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安全与效率的交通事件下高速公路长大下坡限速值

发布时间:2017-12-20 04:02

  本文关键词:基于安全与效率的交通事件下高速公路长大下坡限速值 出处:《中国公路学报》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工程 限速值 元胞自动机 交通事件


【摘要】:选取冲突率和排队长度分别作为安全与效率的表征指标,通过对交通事件下车辆换道和最小跟驰安全间隙的分析,建立了长大下坡路段元胞自动机模型规则和仿真方案,得到了冲突率和排队长度随不同限速值的变化规律。根据安全与效率对限速值变化的灵敏度不同,采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最优限速值。最后,基于货车制动毂温度预测模型验证限速值对货车的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三级服务水平下,平均纵坡为3%,4%,5%的长大下坡的限速值分别为60,60,50km·h-1;四级服务水平下,平均纵坡为3%,4%,5%的长大下坡的限速值均为50km·h-1;对于货车要进一步根据极限坡长进行判断,若实际坡长小于极限坡长,则采用仿真限速值,反之采用制动毂温度预测模型计算货车限速值。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0009-2014G1211011,2013G1211009,2013G2212024)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交通科技项目(14-32R)
【分类号】:U491
【正文快照】: 0引言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发生交通事件时,需要进行限速,然而过低的限速值会形成交通拥堵,造成道路资源浪费,降低运营效率。此外,限速值过低时,若部分驾驶人以高于限速值的速度运行,将导致事件影响区内车速离散性偏大,增加交通安全隐患[1]。鉴于此,各国学者分别针对长大下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慧芬;唐伯明;徐建涛;;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许伦辉;倪艳明;罗强;黄艳国;;基于最小安全距离的车辆换道模型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陈斌;袁伟;付锐;郭应时;;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特征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4 杨宏志;胡庆谊;许金良;;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安全设计与评价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5 林声;刘建蓓;阎莹;罗京;袁振洲;;基于驾驶负荷的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安全性评价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3年06期

6 Guohua Liang;Fengjing Wang;Wei Wang;Xiaoduan Sun;Wugong Wang;;Assessment of freeway work zone safety with improved cellular automata model[J];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2014年04期

7 李文博;;基于法国规范的长大纵坡设计[J];铁道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都厚;基于公路长下坡车辆制动性能的事故预防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秦华容;中美高速公路运输比较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斌;邬洪波;廖军洪;;山区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安全性分析及保障措施研究[J];公路;2011年10期

2 张逢桂;;山区高速公路长坡路段路线设计之探索[J];公路;2012年01期

3 黄冰娥;彭春露;陆键;;长江三角洲区域大型公路桥梁交通事故特征分析及安全对策[J];公路;2012年04期

4 郭也平;;浏醴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研究[J];公路;2012年11期

5 徐慧芬;徐建涛;;山城主干道设计常见问题及安全设计要点[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6 屠书荣;姚阳;张泽良;;双车道公路运行速度计算与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3年02期

7 李文亮;周炜;高利;;基于长下坡路段车速与制动器温度实时监测的模糊推理预警算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6期

8 王文义;刘剑涛;;云南山区高速公路安全保障设计方法与效果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年07期

9 青光焱;;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事故原因分析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3年06期

10 楼大成;;车辆换道过程中目标车辆与周围车辆的安全距离[J];硅谷;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洪亮;孙丽霞;赵国庆;;山区干线公路安全防护技术研究[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马壮林;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时空分析模型及其预防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陈宝;长大纵坡路面合理结构与提高整体寿命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贾锦绣;沥青路面与桥面铺装抗剪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张娟;基于驾驶员因素的公路连续长坡路段线形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5 徐双应;公路客运枢纽运输需求与绩效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张航;高危路段公路线形安全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7 张琼;基于驾驶人感知特性的换道预警阈值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8 于仁杰;交通事件下高速公路限速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9 罗强;面向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预警的车道偏离及换道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颖;面向安全意识培训的典型道路交通情景设计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叶俊明;新疆干线公路安全性评价中的坡长、坡度指标阈值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3 高明明;山区高速公路运营期行车安全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张艳;基于车路耦合的汽车山区行驶安全度模型的建立及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5 徐滨;冰雪条件下城乡结合部交通事故预防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周波;山岭重丘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减速下坡车道研究与实验[D];兰州交通大学;2007年

7 张勇;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避险车道设置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8 李小萍;基于真实环境的交通标志仿真试验系统开发与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9 肖鑫;超长连续下坡沥青面层抗滑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10 岳晓晗;长下坡路段交通安全分析与评价[D];长安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华;幺培基;;中美铁路行业治理制度及其效率的比较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张滨刚,姜正根;汽车制动过程的理论分析与试验[J];兵工学报(坦克装甲车与发动机分册);1998年04期

3 孟宪强;边成友;李一微;钟小明;;高速公路纵坡上的中型车自由流运行速度模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理工卷;2006年02期

4 杨少伟;坡道上变速车道长度的修正[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5 李清波,谢珍;公路纵坡设计的理论分析[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6 张永波;陆化普;刘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与对策[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时柏营;杨晓光;于晓斐;;考虑与跟驰模型结合的自由换道模型及仿真[J];交通科学与工程;2009年04期

8 袁泉,张志杰,王永清;八达岭高速路恶性交通事故与超载大货车制动性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3年06期

9 刘倩文 ,陈永胜 ,刘小明 ,邵杰;长大下坡路段的安全分析与治理[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4年05期

10 王书灵 ,乔建刚 ,荣建 ,刘小明;山区公路避险车道设计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强;汽车下坡持续制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俊宝;公路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2 袁伟;鼓式制动器温升计算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3 杨鹏飞;鼓式制动器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4 张金柱;汽车制动试验台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5 张建军;连续长大下坡路段避险车道设置原则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郭凤香;道路线形安全分析与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7 黄莺;中美航运经济比较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8 马璐;道路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D];长安大学;2005年

9 葛志伟;中美内河航运的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王潮海;美国高速公路建设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兆升,杨庆芳,冯金巧;基于模糊综合推理的道路交通事件识别算法[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4期

2 朱顺应,王红,李关寿;交通事件影响分析传递函数-噪声模型[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吴贵福,常胜,姚嘉;高速公路交通事件延误计算方法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4 贾元华;高速公路交通事件管理系统[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5 邹胜勇;;浅析道路交通事件应急体系建设[J];交通标准化;2006年04期

6 汤淑明;王坤峰;李元涛;;基于视频的交通事件自动检测技术综述[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8期

7 陶智敏;;基于视频的道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技术[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7年03期

8 胡宏宇;李志慧;曲昭伟;王殿海;;基于上下文的交通事件表达与识别[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S2期

9 沙爱敏;王晓东;;高速公路交通事件的影响及对策综述[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周君;;西部公路交通事件预警系统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佩;邹月娴;陈维荣;时广轶;杨华;王一言;;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算法研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2 贾岩;;交通事件智能管理系统框架研究[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3 罗时春;路小波;李建明;;基于小波分析的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算法[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玉;段征宇;;偶发性交通事件对网络交通状态的影响分析[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技术[C];2012年

5 丛浩哲;郭强;吴晓峰;纪廷婷;;基于案例推理的交通事件应急响应预案推理研究[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杨毅;;模糊聚类分析在交通事件自动检测中的应用[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与安全[C];2013年

7 熊娟;吴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事件自动检测算法实证研究[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丛浩哲;刘君;胡伟超;肖鹏飞;;高速公路网交通事件态势评估系统的实现及应用[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李日涵;徐广宁;徐建闽;;ITS中交通事件管理的流程与对策研究[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与安全[C];2013年

10 黄丘林;魏峰;史小卫;;基于RFID的交通事件自动检测技术初探[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晓燕;移动交通应急指挥车通过卫星处置突发交通事件[N];大众科技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向红艳;高速公路交通事件紧急救援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姬杨蓓蓓;交通事件持续时间预测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于仁杰;交通事件下高速公路限速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国华;高速公路交通事件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丁秋实;交通事件管理的决策支持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胡春丽;公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程德明;基于数据融合的分级交通事件自动检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赵雁;基于贝叶斯网络理论的交通事件预测模型与分析[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培宏;城市交通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及其理论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段飞飞;基于信息融合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算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8 张凡;典型交通事件下道路拥堵的网络化蔓延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9 樊嘉聪;考虑交通事件影响的诱导与信号控制协同策略[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庞根明;城市道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10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10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b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