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在桥下空间火灾时的温度场与预应力筋松弛研究
本文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在桥下空间火灾时的温度场与预应力筋松弛研究
【摘要】:通过对预应力梁板在桥下空间火灾情况下的结构温度进行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获得了桥梁结构在火灾下和火灾后的瞬态温度场。基于该温度场,利用预应力钢筋高温蠕变的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了梁板内钢束的预应力损失情况。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表明:(1)桥下火灾时混凝土桥梁结构内部温度的变化时间远大于火灾时间,因此热-结构响应的分析时间应覆盖整个温度变化过程;(2)混凝土桥梁结构内的温度远小于火场温度,混凝土保护层对主筋(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有较好的抗火保护作用;(3)火灾后梁板预应力钢束将出现预应力损失,火场温度越高,预应力损失越大。可以在火灾时间与火场温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火灾后的预应力损失,从而为灾后桥梁性能评估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桥梁结构抗震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基金】:桥梁工程结构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402) 桥梁结构抗震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401)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10A610163)
【分类号】:U441.5
【正文快照】: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交通工程的快速发展,高架桥、跨线桥大量涌现,这些桥梁下方由于车辆经过或杂物堆积,许多存在火灾隐患,由此造成的桥下空间火灾与桥梁损坏屡见报道[1-3]。刘其伟[3]对受火灾影响的混凝土桥墩进行了温度场数值仿真与强度评估,张岗等[4]模拟了钢筋混凝土T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岗;张鹏;郭琦;闫磊;;钢筋混凝土T梁火灾高温时变效应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2 陈石;温天宇;;某先张法空心板梁桥火灾后的检测与损伤评估[J];公路交通技术;2007年06期
3 吴巨贵;王斌;纪诚;;南京长江大桥双曲拱桥火灾后结构分析与加固[J];世界桥梁;2009年02期
4 杨建平,时旭东,过镇海;高温下钢筋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的简化计算[J];工业建筑;2002年03期
5 李卫,过镇海;高温下砼的强度和变形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3年01期
6 刘其伟;邓祖华;赵佳军;;火灾下混凝土桥墩仿真分析[J];桥梁建设;2009年01期
7 王俊,蔡跃,黄鼎业;预应力钢筋高温蠕变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11期
8 王国辉;项凯;;某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火灾损伤评估[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年03期
9 李毅;项贻强;王建江;;火灾后桥梁结构的损伤检测及安全性评估[J];中国市政工程;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跃,黄鼎业,熊学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材料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及模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2 梁红卫,唐义军;基于随机有限元可靠度的RC结构抗火设计的理论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3 郭进军;刘忠;张雷顺;;混凝土高温损伤研究评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5期
4 刘永杰;王清远;曾祥国;石宵爽;陈超;;基于虚拟裂纹闭合技术的有限元方法及其在高温混凝土断裂参量计算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5 李春玲;陈兵;陈龙珠;;早龄期混凝土高温性能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6 余志武,丁发兴,罗建平;高温后不同类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5期
7 张岗;贺拴海;宋一凡;周勇军;;钢筋混凝土梁桥火灾高温安全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年03期
8 张岗;贺拴海;王翠娟;;火灾后混凝土桥梁高温场优权评判方法与安全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6期
9 王志伟;霍静思;郭玉荣;;有约束应力高温全过程后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年02期
10 阮东丰;;高温下及高温后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评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元;刘斌;;国内外火灾后结构可靠性评价方法的现状及趋势[A];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第五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C];2004年
2 林晓康;叶斌;黄明辉;;钢管高性能混凝土恒高温后力学性能研究[A];高性能砼与高性能减水剂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郑权;;火灾受损后的大桥维修与加固技术工艺探讨[A];湖北省公路学会二○○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雷俊卿;夏超逸;彭小明;;混凝土桥梁防火减灾机理研究与应用[A];全国既有桥梁加固、改造与评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俞博;叶见曙;温天宇;;火灾后混凝土桥梁结构的工程对策研究[A];全国既有桥梁加固、改造与评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谢狄敏;钱在兹;;高温(明火)作用后混凝土强度与变形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7 钱在兹;谢狄敏;金贤玉;;混凝土受明火高温作用后的抗拉强度与粘结强度的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8 刘永军;马兴涛;田黎明;;钢筋混凝土构件火灾反应二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一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蒋玉川;秦宪明;张利俊;李春亮;刘叶栋;;高温、高压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国强;蒋首超;郭士雄;陆立新;杜咏;;某综合楼钢结构抗火安全设计与评估[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昂;卷烟联合工房火灾蔓延规律及防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王珍;高性能混凝土建筑火灾烧损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郭震;新型钢结构小高层住宅抗震耐火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贾彬;混凝土高温静动力学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宋天诣;火灾后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梁—柱节点的力学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6 乔牧;火灾下建筑结构构件时变可靠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吕培印;混凝土单轴、双轴动态强度和变形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8 刘永军;钢筋混凝土结构火灾反应数值模拟及软件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9 吕天启;高温后混凝土静置性能的试验研究及已有建筑物的防火安全评估[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10 胡海涛;高温时高强混凝土压弯构件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永梅;方钢管混凝土火灾条件下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黄晓战;纤维矿渣微粉混凝土高温损伤机理与力学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赵亮平;高温中纤维矿渣微粉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李猛;桥梁拉索安全性能鉴定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彬;受火混凝土结构可靠性的数值模拟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慧芳;聚丙烯纤维高强混凝土高温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马建宇;公路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在不同火灾场景下的安全性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8 张婷婷;无机胶粘贴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高温性能的试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9 王小莉;火灾高温与荷载耦合作用下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简支梁抗弯性能理论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10 董琳琳;火灾中型钢混凝土梁的力学行为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其伟,王峰,徐开顺,陈晓强;火灾受损桥梁检测评估与加固处理[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2期
2 奚勇;;火灾受损桥梁的检测与评估[J];世界桥梁;2007年04期
3 段文玺;建筑结构的火灾分析和处理(四)——混凝土和钢筋的高温特性[J];工业建筑;1985年11期
4 薛伟辰;张蜀泸;龚春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的研究进展[J];工业建筑;2006年12期
5 姚天玮;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物安全评估方法之比较研究[J];混凝土;2004年02期
6 陈礼刚,胡文福,辛庆德;火灾下钢筋混凝土板温度场分布[J];火灾科学;2004年04期
7 李明,朱永江,王正霖;高温下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的力学性能[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8 经建生;侯晓萌;郑文忠;;高温后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力学性能[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2期
9 过镇海,张秀琴,张达成,王如琦;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82年01期
10 李卫,过镇海;高温下砼的强度和变形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勇;李胜华;;混凝土结构桥梁预应力损失机理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32期
2 陈博;刘德坤;王科;;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预应力损失[J];公路工程;2012年03期
3 张元海,刘世忠;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钢束预应力损失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2年02期
4 席宏平;;预应力损失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11年24期
5 王敏;沈成武;闻骥骏;;病桥成因的预应力损失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年01期
6 王存江;;高性能砼桥梁的预应力损失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0年13期
7 张彬彬;喻红月;王海城;谭小林;;桥梁检测参数与预应力损失的敏感性分析[J];建筑科学;2011年S1期
8 ;关于预应力损失估算的建议[J];国外桥梁;1977年03期
9 朱琛;;预应力高性能混凝土桥的预应力损失比较[J];世界桥梁;2010年03期
10 赵燃;;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损失及控制[J];市政技术;2010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东海;叶曙光;冯松山;;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预应力损失计算[A];力学与工程应用[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志芳;考虑时变性和不确定性的混凝土桥梁收缩徐变及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攀;预应力损失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艾辉;胡家沟3号大桥预应力损失实测与评估[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3 蒋凌杰;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梁应力监控及预应力损失相关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4 张由;基于实测数据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张拉阶段预应力损失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5 李永斌;大跨径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结构计算与预应力损失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王敏丰;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的预应力损失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吴岁岁;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模型的预应力损失静动力分析[D];汕头大学;2009年
8 苏杭;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腹板受力分析及预应力损失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董义;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施工期间预应力损失监测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10 涂杨志;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预应力损失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79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79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