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应用CatMull-Rom样条曲线描述道路透视图中心线特征的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1 04:25

  本文关键词:应用CatMull-Rom样条曲线描述道路透视图中心线特征的方法研究 出处:《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道路工程 Cat Mull-Rom样条曲线 道路透视图中心线 视曲线长 视曲率


【摘要】:采用三次Bezier曲线、三次B样条曲线和Cat Mull-Rom样条曲线分别拟合道路透视图中心线,并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各自描述道路透视图中心线时控制点确定和拟合产生残差的情况,结果显示,在描述道路透视图中心线特征方面,Cat Mull-Rom样条曲线更为高效和精准,可以适应绝大部分道路几何设计形成的透视图中心线特征描述的需要。将道路透视图划分为"近景"、"中景"和"远景"3个不同功能区域,提出视曲线长和视曲率概念和相应的计算方法,将视曲线长和视曲率作为描述透视图中心线特征的形状参数,并结合运行车速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形状参数和运行车速密切相关。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270,51238008)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20072110019)
【分类号】:U491.25
【正文快照】: 0引言驾驶员眼中的透视图是由平纵横三方面线形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由驾驶员通过视觉进行观察并产生感知而形成认知,透视图形状在几何图形上更加复杂,且与平面图相比,能提供更多的曲率信息,或者说视觉中的透视图显示了比单纯平面或者纵断面更丰富的内容。我国道路设计规范认为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迁;吴国雄;王福建;;道路线形及路边环境引起的错觉动画模拟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张春笋;吴进良;;基于运行速度的路线设计方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周欣,黄席樾,刘涛,黎昱;高速公路分道线识别与重建[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艳萍;刘朝晖;李志勇;;采用运行速度对公路路线进行安全性评价[J];湖南交通科技;2010年04期

2 王天河;侯建军;;基于机器视觉和姿态检测的循迹智能车[J];兵工自动化;2012年08期

3 周剑萍;陈飞;程迎迎;陈丽丽;;基于视错觉原理的减速标线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年04期

4 杨晨;程建川;;基于可靠度的道路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的计算[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7期

5 范延军;张为公;;基于双向窗口特征提取技术的车道线检测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5年04期

6 何毓知;陆建峰;;基于Adaboost的行道线检测[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7 陈雨人,方守恩;用于交通安全研究的单目图像测量技术[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5年03期

8 郭烈;黄晓慧;刘宝印;李兵;;基于道路模型的弯道检测研究与应用[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2年03期

9 罗号;汪洋;杜玲玲;;一种山区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模型与方法[J];科技信息;2012年19期

10 王晓栋;严菲;许华荣;;DM6446平台下车道线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旭;自主车辆多传感器导航与横向鲁棒控制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贾鑫;智能车辆视觉感知中的车道标线识别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贾立山;体现驾驶员特性的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仪;城市环境中交通对象检测与识别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王家恩;基于视觉的驾驶员横向辅助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6 王延长;基于多相机全向视觉导航的道路建模[D];浙江大学;2013年

7 王科;城市交通中智能车辆环境感知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8 刘微容;面向汽车主动安全的图像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9 陈龙;城市环境下无人驾驶智能车感知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亢子;驾驶员对道路线形的认知与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吴昆明;基于红外诱导的浓雾天高速公路通行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谢茜;基于视觉的车道线检测与识别[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匡云帆;基于红外热成像图像处理的铁轨道岔识别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宋马良;基于单目视觉的弯道行车预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6 李贺;移动智能公交系统中违章车辆抓拍算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王仁智;基于FPGA的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8 孙朋;结构化道路中的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9 武芳;基于边缘对称性和类等价二值模式行人检测方法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10 张玲;山区公路安全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朝庆;韩跃杰;许福;董荟青;;基于运行速度的路线设计方法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温学钧,杨屹东,方靖;高速公路运行速度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1期

3 袁国林,程建川;错觉及其在公路线形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公路学报;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13146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146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7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