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悬索桥钢箱梁疲劳损伤典型部位研究
本文关键词:双塔悬索桥钢箱梁疲劳损伤典型部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双塔悬索桥 钢箱梁 疲劳损伤 典型部位 研究
【摘要】:对国内外大跨度双塔悬索桥疲劳开裂分布位置进行调研,总结了钢箱梁疲劳损伤典型部位,依托某大桥检测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建立大桥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全桥动力响应分析、节段横向受力分布分析以及构造细节应力分析,研究了双塔悬索桥钢箱梁纵向截面位置、横向车道位置、构造细节位置等3个层次的典型部位产生疲劳损伤的受力机理。实桥调查及检查数据和受力分析表明,双塔悬索桥钢箱梁疲劳损伤典型部位,纵桥向为主梁1/4跨截面部位、横桥向主要在重车道车轮位置,U肋穿过横隔板过焊孔位置是最易产生疲劳损伤的构造细节。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关键词】: 双塔悬索桥 钢箱梁 疲劳损伤 典型部位 研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278166;51478163 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科研项目
【分类号】:U441.4;U448.25
【正文快照】: 近年来国内修建了一大批大跨度双塔悬索桥,包括江阴大桥、润扬大桥、南京四桥以及舟山西堠门大桥等。通常大跨度悬索桥普遍位于交通枢纽位置,桥位环境较恶劣并且承受了极大的车辆荷载[1]。钢梁作为大跨度悬索桥中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结构,在恶劣环境影响以及各类荷载作用下,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兆霞,郭力,徐玉兵;桥梁焊接构件疲劳损伤测试与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2 缪长青,李爱群,韩晓林,李兆霞,吉林,杨玉冬;润扬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策略[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3 蔡宏庆;高畅;;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引桥裂缝处治措施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08年04期
4 胡洁;;某公路大桥钢箱梁焊缝疲劳裂纹原因分析与处治[J];福建建材;2013年04期
5 吉林,冯兆祥;江阴大桥动静载试验与分析[J];华东公路;2001年01期
6 吉伯海;赵端端;傅中秋;汪锋;沈丹雯;;车轮荷载下钢箱梁疲劳构造细节应力等级评定[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7 邱大威;钱克训;;缆索承重体系桥病害的理论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年24期
8 崔冰;吴冲;丁文俊;童育强;;车辆轮迹线位置对钢桥面板疲劳应力幅的影响[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9 张起森,李宇峙,邵腊根,吴军,李闯民;厦门海沧大桥桥面沥青铺装层直道疲劳试验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1年01期
10 张丽芳;艾军;张鹏飞;杨朝辉;;大跨度钢箱梁病害及成因分析[J];公路与汽运;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军;郑健龙;;轮胎与钢桥面铺装接触力学分析[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0年02期
2 黄卫,张晓春,胡光伟;大跨径钢桥面铺装理论与设计的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3 李爱群;丁幼亮;费庆国;缪长青;;润扬大桥斜拉桥模态频率识别的环境变异性[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4 邓强民;倪富健;顾兴宇;陈荣生;;钢桥面铺装非均布轮载效应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5 邓扬;李爱群;丁幼亮;孙鹏;;基于长期监测数据的大跨桥梁结构伸缩缝损伤识别[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6 缪长青;李爱群;;异形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7 杨杰;李爱群;李兆霞;;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数据融合框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8 陈伟球;严蔚;;混凝土结构服役智能化的若干研究进展[J];工程力学;2009年S2期
9 何顶顶;李兆霞;黄跃平;;结构疲劳损伤演化过程的多尺度同步观测与分析[J];工程力学;2012年07期
10 罗桑;钱振东;;钢桥面铺装层疲劳试验模型研究综述[J];公路;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伟球;严蔚;;混凝土结构服役智能化的若干研究进展[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9年
2 李正农;李秋胜;郅伦海;陈伏彬;戴益民;吴玖荣;傅继阳;;多个地区风场和建筑结构风致响应的远程监控实测系统[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3 刘永棵;张雪松;李富财;;重庆渝澳轻轨桥健康监测系统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邵腊庚;李宇峙;;正交异性钢桥面沥青路面铺装结构特性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公路设计与施工卷[C];2002年
5 周怀治;赵伟;张征文;;中等跨径钢箱梁桥病害及维护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十)——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4届(ISSF-2014)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甄晓霞;大跨径钢桥桥面铺装体系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华;浇注式沥青混凝土(GA)疲劳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曾森;基于精细化数值模拟的悬索桥施工阶段结构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陈飚;面向物联网和光纤传感技术的桥梁安全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江阿兰;中承式肋拱桥动力特性分析及损伤识别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6 伊廷华;环境激励下基于GPS的结构健康监测[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李洪涛;大跨径悬索桥新型钢桥面铺装结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林广平;基于断裂力学的钢桥面铺装层疲劳寿命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王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温度作用的观测与分析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陈团结;大跨径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裂缝行为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磊;轮载作用下双纤维增强混凝土在桥面铺装层中的应力特征与损伤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磊;江阴大桥钢桥面铺装病害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3 李雪莲;系杆拱桥面铺装结构力学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
4 袁登全;环氧树脂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敬淼淼;大跨径钢桥面沥青铺装层裂缝病害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6 王亚成;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胡磊;大跨径钢箱梁桥面铺装SMA混合料优化设计及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8 庞立果;大跨径正交异性钢箱梁桥面铺装复合梁疲劳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9 江宏;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高温车辙的直道足尺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10 刘飞;钢桥面刚柔复合铺装结构疲劳损伤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勇;向中富;于福;姜学良;沈新慧;李贤仰;;大跨度悬索桥钢加劲梁典型病害及维修策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S1期
2 欧进萍,关新春;土木工程智能结构体系的研究与发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2期
3 李爱群,缪长青,李兆霞,韩晓林,吴胜东,吉林,杨玉冬;润扬长江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姜竹生;瞿涛;吕磊;吉伯海;;钢箱梁典型病害分析及其检测与维护技术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5 李戈,秦权,董聪;用遗传算法选择悬索桥监测系统中传感器的最优布点[J];工程力学;2000年01期
6 桂国庆,余长征,潘际炎,张玉玲,张建民;钢桥钢梁整体节点疲劳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1年04期
7 王春生;冯亚成;;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研究综述[J];钢结构;2009年09期
8 杨美良;李波;张建仁;;车辆荷载作用下部分斜拉桥拉索疲劳可靠度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12期
9 朱红,姜桂芳,刘慧敏;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缝成因分析及预防[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2年03期
10 王荣辉,池春,陈庆中,甄晓霞;广州市高架桥疲劳荷载车辆模型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旭霞;钢箱梁正交异性桥面板的构造对铺装的影响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金玉泉;桥梁的病害及灾害[D];同济大学;2006年
3 张崇斌;在役公路钢箱梁桥的性能评估与养护维修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风春,刘瑞堂,张德驺;一个基于能量原理的疲劳损伤函数[J];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2 乐晓斌;用剩余疲劳损伤强度预测机械零件疲劳可靠度及寿命的方法[J];机械强度;1996年01期
3 胡俏,柴天佑,徐灏;疲劳损伤在线预报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1996年06期
4 赵永利,孙伟;砼材料非线性多级疲劳损伤方程的建立[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5 吴维青;李军;;福建莆田2013年8月系列地震的疲劳损伤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6 阳光武,肖守讷,金鼎昌;基于分段S—N曲线的频域疲劳损伤估计[J];机械强度;2005年04期
7 白嘉楠 ,陈其善 ,殷尔禧 ,朱启鑫;门槛区疲劳损伤模型——(Ⅰ)剪切滑移机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8 朱明程,刘西拉;水泥砼路面的疲劳损伤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3年01期
9 谢里阳,吕文阁,师照峰;两级载荷作用下疲劳损伤状态的试验研究[J];机械强度;1994年03期
10 苟文选,卢智先;金属材料疲劳损伤的激光与超声检测[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廷良;王德俊;杨化仁;;45钢疲劳损伤及热处理恢复机理的实验研究[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马宝钿;杜百平;朱维斗;李年;;电阻法检测疲劳损伤及预测修复效果探讨[A];全国材料理化测试与产品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物理测试部分)[C];2002年
3 刘逸平;何庭蕙;黄小清;汤立群;;基于耗散能原理的冲击损伤与疲劳损伤耦合分析[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吴志学;;基于短裂纹演化行为的疲劳损伤参数研究[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吴维青;;材料表面及界面疲劳损伤过程的数值描述研究[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葛森;李仲;张积广;陈莉;白生宝;;广布疲劳损伤对加筋板剩余强度的影响[A];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郭力;李兆霞;陈鸿天;;大跨度钢桥疲劳损伤研究的有限元方法[A];振动工程学报(工程应用专辑)[C];2001年
8 薛景川;弓云昭;;结构初始广布疲劳损伤发生预估的概率模型[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9 干瑞杰;李超;杨文俊;张亦良;;疲劳损伤的磁记忆可行性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钊;李国峰;于翠;李唐;;扭力梁关键点的应变数据分析[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继承;压电阻抗技术及其在铝合金疲劳损伤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元辉;基于隶属函数的机械结构疲劳损伤研究及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2 陈涛;基于载荷次序效应的疲劳损伤分析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3 周巍伟;深海悬链线立管涡激疲劳损伤预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孙鹏;疲劳损伤材料剩余强度测量的弹性模量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5 杨文智;45~#钢试件疲劳损伤电热修复的试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6 栾旭光;基于神经网络的桥梁疲劳损伤评估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林欣;非局部应变法在结构疲劳损伤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8 赖正聪;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疲劳损伤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吴刚;基于能量准则的疲劳损伤数值模拟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10 郭文翠;基于可拓论的高速轨道车辆传动系统疲劳损伤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25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025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