾构施工的区间隧道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管片作为永久支护结构,管片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隧道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安全。以往的管片安全评价是以管片的强度标准来进行的,相应的设计方法是工程类比与力学分析方法,即从“荷载-结构”模型出发,通过荷载结构法或地层结构法来计算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伍振志;杨林德;时蓓玲;莫一婷;;裂缝对隧道管片结构耐久性影响及其模糊评价[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2 张良辉,鞠世键;隧道管片极限变形的确定[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1999年03期

3 张乾飞,王建,吴中如;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大坝渗透系数分区反演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01年04期

4 姚超凡;晏启祥;何川;耿萍;;盾构隧道内力分析方法的对比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3年12期

5 霍晓龙;陈寿根;谭信荣;邱成虎;;基于BP神经网络的瓦斯隧道突出预测系统开发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4年05期

6 朱合华,崔茂玉,杨金松;盾构衬砌管片的设计模型与荷载分布的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2期

7 钟小春;朱伟;;盾构衬砌管片土压力反分析研究[J];岩土力学;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孝;于功志;肖伟星;姚学勇;;水产品喷雾干燥的计算机模拟[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2期

2 吴波,高波;锚喷支护隧道围岩稳定性粘弹性分析及应用[J];地下空间;2002年04期

3 汤漩,黄宏伟;盾构隧道衬砌设计中几个问题的研究[J];地下空间;2003年02期

4 马万权,程崇国,张鹏勇;阳宗隧道试验段动态开挖过程的数值模拟[J];地下空间;2003年03期

5 姜勇,朱合华;岩石偏压隧道动态分析及相关研究[J];地下空间;2004年03期

6 余占奎,黄宏伟,徐凌,李文婷;软土盾构隧道纵向设计综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7 赵伶杰;贺少辉;;大跨度高边墙地下洞室围岩压力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8 张俊儒;仇文革;;隧道单层衬砌研究现状及评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9 刘德付;苏华友;;不同地层中隧洞管片衬砌结构计算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10 蒋明镜;王富周;朱合华;;考虑尾隙的盾构隧道土压力离散元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明清;孙文昊;韩向阳;;盾构隧道管片上浮问题研究[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陶伟明;;高水位山岭隧道防排水原则的理论基础及其工程实践[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3 孙钧;戚玉亮;;厦门海底隧道围岩稳定性正算反演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4 张世飙;夏述光;左昌群;陈建平;罗学东;;软岩隧道围岩变形量与变形速率临界值及警戒值探讨[A];中国公路学会第三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湖北优秀论文集[C];2006年

5 柳玉超;刘学增;;双圆盾构管片结构计算中的一些问题探讨[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6 张俊儒;仇文革;龚彦峰;李树锋;;隧道单层衬砌结构及其防水性能的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华军;;公路隧道围岩位移监测成果在确定围岩压力过程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海锋;刘维宁;路美丽;;盾构扩挖法建造地铁车站的内支撑方案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尹冬梅;梁小勇;李世峰;;用速率比值法探讨某地下厂房的围岩稳定性[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春枝;陈颖;;基于BP神经网络的振动削波信号恢复[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泽;大台煤矿深部原岩应力场及岩爆地质力学成因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邓超荣;基于破碎围岩条件的小间距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邓海龙;混凝土重力坝时效位移与损伤度及其对比分析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张功;基于强度折减法的隧洞群稳定性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5 蔡恒;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结合修建地铁车站管片—结构接头连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唐一丰;海底隧道盾构对接地层稳定与施工过程管片力学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张,

本文编号:1007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007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2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