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混凝土对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围岩冻融圈的影响规律研究
本文关键词:喷射混凝土对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围岩冻融圈的影响规律研究 出处:《现代隧道技术》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多年冻土区 公路隧道 喷射混凝土 围岩温度场 冻融圈
【摘要】:在多年冻土区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温度场和冻融圈的控制是保证隧道围岩稳定性和结构安全性的关键因素。文章建立了考虑水泥水化放热的隧道围岩二维非稳态温度场的传热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喷射混凝土前后围岩温度场的变化规律,以及喷混凝土的施作时机与厚度对围岩冻融圈的影响规律,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结果的整体趋势与现场实测值吻合,距离洞壁0.5 m以外的围岩温度,二者误差不超过0.5℃。在喷射混凝土之前,各深度的围岩温度呈现缓慢增长趋势。喷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由于水泥水化热影响,距洞壁深度1.0 m以内的围岩温度呈现陡升—下降—趋于稳定的规律,且当喷混凝土施工每延迟1 d,或其厚度每增加5cm时,围岩冻融圈深度增加约10 cm。
[Abstract]:During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in permafrost region, the control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and the freezing thawing ring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is the key factor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and the safety of the structure.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heat transfer model of unsteady temperature field considering the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cement hydration hea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variation of concrete before and after the injection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nd spray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time and the influence of thickness of rock freezing thawing circles, and with the measur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trend consistent with the measured results, the temperature of surrounding rock outside the wall distance of 0.5 m, the two error does not exceed 0.5 degrees. Before the shotcrete, the temperature of each depth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showed a slow growth trend.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spraying concrete, the cement hydration heat, the temperature of surrounding rock from the wall depth of less than 1 m showed a steep rise and decline - stable rules, and when the shotcrete construction delay of 1 D each, each increase or the thickness of 5cm, an increase of about 10 cm rock freeze-thaw circle depth.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G05B05)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11318490107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248)
【分类号】:U451.2
【正文快照】: 1引言目前在多年冻土区已建的公路及铁路隧道工程中,路面结冰、衬砌开裂、拱顶挂冰等冻害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及运营的安全性。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西藏、青海等地区新建的大量公路、铁路隧道工程,将对多年冻土区隧道设计及施工技术,特别是施工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黄双林;昆仑山隧道施工期间围岩冻融圈的初步研究[J];冰川冻土;2003年S1期
2 肖建庄;宋志文;张枫;;混凝土导热系数试验与分析[J];建筑材料学报;2010年01期
3 张先军;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洞内气温及地温分布特征现场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4 王燕;陈玉香;凌道盛;许德胜;;桐柏电站混凝土基础水化热温度场有限元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5 夏才初;张国柱;肖素光;;考虑衬砌和隔热层的寒区隧道温度场解析解[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9期
6 吕康成;马超超;吉哲;许鹏;;寒冷地区隧道衬砌壁后冻融及其影响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2012年05期
7 周国恩;;基于ANP与模糊理论的寒区隧道冻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书生;曾祥国;姚安林;王清远;陈华燕;赵师平;;小净距隧道开挖工艺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2 周笑;彭阳;;浅埋大跨度隧道施工阶段临时支护安全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3 尹蓉蓉;朱合华;;硫酸盐结晶作用后深埋公路隧道安全性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4 孙狂飙;邓文龙;;隧道现场围岩级别判定方法探讨[J];安徽地质;2009年01期
5 彭功生,许强;饱水冻土水热力耦合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6 马茂艳;程桦;;深厚冲积层冻结压力研究进展及展望[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7 赵国刚;袁春花;吴育忠;;省道S212线峰山隧道塌方处理[J];安徽建筑;2006年04期
8 徐烽峰;李海波;;长管棚在双连拱隧道洞口施工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7年01期
9 李老三;杨小礼;;大断面隧道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J];安徽建筑;2007年01期
10 宁培淋;杨锐;孙世永;;深埋连拱隧道围岩压力的两种计算方法比较[J];安徽建筑;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超锋;李晓;成国文;赫建明;;大跨度公路隧道围岩动态分级的Bayes优化[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2 杨川福;曹均旺;张斌;;浅谈地质雷达在隧道质量检测中的应用[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双茁;沈洪波;;六武路隧道LED“绿色照明”设计[A];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建设第2届学术研讨会交流报告[C];2011年
4 商翔宇;周国庆;梁恒昌;;一种易于产生冻胀的冻结模式[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谢光明;;河防口隧道开裂病害段施工技术[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6 丁浩;蒋树屏;徐谋;王文广;李勇;;富水地层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7 席勇;杨贵生;杨满江;;隧道火灾烟气控制数值模拟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8 吴e,
本文编号:1344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44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