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桩体压缩变形的碎石桩复合地基非线性固结分析
本文关键词:考虑桩体压缩变形的碎石桩复合地基非线性固结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道路工程 碎石桩复合地基 半对数模型 非线性固结解析解 固结压缩变形
【摘要】:针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研究的不足,通过引入土体压缩系数的e-lgσ'和渗透系数的e-lg k半对数模型,综合考虑碎石桩的固结压缩变形和桩身的井阻作用、扰动作用以及应力集中效应,建立出碎石桩复合地基非线性固结微分方程组,推导得到了非线性固结解析解。同时,针对各类因素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平均固结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c/Ck的增大,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减慢,但变化幅度不大。当Cc/Ck1时,固结速率随均布荷载的增大而加快;当Cc/Ck1时,固结速率随着均布荷载的增大而减慢;此外,桩、土压缩模量比的减小和土、桩渗透系数比的增大,均会降低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扰动区渗透系数的减小会显著减慢固结速率。通过工程实例和已有解析方法的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且当碎石桩的渗透系数较小(即碎石级配较好)时,本文方法更适宜。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碎石桩复合地基 半对数模型 非线性固结解析解 固结压缩变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138,51208191)
【分类号】:U416.1
【正文快照】: 0引言碎石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手段,因其取材方便、施工简单、造价低廉,且具有良好的振密挤密、置换、排水固结和抗液化等作用而在软基处理中广泛应用[1]。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固结理论是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已有大量有关碎石桩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绍凑;;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软土固结计算及应用[J];福建地质;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亦唐,钟国强,俞进,赵惠敏,葛晓旭;塑料土工格栅加筋土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2 马明江;某泵站边坡土质特性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3 郦世平;罗诚;郭健;;灌浆法在利用软弱冲积层作为人工挖孔桩持力层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4 李辉;曾月进;曾明顺;姜建华;杨彩虹;裴寒蕊;;土的弹塑性与先期固结压力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5 谢淮宁;;湿陷性黄土地区大型油罐工程中DDC灰土挤密桩的应用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6 梁磊;顾强康;张仁义;孟德强;;机场特殊土地基处理专家系统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7 范义明;顾强康;张仁义;梁磊;;湿陷性地区黄土高填土处理技术试验对比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8 谢石连;宁张伟;谢雄耀;;软土地区体型复杂房屋倾斜的纠偏加固——以上海某办公楼纠偏加固工程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9 程曙明;合肥市南淝河橡胶坝广场灯座地基处理[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吴波;汪东林;程桦;;软土流变特性试验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良;罗昊冲;;高速公路软基加固中旋喷桩的应用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国忠;薛展辉;;无填料振冲法在埃及塞得东港集装箱码头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谢欣;张家生;刘聪聪;;尾矿料的力学性试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尾矿库安全运行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张玉成;杨光华;胡海英;张有详;;在软土地基上有反压护道路堤及堤坝的稳定计算[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殷宗泽;朱俊高;;真三轴仪的改进[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珊珊;李丽慧;胡瑞林;刘凯;魏欣;;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吹填黏性土的模型试验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7 苏伯芩;;宁波软土流变特性及在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8 赵泽三;李群丰;;成都粘土的力学特性[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9 郑铣鑫;李振东;;从“预压固结线”探讨宁波地面沉降的机理及控制[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10 马晓轩;林碧华;;深圳黄田滨海淤泥工程地质特性及跑道地基弹塑性固结变形分析[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二)[C];199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浜葭;冻融和渗流耦合作用下风积土路基结构性演变规律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胡光海;东海陆坡海底滑坡识别及致滑因素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徐玉胜;大能量强夯置换法处理深圳地区软土地基的应用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4 江辉煌;砂井处理超软地基的固结计算[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5 周明涛;植被混凝土冻融效应试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朱崇辉;筑坝土料的水利工程性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永光;冲击挤密潜孔锤外表减阻结构优化设计及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宏贵;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陈铖;基于模糊集塑性理论的无粘性土循环荷载本构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李青松;加强型袋装砂井综合治理可液化砂土—淤泥质软粘土互层地基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帮;膨胀性充填裂隙水力特性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纠永志;基于非达西渗流的饱和黏土一维非线性固结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黄向群;路基荷载下软土地基侧向变形特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倩;水化学环境变化对多孔介质强度和渗透性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刘紫红;半空间地基梁的位移变分解法[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晓磊;邯郸粉质粘土Duncan-Chang模型及应力—应变归一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7 王克红;粉煤灰处理软基的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8 李建华;降雨条件下膨胀土与土钉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王蔚;公路桥头软基加固处理方法对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梓光;露天采坑内尾矿充填体力学性能监测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瑞春,谢康和,唐晓武;未打穿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固结解析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6期
2 翁升,马时冬;福建高速公路软土特征及处理方法[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3 王瑞春,谢康和;考虑应力集中效应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固结解析分析[J];科技通报;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江,张忠;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与应用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李立新,马鑫,王建平;半刚性碎石桩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的研究[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3 赵明华,刘建华,刘代全,陈昌富;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析[J];公路;2003年01期
4 张卫红;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J];山西建筑;2003年03期
5 黄春霞,张鸿儒,隋志龙;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抗液化特性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2004年02期
6 黄春霞,张鸿儒,白顺果;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设计方法的分析[J];岩土工程技术;2004年06期
7 邢皓枫,杨晓军,龚晓南;碎石桩复合地基试验及固结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年03期
8 齐迪,冯志仁,陈剑平;碎石桩复合地基振动响应试验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5期
9 王昕,刘智,贾世龙,李立新;半刚性碎石桩复合地基特性的理论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张艳美,张鸿儒,张旭东;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研究进展与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树谦;;碎石桩复合地基强度测试初探[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2 林本海;谢定义;;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液化检验理论[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黄春霞;张鸿儒;陈国兴;隋志龙;;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机理的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訾剑华;杨勇;;徐州粉土碎石桩复合地基设计与检测[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杨庆陶;魏剑伟;牛琪瑛;;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抗液化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6 黄文峰;李广信;陈轮;;碎石桩复合地基中桩土横向相互作用研究的一种室内试验方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韩杰;叶书麟;;考虑井阻和涂抹作用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度计算[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8 谷晓阳;杨乐善;;用重型动力触探检测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强度的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9 李飞;;某高速公路碎石桩复合地基测试分析研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10 陈建峰;章家林;冯守中;童振湄;;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数值分析[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曾敏学 通讯员 蒋斌;通平高速公路建设顺利推进[N];岳阳晚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博;碎石桩复合地基震后沉降规律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鹏;交通荷载作用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动力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贾晋成;地震作用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宋立伟;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4 杨振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应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良川;碎石桩复合地基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6 赵明;碎石桩复合地基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7 蓝冰;碎石桩处理饱和软土地基的理论分析与工程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姚琪阳;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优化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9 史良相;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年
10 陈庆;格栅套筒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13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13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