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长距离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系统研究
本文关键词:低温长距离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系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道路工程 光纤传感系统 DPP-BOTDA 受激布里渊散射 长距离传感 空间分辨率
【摘要】:针对目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工程构筑物监测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低温条件下长距离监测的分布式布里渊光纤监测传感技术方案,并使用差分脉冲布里渊光时域分析(DPPBOTDA)技术在单模光纤中开展了分布式光纤传感试验研究。使用120ns/100ns和110ns/100ns脉冲对组合在50km光纤传感长度上进行试验,研究2种脉冲对组合对应的布里渊增益谱、布里渊频移和信号的信噪比,探索了低温条件下长距离监测的分布式布里渊光纤技术空间分辨率和测量精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得到的光纤传感系统具有50km传感距离,1m空间分辨率和6.552×10-6应变传感精度,弥补了中长距离传感范围研究的空白。
【作者单位】: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G05B07)
【分类号】:U418.3
【正文快照】: 0引言青藏高速公路穿越高原腹地多年冻土区,自然环境复杂,年均气温-3℃~-5℃,昼夜和早晚温差大,对路基、路面造成了严重损害,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对青藏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等关键位置进行监测的任务迫在眉睫。青藏高速公路地处高原地区,地形复杂、自然环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丹,施斌,徐洪钟,高俊启,朱虹;BOTDR用于钢筋混凝土T型梁变形监测的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张俊义;晏鄂川;薛星桥;高幼龙;;BOTDR技术在三峡库区崩滑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分析[J];地球与环境;2005年S1期
3 张丹,施斌,徐洪钟;基于BOTDR的隧道应变监测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4年04期
4 丁勇;施斌;孙宇;赵永贵;;基于BOTDR的白泥井3号隧道拱圈变形监测[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5期
5 张军辉;黄晓明;;高速公路加宽工程加筋路堤离心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4期
6 翁效林;谢永利;王玮;张留俊;;拓宽路基加筋处治适应性分析及优化设计[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永莉;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边坡工程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谷复光;吉林省某路段高填方路基沉降分析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培铭,张泳;通用型高精度光纤传感系统[J];继电器;1996年03期
2 毕卫红,唐文燕,张燕君,郑绳楦;桥梁振动光纤传感系统的数学模型[J];仪器仪表学报;2001年S2期
3 赵庆华;王宝全;;光纤传感系统在线监测不同厂家螺内酯片溶出度[J];光谱仪器与分析;2009年Z1期
4 张季熊,蒋明刚;一种测量浓度的光纤传感系统[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1年10期
5 郑燕;高压架空线路应力测试的光纤传感系统[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6 蔡文娟;李威;叶果;闫磊鹏;;地铁杂散电流光纤传感系统的信号采集与处理[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9年03期
7 徐华清;张培铭;张泳;;采用弱磁式电流传感器的微功耗太阳能光纤传感系统[J];电工技术;1999年02期
8 于水;洪小斌;伍剑;林金桐;;喇曼光纤传感系统中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J];光通信技术;2013年02期
9 李星蓉;李永倩;张硕;;同步叠加平均算法抑制噪声的Labview实现[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毕卫红;唐文燕;张燕君;郑绳楦;;桥梁振动光纤传感系统的数学模型[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2 黎敏;李玉林;;嵌入式光纤传感系统在降落伞盖材料应力分布动态测量中的应用[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阮驰;刘志麟;张文松;王允韬;朱香平;陶圣;;交通车辆信息监测光纤传感系统[A];全国第15次光纤通信暨第16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娅妮;全光纤传感系统,全方位监控矿井[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燕花;新型光纤传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陈伟;远程干涉型光纤传感系统非线性效应影响及其抑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煜;光纤传感系统中关键问题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孙志鹏;光纤传感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马雪洁;面向物联网应用的光纤传感系统研究与设计[D];山东大学;2012年
4 王甘雨;光纤传感系统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5 于水;光纤传感系统中的发射与接收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6 左红梅;多类型光纤传感系统数据网络传输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罗小东;长距离光纤传感系统[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张广;声发射光纤传感系统的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魏鹤鸣;低相干光纤传感系统用于结构锈胀应变的监测与评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阳洋;干涉型光纤传感系统中光板的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61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61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