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模型试验的盾构隧道纵向刚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01 14:10

  本文关键词:基于模型试验的盾构隧道纵向刚度分析 出处:《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盾构隧道 管片结构 模型试验 纵向刚度


【摘要】:为探明盾构隧道纵向变形性能及抗弯刚度有效率的取值,基于模型试验,根据相似理论对通缝、错缝及匀质圆筒模型进行纵向模型试验研究。分别对3种纵向试验模型进行了加载试验,采用数据采集系统测试加载过程中的管片模型的纵向变形,得到了各级荷载下通缝、错缝及匀质圆筒模型纵向变形规律及其抗弯刚度有效率,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盾构隧道纵向变形与荷载基本呈线性关系;2通缝、错缝隧道纵向抗弯刚度有效率分别在0.18~0.39和0.20~0.40;3通缝和错缝隧道的纵向弯曲变形性能基本一致,错缝拼装效应对盾构隧道纵向变形的影响并不明显,研究成果可为盾构隧道的设计提供参考。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shield tunnel longitudinal deformation and bending stiffness value of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model test, according to the similarity theory of joints,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longitudinal model of staggered and homogeneous cylinder model. The loading test of 3 longitudinal test model, the longitudinal deformation data mining segment model test loading system in the process, obtained under different loads through joint, staggered joint and uniform cylinder model for longitudinal deformation and bending rigidity of efficiency, and the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ad and the longitudinal deformation of shield tunnel 1; 2 joints, staggered longitudinal resistance bending stiffness respectively in 0.18~0.39 and 0.20~0.40 efficiency; 3 through joint and staggered joint tunnel longitudinal bending deformation performance is basically the same, staggered joint assembling effect influence of shield tunnel longitudinal deformation is not obvious, the results can be used as shield The design of the tunnel provides reference.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052,50808020,51478044)
【分类号】:U455.43
【正文快照】: 0引言盾构隧道受到小半径曲线、大坡度施工、邻近施工、地层沉降、平行设置隧道、地震等因素影响时,仅仅依据横断面的结构设计来评价其力学行为是比较困难的[1]。因此,盾构隧道设计中,需要考虑施工各阶段及完成后的作用状态及衬砌的结构特点,根据需要进行纵断面的结构设计,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廖少明;白廷辉;彭芳乐;徐伟林;;盾构隧道纵向沉降模式及其结构响应[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2 唐志成,何川,林刚;地铁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力学行为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3 叶飞;何川;朱合华;孙海东;;考虑横向性能的盾构隧道纵向等效刚度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建议;周顺华;宫全美;;下穿铁路的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内力计算法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2 陈越峰;张庆贺;张颖;郑坚;;近距离三线并行盾构隧道施工实测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3 吕青山;李立新;许丕元;陈涛;;地铁盾构衬砌管片加载裂缝的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4 宋卫东;王永清;马鹏姣;杜建华;张继清;;北京地铁五号线近接玉蜓桥施工的力学行为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雷金山;阳军生;周灿朗;苏伟;杨秀竹;;广州轨道交通岩溶地质模型相似材料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6 杨秀竹;雷金山;阳军生;苏伟;;岩溶区地铁隧道相似模拟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7 张洪宇;袁勇;赵慧玲;柳献;;软土地基隧道沉降规律的初步分析[J];工程勘察;2009年S2期

8 张洪宇;袁勇;赵慧玲;柳献;;软土地基隧道沉降规律的初步分析[J];工程勘察;2010年S1期

9 李围;何川;陈晓婷;;配合盾构法建成三连拱地铁车站模型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0年S2期

10 李瑞林;周国庆;陈国舟;石高鹏;李军;;岩土工程磁力模型实验土体相似材料的研制[J];功能材料;2012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围;何川;陈晓婷;;配合盾构法建成三连拱地铁车站模型试验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2 何川;李围;张海波;;配合盾构法修建三连拱地铁车站的模型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昀;张子新;;相似模型试验中土质相似材料的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庭金;;地铁盾构隧道弯矩和变形控制值研究[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郝润霞;;软土地区曲线段盾构隧道超挖量与注浆量分析[A];《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vol.9 No.5[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开荣;高速铁路水下盾构隧道结构力学特征及掘进与对接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杜朝伟;海底隧道衬砌水压力及结构受力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韩涛;富水基岩单层冻结井壁受力规律及设计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周海鹰;盾构隧道衬砌管片结构的力学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黄正荣;基于壳—弹簧模型的盾构衬砌管片受力特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6 余占奎;软土盾构隧道纵向设计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叶飞;软土盾构隧道施工期上浮机理分析及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叶耀东;软土地区运营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变形及健康诊断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路美丽;盾构先行条件下拓展地铁车站的方案研究及风险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林枫;软土地铁区间隧道结构抗爆承载能力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恒;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结合修建地铁车站管片—结构接头连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张宇;软土地区近距离下穿隧道盾构施工对地表沉降及既有隧道变形影响分析[D];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0年

3 吕青山;地铁盾构隧道衬砌管片质量检测方法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4 宋智强;盾构隧道管片中钢筋的优化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吴磊;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的承载管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麻景瑞;北京地铁近接施工位移规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俞涛;地铁盾构隧道近接施工影响的数值模拟及模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游晓敏;考虑大直径盾构隧道结构特点的计算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隋来才;地震作用下盾构隧道性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杨雄;南京长江隧道超大断面管片衬砌结构相似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启元,管攀峰,叶蓉;软土盾构隧道的纵向变形分析[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9年04期

2 张厚美,吕国梁;圆形隧道衬砌结构计算模型综述[J];世界隧道;2000年02期

3 朱世友;国内地铁盾构区间隧道管片结构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现代隧道技术;2002年06期

4 朱伟,陈仁俊;盾构隧道施工技术现状及展望(第1讲)——盾构隧道基本原理及在我国的使用情况[J];岩土工程界;2001年11期

5 廖少明,侯学渊,彭芳乐;隧道纵向剪切传递效应及其一维解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7期

6 朱合华,崔茂玉,杨金松;盾构衬砌管片的设计模型与荷载分布的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2期

7 张厚美,过迟,付德明;圆形隧道装配式衬砌接头刚度模型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3期

8 黄宏伟;徐凌;严佳梁;余占奎;;盾构隧道横向刚度有效率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9 丁春林,周书明,周顺华;盾构施工对隧道围岩内力和地层变形的影响[J];中国公路学报;2002年04期

10 田敬学 ,张庆贺;盾构法隧道的纵向刚度计算方法[J];中国市政工程;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正荣;基于壳—弹簧模型的盾构衬砌管片受力特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红耕,袁寿其;水泵进水设计模型试验验收标准的研究[J];水泵技术;2005年01期

2 肖宏;蒋关鲁;魏永幸;;桩网结构模型试验柔性拱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11期

3 刘永红;屈希峰;;关于模型试验黏性土相似材料选取的讨论[J];四川建筑;2008年03期

4 李国臣,周浩祥,徐金环;潮流模型试验技术研究[J];水运工程;1991年10期

5 胡凯;陈雪锋;;模型试验评价原型结构性能的有效性和局限性[J];山西建筑;2008年27期

6 刘汉龙;谭慧明;彭R,

本文编号:1364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64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b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