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堤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路堤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研究
【摘要】:通过深入研究复合地基桩土界面摩阻力发挥机制,将桩侧摩阻力分为塑性区与弹性区,并假设了其折线形分布模式,根据中性点、桩土界面屈服点以及桩端处的桩土相对位移条件,建立了桩土相互作用的控制代数方程组,同时引入"等沉面模型"考虑路堤土拱效应,根据路堤与桩土加固区的变形协调,最终建立了路堤荷载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最后采用某工程实例对本文方法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为接近,表明了方法的合理性。
【作者单位】: 湖南省大岳高速洞庭湖大桥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分类号】:U416.1;U213.1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伴随着高速交通领域建设的进一步深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须穿越大量的软土地区,对于软土的处治,复合地基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软土处治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复合地基也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庞建国;杨明;马昌龙;;深基坑中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J];森林工程;2012年06期
2 闵兆兴;贾艳敏;吴春;;施工荷载作用下桩基竖向受力试验分析与研究[J];森林工程;2013年01期
3 刘吉福;路堤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4 俞缙;周亦涛;鲍胜;蔡燕燕;;柔性桩承式加筋路堤桩土应力比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5 赵明华;何腊平;张玲;;基于荷载传递法的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J];岩土力学;2010年03期
6 陈仁朋,许峰,陈云敏,贾宁;软土地基上刚性桩—路堤共同作用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5年03期
7 梁伟;谢上飞;邓建义;;路堤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加固区沉降计算[J];公路工程;2012年04期
8 赵明华;胡增;张玲;陈炳初;;考虑土拱效应的高路堤桩土复合地基受力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斌,叶观宝,徐超;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对比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2 刘鹏;杨光华;;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桩长计算方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3 赖天文;;不同基础下夯实水泥土桩桩土应力比的试验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年07期
4 赖天文;;路堤下水泥土挤密桩桩土应力比的试验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年10期
5 刘苏弦;罗忠涛;;路堤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研究[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2年01期
6 贾建华;王士杰;奚进泉;张毅;;储罐下碎石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数值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7 章定文;刘松玉;;路堤荷载下DJM-PVD复合地基固结特性数值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8 左威龙;刘汉龙;;浆固碎石桩单桩轴向荷载传递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9 左威龙;王磊;;路堤荷载下带桩帽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10 吴少汉;廖建春;;路堤下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性状的探讨[J];湖南交通科技;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吉福;;路堤下复合地基“三等沉区模型”[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雷学文;陈凯杰;;桩-网复合地基承载及变形特性的有限元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俞建霖;朱普遍;刘红岩;龚晓南;;基础刚度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蔡德钩;叶阳升;闫宏业;张千里;何华武;;高速铁路软土地基桩网结构加固技术及加筋网垫计算方法[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软土路基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骞;李宁;任堂;雷光宇;;汶川地震紫坪铺进水塔的动态响应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3年)[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小俊;桩承地基路堤荷载传递机理的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王宏贵;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刘俊飞;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沉降控制机理与计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郭忠贤;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特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5 蔡德钩;加筋网垫在桩网结构路基中的计算方法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6 贾宁;软土地基高速公路拓宽的沉降性状及处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杨宇;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8 余闯;路堤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理论与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张军辉;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变形特性及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徐立新;桩承式加筋路堤的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坚卿;柔性基础下桩体复合地基解析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冯伟强;公路筒桩复合地基数值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张良;CFG桩复合地基在南阳地区的应用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4 方健;复合地基受力性状模拟分析与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5 单丽萍;无砟轨道高速铁路CFG桩桩—筏复合地基沉降计算[D];中南大学;2011年
6 史芳;桩—网复合地基在高速公路加宽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郭娟;高速公路盐渍化软土地基加固技术与变形规律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8 段平;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的机理研究及数值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宋广;土工加筋路基沉降分析与设计[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陆俊虎;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变形刚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东明,邓安福,吕镇江;CFG桩复合地墓褥垫层效用的有限元分析[J];地下空间;1999年02期
2 顾宝和,周红,朱小林;深层平板静力载荷试验测定土的变形模量[J];工程勘察;2000年04期
3 赵明华;何腊平;张玲;;柔性基础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5期
4 齐伟军,杨海涛,赵艳秋;复合地基有效桩长的计算方法[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丁晓华;郭红雨;;桩-冻土结构的有限元接触分析[J];现代交通技术;2007年03期
6 蔡袁强,阮连法,吴世明,陈云敏;软粘土地基基坑开挖中双排桩式围护结构的数值分析及应用[J];建筑结构学报;1999年04期
7 李志军,尹广金;桩基础竖向承载力的试验方法[J];森林工程;2004年06期
8 刘秀;贾艳敏;;多年冻土地区钻孔灌注桩回冻初期承载力的计算[J];森林工程;2007年03期
9 陈娟;吴西臣;;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确定[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年03期
10 陆培毅;杨靖;韩丽君;;双排桩尺寸效应的有限元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俞亚南;粉喷桩加固软土路基试验研究与沉降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2 李海芳;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海明;李亮;;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析及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08年03期
2 胡小军;郑澄峰;;桩网复合地基工作性状有限元法分析[J];铁道勘察;2007年03期
3 仇志明;;桩网复合地基在兰新第二双线铁路软土路基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2013年12期
4 曹元平,曹立;复合地基的稳定及沉降计算[J];路基工程;1998年06期
5 赵造来;;CFG桩参数对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沉降量影响分析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S1期
6 杨果林;黄向京;赵伟;;红粘土桩-网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年01期
7 张继文;曾俊铖;涂永明;童小东;;京沪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11年01期
8 彭涓;;多桩型复合地基在深厚软土地区铁路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路基工程;2014年03期
9 马一萍;;谈复合地基在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3年21期
10 邱高林;刘胜群;陈玉平;;交通荷载作用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动力特性研究[J];铁道建筑;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小军;郑澄峰;;桩网复合地基工作性状有限元法分析[A];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21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牛建东;刘宝琛;徐林荣;;高速铁路软基路堤桩-网复合地基试验分析[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牛建东;徐林荣;匡乐红;吕大伟;;高速铁路软基路堤桩-网复合地基试验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4 丁铭绩;王连俊;;高速铁路软土复合地基路基的位移数值计算分析[A];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21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牛建东;高速铁路桩—网复合地基性状及设计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李懿;铁路U型结构路基复合地基的沉降与力学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3 于进江;大面积场坪下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刘俊飞;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沉降控制机理与计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健成;双桩型复合地基工作特性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石洋海;武广客运专线桩—网复合地基内力及变形监测与有限元分析[D];中南大学;2008年
3 王海珠;哈大客运专线刚—柔性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邢硕;哈齐高速铁路客运专线CFG桩—筏复合地基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5 张骋;高填方路堤CFG桩网复合地基性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6 姚志勇;潮汕车站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性状数值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李光辉;京津城际轨道交通武清试验段扶壁式挡墙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任飞;高速铁路桩网复合地基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
9 董志泓;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下卧层沉降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10 胡黎明;沪宁城际铁路桩—网复合地基变形特性及沉降计算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59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59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