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MAS的虚拟公共交通环境建模与模拟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5 21:32

  本文关键词:基于MAS的虚拟公共交通环境建模与模拟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虚拟公共交通环境 MAS 模拟 乘客行为 公交出行


【摘要】:针对目前公共交通模型很少关注乘客行为和人车相互作用的问题,提出了虚拟公共交通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的矢量表达,进而采用Multi-agent System方法构建了车辆Agent和乘客Agent行为模型;并提出了公共交通运行中的车辆、乘客之间相互作用,以及时空变化的模拟算法,实现了虚拟公共交通环境原型系统。最后,设计了7条道路、8条公交线路、30个公交站点和1万次出行的小型公交环境作为实例验证,结果产生了车辆1428次,上下车刷卡30 436人次。通过分析总出行时间分布和对比不同发车间隔下乘客平均等待时间,发现了总出行时间分布与输入的出行需求数据相一致,且缩短发车间隔情况下各站点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明显随之缩短。同时,通过原型系统分析了公交车辆的运行情况和乘客公交出行行为。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能有效地模拟公共交通环境,便于交通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观察、处理和分析公共交通环境中所产生的数据。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城市学院科技与产业发展部;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
【基金】:首都文化研究院重点项目(118135303900/001)
【分类号】:U491.17;TP391.9
【正文快照】: 1前言公共交通网络是为便于居民的出行而设计的[1]。随着居民移动性的增强,以及就业居住空间不定期变化,使得交通管理者需要定期对公交网络进行全局优化,以期能最大程度上迎合居民的出行需求[2]。公交网络具有大尺度性和复杂性,故其很难构建一个全局的理论模型[3]。此外,公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钟玲,孙强南,鞠彦兵;公交车运行的仿真模型及优化[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隽志才;谭云龙;倪安宁;;公交车辆运行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8期

3 龙瀛;张宇;崔承印;;利用公交刷卡数据分析北京职住关系和通勤出行[J];地理学报;2012年10期

4 石俊飞;李通;张振;;公交线路选择的模型与算法[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8年07期

5 臧志刚;陆锋;李海峰;崔海燕;;7种微观交通仿真系统的性能评价与比较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7年01期

6 ;Transit smart card data mining for passenger origin information extraction[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C(Computers & Electronics);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赫圣杰;孙凤英;;基于TransModeler仿真的信号交叉口延误研究[J];城市公共交通;2010年12期

2 陆锋;段滢滢;臧志刚;;短时交通预测的动态出行信息服务协同工作平台[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3 王进;杨晓光;;许可相位下饱和流率修正系数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9期

4 谷音;黄威;卓卫东;;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桥梁设计研究综述[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6期

5 韦勇球;赵利苹;李莉莉;;高速公路长大上坡路段的通行能力及安全分析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9期

6 龙小强;谭云龙;;微观仿真自主性车道变换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11期

7 陈小良;樊杰;孙威;陶岸君;梁育填;;地域功能识别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年02期

8 张文忠;谌丽;杨翌朝;;人居环境演变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5期

9 石天戈;张小雷;杜宏茹;张文彪;时卉;;乌鲁木齐市居民出行行为的空间特征和碳排放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6期

10 秦萧;甄峰;熊丽芳;朱寿佳;;大数据时代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润梅;刘怡辉;卢晓;;城市道路双十字路口控制的仿真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2 张瑾;王川久;何瑞春;;微观仿真系统Paramics在城市交通组织管理中的应用[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龙瀛;崔承印;茅明睿;张永平;张宇;吴运超;;大数据时代的精细化城市模拟:方法、数据、案例和框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规划信息化与新技术)[C];2013年

4 王鹏;;大数据支持的城市规划方法初探[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4年

5 黄晓春;龙瀛;何莲娜;喻文承;程辉;;基于大数据开展规划决策支持的技术方法探讨[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4年

6 王钶;;城市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模拟研究[A];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暨第25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力劭;基于冲突点探测的机非混合交叉口微观仿真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李乾;综合客运枢纽集散服务网络分析与建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翟华伟;轨道交通客流动态分布形式建模及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陈宝文;蚁群优化算法在车辆路径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郭栋;城市交通网络机动车排放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高利平;城市道路环境下人行横道处行人与机动车冲突分析与延误建模[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陈维亚;基于智能技术的城市公交服务可靠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丁建梅;基于交通组成的干道交通系统信号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孙锋;公交站点运行效率计算及车辆停靠组织优化[D];吉林大学;2013年

10 郝建根;数据驱动控制方法在交通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淼;基于Paramics平台的交通仿真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张强;基于微观仿真的公交运营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曹更立;高速公路视频检测器优化布设方法研究及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嫣红;基于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的排放测算适用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元莎莎;城市地铁换乘站客流仿真模拟与方案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莉莉;山区高速公路长大坡路段通行能力分析和安全改善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马奎;基于UTGIS的道路交通微观仿真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8 张婧婧;基于TSIS仿真的高速公路大桥应急疏散管理方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沈旗;基于浮动公交车的交通信息实时检测和公交车到站时间预测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陈希;新型路网可变情报板对出行路径选择影响研究[D];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涛;翟长旭;高志刚;;基于公交IC卡数据的OD推算技术研究[J];城市交通;2007年03期

2 刘志林;王茂军;;北京市职住空间错位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分析——基于就业可达性与通勤时间的讨论[J];地理学报;2011年04期

3 董晓晶;余志伟;伏伟伟;孙影;陈静;;基于GIS的公交IC卡数据处理及分析系统[J];地理空间信息;2009年05期

4 盖春英;VISSIM微观仿真系统及在道路交通中的应用[J];公路;2005年08期

5 徐多勇;李志蜀;梅林;;基于GSM短消息的公交查询系统的最优转乘方案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应用;2007年S1期

6 杨智伟;赵骞;赵胜川;金雷;毛羿;;基于公交IC卡数据信息的客流预测方法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9年09期

7 胡明伟,郭秀芝;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实现ITS模拟的比较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4年04期

8 彭晗;韩秀华;田振中;秦朝举;;公交IC卡数据处理的换乘矩阵构造方法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7年04期

9 商蕾,高孝洪,蒋汉平;城市微观交通模型建模及仿真实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3年04期

10 李文勇,王炜,陈学武;公交出行路径蚂蚁算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谭云龙;公共交通站点影响区段交通流特性的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庆艳;南昌市公共交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城市公用事业;2001年06期

2 王秀宝;;澳大利亚的公共交通见闻[J];交通与运输;2001年02期

3 章明蓝;;增加公共交通吸引力的对策探讨[J];交通与运输;2001年06期

4 林长茂;银行助力公共交通——交通卡自助充值系统[J];城市公共交通;2002年01期

5 蔡君时;公共交通的全球化[J];城市公共交通;2002年04期

6 苏少壬;台湾公共交通拾零[J];安全与健康;2002年20期

7 李志鹏,陈学武;征收公共交通专项税收实现城市公交优先[J];城市公共交通;2003年04期

8 贺琼,张满红;公共交通组织成本控制方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年05期

9 鲍菁梅;上海公共交通“一卡通”系统及其应用的研究[J];上海建设科技;2003年04期

10 陈毅影;法国、巴西的公共交通[J];城市公用事业;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君时;;城市公共交通的现代化[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李鹏程;;论建设北京公共交通文明的几点大思路[A];北京城市规划与交通——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第二次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周慧;;公共事业民营化过程中的公益性与经济性分析——以公共交通为例[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智宏;;对成都市公共交通发展与规划的思考[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尹合远;陈滢;;“公交优先”对汕头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启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6 王马木;韩波;;城市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龙岗公共交通发展对策[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杨晓光;滕靖;刘向龙;刘好德;;我国城市公共监管信息平台框架体系探讨[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应用[C];2012年

8 吕璞;白玉凤;王磊;;公共交通虚拟共用信息平台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天人;;瑞士公共交通发展现状、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4绿色交通、公交优先与综合交通体系[C];2014年

10 张国华;尹相勇;;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佳鹏;实现城市公共交通协调发展[N];中国建设报;2004年

2 建设部 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 公安部 国地资源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N];中国建设报;2005年

3 张小梅;我们的交通策略是基于公共交通[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4 孟祥定;将公共交通优先落到实处[N];经济日报;2007年

5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基本含义[N];济南日报;2007年

6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党德信;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建设绿色和谐城市[N];今日信息报;2006年

7 杨波;林萍:优先发展公共交通[N];青岛日报;2007年

8 叶蔚;“百姓”公交是交通公共性的回归[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王杰;征收交通拥堵费解决不了交通堵塞[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记者 薛秀春 张佳丽;全面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 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N];中国建设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荣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2 杨露萍;小汽车通勤出行方式向公共交通转移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3 李沛霖;抗战前南京城市公共交通研究(1907-1937)[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方平;中国超大城市公共交通行业规制与竞争[D];吉林大学;2012年

5 张庆年;公共交通车辆调度决策系统现代非线性数学方法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媛媛;公共交通行车计划一体化编制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王勃;重庆市公共交通导识系统视觉识别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张汝峰;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程丹;武汉市公共交通系统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薄秋红;城市郊区公共交通发展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叶艳艳;基于公共管理视角的广佛公共交通一体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余晓峰;传统与变革[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8 于昊;大连市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吴丹;大型活动公共交通组织与调度[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王佳;“3G”技术在城市智能公共交通中的应用[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46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46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f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