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拉扭耦合效应的空间主缆扭转计算方法
本文关键词:考虑拉扭耦合效应的空间主缆扭转计算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桥梁工程 悬索桥 空间主缆 扭转刚度 拉扭耦合 扭转控制
【摘要】:由于钢丝集束体组成主缆的扭转刚度是受多因素影响的变量,目前空间主缆的扭转还没有可靠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影响空间主缆扭转刚度的主要因素,建立了主缆集束体考虑拉扭耦合效应的解析计算模型,推导了拉扭耦合引起的抗扭力矩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主缆半径、主缆张力及扭转角对主缆扭转刚度的影响规律。从施工控制的角度分析了扭转刚度、索夹刚臂、吊索张拉次序及索夹预偏角对主缆扭转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拉扭耦合效应的影响,在体系转换过程中随着主缆张力和扭转角的增大主缆扭转刚度呈明显的非线性增长;在施工控制中,为减小主缆的扭转变形,可在索夹安装时设置与成桥时索夹扭转方向相同的预偏角,利用吊索力通过索夹刚臂给主缆施加反向扭矩来实现对主缆扭转的主动控制,以抵消或减小主缆的扭转变形。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湖北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396,51278282)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CFB331)
【分类号】:U448.25
【正文快照】: 0引言空间缆索悬索桥是近年来在中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桥型,目前已建成或在建的有十多座。空间缆索体系的悬索桥,在从空缆状态到成桥状态的过程中,主缆将发生横向位移,由此产生了主缆扭转问题和吊索索夹横向安装角度的问题,主缆扭转的控制及索夹安装定位的时机是空间缆索体系悬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严琨;沈锐利;闫勇;;大跨度悬索桥鞍座出口处主缆的二次应力[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2 齐东春;郭健;沈锐利;;悬索桥短吊索索力测试的探讨[J];中国工程科学;2010年07期
3 苏成,徐郁峰,韩大建;频率法测量索力中的参数分析与索抗弯刚度的识别[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5期
4 严国敏;韩国的永宗悬索桥[J];国外公路;1998年06期
5 沈锐利;齐东春;唐茂林;;杭州江东大桥静力特性全桥模型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6 张俊平;黄海云;刘爱荣;梅力彪;李永河;;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中受力行为的全桥模型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7 彭春阳;黄家珍;张日亮;李文献;;空间缆索结构悬索桥索夹的研发[J];预应力技术;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测世;周水兴;童建胜;;部分斜拉桥施工控制特点[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卢亚洲;颜东煌;许红胜;吴皋;;自锚式悬索桥钢箱梁顶升施工的监控要点[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石磊,张哲,刘春城,檀永刚;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设计及其力学性能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赵跃宇;周海兵;金波;刘伟长;;弯曲刚度对斜拉索非线性固有频率的影响[J];工程力学;2008年01期
5 吴庆雄;李浏;陈宝春;;考虑弯曲刚度的拉索面内固有振动的理论计算公式[J];工程力学;2010年11期
6 冉志红;李乔;;提高斜拉索索力估算精度的一种新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8期
7 唐小兵;原贞华;张剑超;狄鸿雁;;遗传算法在分段等截面两端固定吊杆拉力测定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8期
8 王成树;严伟飞;余茂峰;;东苕溪大桥斜拉-悬索组合体系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1年05期
9 徐郁峰;苏成;陈兆栓;郭奋涛;;频率法索力测量的参数灵敏度概率分析[J];中外公路;2010年04期
10 龙飞;许福友;张哲;;自锚式悬索桥的特点及工程应用[J];中外公路;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林;基于动力指纹的结构损伤识别可靠度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琦;复杂预应力体系梁式结构有效预应力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余晓琳;自锚式悬索桥静力可靠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邱文亮;自锚式悬索桥非线性分析与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5 李立峰;正交异性钢箱梁局部稳定分析理论及模型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李传习;混合梁悬索桥非线性精细计算理论及其应用[D];湖南大学;2006年
7 唐冕;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的静动力性能研究与参数敏感性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8 田仲初;大跨度钢箱拱桥的施工控制关键技术与动力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李生勇;自锚式悬索桥结构可靠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檀永刚;自锚式悬索桥的力学特性与施工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s,
本文编号:1193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93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