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压荷载下裂损特征对隧道衬砌受力影响试验
本文关键词:偏压荷载下裂损特征对隧道衬砌受力影响试验
更多相关文章: 隧道衬砌 裂缝特征 破坏模式 承载力 偏压荷载
【摘要】:研制了偏压加载的全周封闭隧道模型试验装置,可对衬砌结构任意位置施加荷载,较真实地模拟偏压荷载作用下损伤衬砌受力特征。完成了6组1∶10破坏性模型试验,对比偏压荷载下衬砌结构力学行为的裂缝特征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偏压荷载下完整衬砌破坏过程为"偏压侧拱脚、非偏压侧拱肩、偏压侧拱肩",共三个阶段,前三条裂缝出现时承载为极限荷载的30%~45%;压皱出现时承载比例为70%,试件急剧破坏,整体呈延性破坏。裂缝和荷载在同侧时,加载破坏过程为"偏压侧裂缝张开、压皱、试件破坏",呈脆性破坏,拱肩裂缝对衬砌承载力影响最大。第一条预制裂缝在拱顶,深度为1/3衬砌厚度,第二条预制裂缝在拱肩,深度分别为1/3、1/2、2/3衬砌厚度时,试件极限荷载为完整衬砌的86.34%、76.09%、68.94%。衬砌结构均为偏压侧拱肩外侧压碎导致整个结构失去承载能力。损伤裂缝使得结构刚度大幅度减小,提出了裂缝深度与极限承载力关系公式,模型试验结果与公式计算值基本一致。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华东电力设计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834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41542)
【分类号】:U451.4
【正文快照】: 引言裂损是隧道衬砌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减少结构受力混凝土有效截面,降低隧道安全度,甚至造成隧道结构的破坏,是危及行车安全的重大问题[1]。特别是在偏压条件下隧道损伤衬砌结构受力更为复杂,不同荷载形式作用结构破坏规律不同[2]。单纯使用病害调查分析和评价,难以判定隧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谭忠盛;曾超;李健;杜朝伟;张鹏;;海底隧道支护结构受力特征的模型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11期
2 文竞舟;张永兴;王成;姜兆华;;钢拱架应力反分析隧道初期支护力学性能的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3 雷明锋;彭立敏;施成华;;硫酸盐侵蚀环境下隧道结构力学性能演化规律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4 汪波;李天斌;何川;佘健;;衬砌减薄对隧道结构承载力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13年02期
5 许振浩;李术才;李利平;陈军;张之淦;石少帅;;一种典型的岩溶隧道衬砌压裂突水灾害成因与防治[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6 丁浩;蒋树屏;杨林德;;外水压下隧道围岩与衬砌的随机有限元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7 王立川;周东伟;吴剑;阳军生;;铁路隧道复合衬砌脱空的危害分析与防治[J];中国铁道科学;2011年05期
8 钱七虎;;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10期
9 冯冀蒙;仇文革;王航;;隧道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极限状态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玫;朱合华;闫治国;;盾构隧道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2 王华牢;许崇帮;褚方平;;新型模糊算子的公路隧道健康状态评价方法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3 刘宏;王晓雯;陈建忠;;中梁山公路隧道通风效果测试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 任松;王新胜;姜德义;李林;王春荣;;隧道长期安全监测及评价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5 赵冬;屠冰冰;张艳强;;随机有限元法在砖石古建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0年06期
6 李伟平;;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的现状及问题探讨[J];公路;2011年08期
7 汪红庆;;中梁山隧道渗漏水整治方案及施工工艺[J];公路交通技术;2009年02期
8 刘海京;郑佳艳;涂耘;王连成;;大坂山高寒隧道病害检测与状态评定[J];公路交通技术;2009年06期
9 修林岩;;Excel2次开发技术在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系统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技术;2010年01期
10 秦之富;谢锋;刘永华;;隧道衬砌结构受爆炸影响段的检测与安全评估[J];公路交通技术;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小旺;;高速公路隧道衬砌结构火灾损伤检测评价及加固设计研究[A];2014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CTUC)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叶建忠;应础斌;李永明;;九凰山隧道病害分析与整治方案研究[A];2014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CTUC)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张冠华;郭骞;;既有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价新体系的建立[A];2014全国公路养护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桥隧卷[C];2014年
4 石波;;运营初期高速公路隧道衬砌裂缝特征分析[A];2014全国公路养护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桥隧卷[C];2014年
5 郭骞;翁昌年;张冠华;;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价体系研究[A];2013年全国公路养护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桥隧卷[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锐;公路边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系统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郑波;隧道衬砌水压力荷载的实用化计算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0年
3 赵东平;海底隧道维修养护若干问题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巩航军;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王亚琼;单洞对向交通公路隧道火灾安全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王永东;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7 张素磊;隧道衬砌结构健康诊断及技术状况评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李明;山岭隧道与地下工程健康评价理论研究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岳健;浅埋暗挖法修建水下小净距软岩隧道的力学行为和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崔光耀;隧道洞口浅埋段和断裂粘滑段抗震设计计算方法及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涛;岩溶隧道风险预报及支护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兰富安;铜锣山隧道竖井浅埋段信息化施工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牛石超;重庆高速公路运营期内路产性能劣化和剩余价值分析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4 夏铃;公路隧道养护管理信息及其技术评价系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松;公路隧道支护结构无损检测及安全评估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郑蕾董;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性能及其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苏生;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开裂机理与抗裂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吴f^红;基于GIS技术的公路隧道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郝志虎;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群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曹校勇;公路隧道健康状态综合诊断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海锋;朱合华;黄成造;严宗雪;蔡永昌;丁文其;;隧道初期支护的钢拱架与钢格栅选择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2 何川;唐志成;汪波;佘健;;应力场对缺陷隧道承载力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3 翁璧石;李小坤;龙广成;谢友均;;硫酸盐环境下铁路隧道结构衬砌混凝土病害调查及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4 陈崇希;岩溶管道-裂隙-孔隙三重空隙介质地下水流模型及模拟方法研究[J];地球科学;1995年04期
5 洪开荣;杜闯东;王坤;;广深港高速铁路狮子洋水下盾构隧道修建技术[J];中国工程科学;2009年07期
6 皇甫明;谭忠盛;王梦恕;王秀英;;暗挖海底隧道渗流量的解析解及其应用[J];中国工程科学;2009年07期
7 王秀英;谭忠盛;王梦恕;;钻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结构防排水技术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9年07期
8 胡怡东;;EAA环氧材料在广州地铁1号线整体道床病害治理中的应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年06期
9 何川;李祖伟;佘健;汪波;;组合补强对缺陷病害隧道结构承载力影响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J];公路;2007年03期
10 佘健;何川;汪波;汪洋;;衬砌背后空洞对隧道结构承载力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山云;蒋树屏;丁浩;涂耘;;岩溶地质特长隧道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对策[A];中国公路学会第三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湖北优秀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新强;高水压山岭隧道衬砌水压力分布规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庄宁;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状态下裂纹扩展机制及其模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李利平;高风险岩溶隧道突水灾变演化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江大虎;盾构隧道混凝土管片的耐久性退化规律及其寿命预测[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贾华强;探地雷达方法在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3 周乐凡;考虑外水荷载作用的铁路隧道衬砌结构设计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3年
4 张鹏;海底隧道衬砌水压力分布规律和结构受力特征模型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刘伟;胶州湾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晓春;一种隧道新型衬砌的施工及体会[J];铁道建筑;2003年04期
2 高新强,仇文革,高扬;山岭隧道突水对衬砌结构受力影响数值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4年06期
3 高新强,仇文革,高扬;山岭隧道高水压下衬砌结构平面数值分析[J];岩土力学;2005年03期
4 林立华;;分岔隧道大拱段衬砌结构受力分析[J];土工基础;2007年06期
5 邓刚;郑金龙;李海清;;寒区隧道离壁式衬砌结构的保温隔热原理研究[J];公路隧道;2008年03期
6 张孝伟;;浅埋隧道衬砌结构内力与跨度的关系[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9期
7 杜荣强;韩金生;王海亮;李云峰;;土中爆炸衬砌变埋深应力比较分析[J];混凝土;2010年03期
8 邵根大;;隧道综合体服务通道的衬砌承载能力鉴定[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年02期
9 刘海京;郑佳艳;林志;;衬砌存在裂缝的隧道力学模型及机理研究[J];公路隧道;2011年01期
10 杨骁;闻敏杰;;深埋圆形隧洞饱和土-衬砌简谐振动的解析解[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鹏;周雅能;李子昌;杨强;;大跨径非规则地下结构衬砌非线性配筋分析[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建华;王卫东;周香莲;;饱和土中任意形状衬砌对弹性波的散射[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3 姚永勤;王明年;;相邻隧道施工对衬砌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4 李行;;地下衬砌结构的常微分方程数值解[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5 欧小强;刘浩;;衬砌刚度对山岭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研究[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王勇;徐干成;乔春生;;公路隧道数值模拟分析及衬砌安全性评价[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徐祯祥;刘月芬;;高地应力地区隧道支护衬砌的受力特性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李昊;古银城;李学锋;;断层破碎带水压力分布及衬砌响应规律研究[A];第三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9 张志国;杜申伟;刘会波;;高外水压力城门洞形水工隧洞衬砌结构设计探讨[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4年
10 陈坤;;盾构法隧道未封闭衬砌的计算模型初步研究[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金云;软弱土层输水隧道地震响应及减震措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万坤;西安地铁地裂缝区间隧道运行期衬砌结构和围岩的力学响应数值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2 夏谦;隧道内爆炸作用衬砌结构的损伤机理和抗爆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继青;公路隧道模筑多孔混凝土衬砌结构的抗火性能理论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4 汪洋;隧道火灾下衬砌结构安全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廖仕超;隧道火灾下衬砌结构承载力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张步才;饱水黄土隧洞支护衬砌结构设计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7 唐亮;隧道病害调查分析及衬砌结构的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熊珍珍;隧道火灾衬砌结构热力受损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9 张明;城市浅埋隧道衬砌结构抗爆特性数值模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10 孙文杰;基于强度折减法与衬砌安全系数的青岛地铁衬砌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74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74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