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人行横道处夜间限速标志前置距离研究
本文关键词:城市道路人行横道处夜间限速标志前置距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交通 标志前置距离 实车试验 人行横道 夜间限速 视认距离
【摘要】:为了保障过街行人的夜间出行安全,开展了城市道路人行横道处夜间限速标志前置距离研究.通过驾驶人夜间视认距离试验,分析了驾驶人夜间对过街行人视认距离随照度及行驶车速的变化规律,构建了驾驶人夜间视认距离与行驶车速、平均光照强度的关系模型.基于安全行驶判别条件,给出了城市道路人行横道处夜间限速标志前置距离的确定方法及对应不同路面类型、车速限制值和路灯平均照度的建议值.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道路人行横道处夜间限速标志前置距离宜根据车速限制值与路灯平均照度确定,车速限制值越低、路灯平均照度值越高,前置距离应越大;应用所提出的方法设置夜间限速标志,可以保证过街行人的夜间出行安全.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学院;长春工程学院土木学院;
【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0204026SF)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规划项目(120150056)
【分类号】:U491
【正文快照】: 1引言据统计,城市道路夜间过街行人伤亡人数约占道路交通事故伤亡总人数的十分之一.究其根本原因是夜间车速高(因夜间车流量较白天少),且光照强度显著降低,高车速和低照度使驾驶人对过街行人的视认距离减小,驾驶人未能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对城市道路人行横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济宣;吴纪生;;恶劣环境对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影响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9年23期
2 程国柱;徐慧智;莫宣艳;;驾驶员夜间对过街行人的视认规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雅斐;涂辉招;潘磊;;高铁影响下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与改善[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3年01期
2 郭玉峰;程国柱;吴立新;徐亮;莫宣艳;;城市道路人行横道夜间最高车速限制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3 孙洪运;杨金顺;李林波;吴兵;;恶劣天气事件对道路交通系统影响的研究综述[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2年06期
4 刘流;杭文;喻丽丹;何杰;;中外营运车辆驾驶员适宜性演化规律对比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14年02期
5 程国柱;李德欢;吴立新;莫宣艳;徐慧智;;城市道路人行横道处照明指标的确定[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年05期
6 于广鹏;谭德荣;初敏;马福霞;;基于模糊多目标决策的驾驶员反应状态辨识[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33期
7 于广鹏;谭德荣;马福霞;;汽车防碰撞预警/碰撞算法研究现状及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8 冯忠祥;雷叶维;袁华智;张卫华;张楠楠;;速度和照度对黑白目标物识认时间的耦合影响[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年04期
9 冯忠祥;雷叶维;袁华智;张卫华;张楠楠;;动态低照度环境中公路合理行车速度确定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5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巩建强;车辆驾驶人事故前应急操作行为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2 闫彬;山区高速公路桥隧群路段行车安全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亚帝;冰雪条件下城市主干道车辆跟驰模型及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莫宣艳;设有人行横道的路段机动车夜间限速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陈秋香;基于匝道区数据的恶劣天气下换道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4 翟菲菲;阴雨天气城市干道交通拥堵形成机理与疏导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炜华;刘浩学;毕仁忠;晏远春;;驾驶员对夜间红绿障碍物空间距离判识差异[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姜军;陆建;李娅;;基于驾驶人视认特性的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设置[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3 潘晓东;林雨;郭雪斌;方守恩;;逆光条件下交通标志的可视距离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5期
4 辛德胜;驾驶员反应时间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检测系统[J];公路交通科技;1999年01期
5 于连栋,刘巧云,丁苏红,王宏涛;失能眩光形成机理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8期
6 张后发,王峰,唐伯波,陈书丽;浓雾中安全车速的计算[J];陕西气象;2002年02期
7 赵炜华;刘浩学;赵建有;杨立本;殷利;;基于BP神经网络的驾驶员昼夜动态空间距离判识规律[J];中国公路学报;2010年02期
8 杨公侠;杨旭东;;不舒适眩光与不舒适眩光评价[J];照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履生;丁胤福;;限速标志是安全“保护伞”[J];道路交通管理;2008年12期
2 辛梅松;;不看限速标志一天5次违法[J];道路交通管理;2008年10期
3 龙先军;张炎;闫柱;;公路限速标志设置的位置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0年09期
4 陆建;姜军;叶海飞;;普通公路路侧限速标志设置位置的确定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5 韩凤春;宋克珠;陈艳艳;杨义常;;限速标志设置的合理吗?[J];汽车与安全;2007年04期
6 贾洪飞;司银霞;曹鹏;;城市道路中限速标志设置及其有效性分析[J];人类工效学;2006年04期
7 张瑾;熊坚;王永清;郭凤香;;限速标志警示能力模拟试验[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年07期
8 谢雄军;;高速公路限速问题研究——科学设置限速标志 创和谐高效高速公路[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9 郝满良;;没有限速标志的地方也限速[J];驾驶园;2010年10期
10 叱诚;潘晓东;;基于超速驾驶行为的高速公路限速标志设置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明新;田晋跃;;高速公路养护作业警告区最小长度和限速标志设置的探讨[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远尧 林兰;市公路部门规范国省干线限速标志[N];镇江日报;2008年
2 记者 高月英 实习生 杨跃;规范我省高速公路限速标志[N];云南政协报;2010年
3 记者 张靖 通讯员 祁琦;无限速标志道路也有最高限速[N];北京日报;2005年
4 徐益丰;浙江将清理“不合理限速标志”[N];中国交通报;2004年
5 马朝丽;石家庄规范道路限速标志[N];河北日报;2007年
6 符晓 记者 李冰;撤换多处限速标志[N];锦州日报;2006年
7 记者 刘爱国 通讯员 张磊强;我市部分道路限速标志调整[N];洛阳日报;2006年
8 贾伟利;限速标志不合理的路段要调整[N];石家庄日报;2007年
9 记者 何秋斌 通讯员 韩丹;江苏全面规范调整国省干道限速标志牌[N];中国交通报;2008年
10 驻山西首席记者 石中生 特约记者 马勇;山西整治干线公路限速标志[N];中国交通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鹏;高速公路限速标志设置的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高丽英;基于认知行为的高速公路限速标志设置间距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梁瑶;基于机器视觉的限速标志识别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3 武永华;汽车辅助驾驶中矩形限速标志识别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大学;2012年
4 田雨佳;基于驾驶员期望的山区高速公路限速标志设置[D];长安大学;2010年
5 司银霞;限速标志对驾驶行为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刘玉洁;限速标志识别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大学;2010年
7 蒋德成;区域高速公路网动态诱导与限速标志配置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8 李丹丹;高速公路减速设施的设置与应用[D];长安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62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62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