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可拓层次分析法的大跨径桥梁综合评估
本文关键词:基于模糊可拓层次分析法的大跨径桥梁综合评估 出处:《中外公路》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桥梁工程 大跨径桥梁 可拓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判 权重
【摘要】:根据桥梁评价指标多层次、多因素且定性与定量指标并存的特点,针对传统层次分析法(AHP)缺陷,提出了大型桥梁综合评估的模糊可拓层次分析法。该方法将各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用可拓区间数代替点值数定量表示,通过专家组打分构造可拓区间数判断矩阵,进行各层各指标权重计算,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逐级评价,最终得出综合评价结果。以重庆某大跨径斜拉桥为例,将该方法应用其中,建立了基于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斜拉桥综合评估模型,确定了各个评估指标权重,最终得到了综合评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全面考虑影响斜拉桥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因素、反映斜拉桥的综合状况,更好地反映了大跨径桥梁评估中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很好地表达了桥梁评估专家意见,评估结果可靠、适用。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bridge multi-level, multi factor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the traditiona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defects, and put forward the extension AHP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large bridge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each index is expressed by extension interval numbers instead of quantitative. Through the expert scoring structure extension interval number judgement matrix, calculate the index weight,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by evaluation, finally obtain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ults. In Chongqing a long span cable-stayed bridge as an example,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this paper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the cable-stayed bridge safety and durability based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each evaluation index weight, finally go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cable-stayed bridge safety and durability, reflect the overall shape of the cable-stayed bridge It can better reflect the fuzziness and uncertainty in the assessment of long-span bridges, and well express the expert opinion of bridge evaluatio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re reliable and applicable.
【作者单位】: 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1278512)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KJ1401024)
【分类号】:U446
【正文快照】: 目前桥梁综合评估常用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估等方法。层次分析法采取相对权重概念,把权重的判断进行定量化。这样比专家直接打分、直接赋权等经验方法更客观、科学。AHP比较适合复杂层次结构的多指标决策,它在处理定性、定量因素中,具有简洁性、实用性、系统性等优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高洁,盛昭瀚;可拓层次分析法研究[J];系统工程;2002年05期
2 袁海庆;杨燕;范剑锋;刘文龙;;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桥梁综合评估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5年06期
3 张吉军;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0年02期
4 杨则英;曲建波;黄承逵;;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法的桥梁安全性评估[J];天津大学学报;2005年12期
5 徐家云,何晓鸣,张俊,梁善斋,鲍政慧;模糊理论在桥梁评估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7期
6 徐泽水,达庆利;区间数排序的可能度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7 朱建军,刘士新,王梦光;一种新的求解区间数判断矩阵权重的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Research on Site Selection Model of Distribution Center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4期
2 ;Evaluation on the Risk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hain Based on FAHP——A Case of Regions Inhabited by Ethnic Groups in Wuling Mountain[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8期
3 陈华友;陈启明;王慧;;基于相对熵的不确定性群决策集成方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方金生;孙世群;张乐;;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5 宫清华;李鑫华;袁少雄;;小流域坡沟系统分类与山地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6 张同升;;小城镇产业资源能源消耗评价技术模型与指标体系[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7 李永新;殷春武;惠小健;;农产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8 李彬;;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的农业产业链风险因素评估——以武陵山民族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9 闫用杰;;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大学教师绩效考核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刘洋;王燕青;;基于FAHP的航空维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河;;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含能材料作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付晓东;邹平;尚振宏;姜瑛;;QoS信息不确定情况下的Web服务选择[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钱钢;冯向前;;不确定多属性决策中区间数的排序方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张洁;朱建军;刘思峰;;基于前景理论的随机概率信息群集结模型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侯福均;吴祈宗;;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一致性研究[A];第二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中兴;张绍林;王根杰;;一种基于投影的多属性决策方法[A];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赵春梅;卢兆明;郑惠怡;;高层建筑防火安全评估的不确定型群组决策方法[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于继科;李云飞;杨扬;周宗放;;电子类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秦佳蕾;;辽宁农科硕士毕业生质量调研与评价——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分析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王志平;贾焰;李爱平;张建锋;;基于模糊层次法的网络态势量化评估方法[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丛亮滋;基于物流成本的流通企业绩效管理优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付晓东;Web服务组合服务质量保障关键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王文兴;服装网络营销策略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4 牛彦涛;不确定城市能源系统规划模型研究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王博;复杂电力系统安全风险及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丁蕊;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供应商选择与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李佳;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侯新文;环胶州湾地区城市地质及工程建设适宜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9 张艳玲;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谭志荣;长江干线船撞桥事件机理及风险评估方法集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合义;三峡库区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分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房士吉;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徐常艳;基于DEA的钢铁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黄征;加固后双曲拱桥耐久性评定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何维;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智能优化调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郑慧;沿海经济圈金融生态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王作伟;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信用评价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滕仁栋;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性评价与预测[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9 龙敏;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10 吴亚杰;软土地基条件下地下室顶板结构方案优选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敬东,王磊,唐国庆;遗传算法在多目标电网优化规划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年10期
2 许若宁 ,翟晓燕;层次分析法中Fuzzy判断矩阵的建立及其排序[J];系统工程;1988年05期
3 樊治平,潘德惠;不确定性判断矩阵权重计算的一种实用方法[J];系统工程;1996年02期
4 朱孔来;评价指标的非线性无量纲模糊处理方法[J];系统工程;1996年06期
5 姚敏,张森;模糊一致矩阵及其在软科学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1997年02期
6 高洁;可拓聚类预测方法及其在邮电业务总量预测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2000年03期
7 高洁,谢敬东;基于关联函数的变压器故障可拓诊断方法[J];系统工程;2000年05期
8 宋光兴,杨德礼;模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及一致性改进方法[J];系统工程;2003年01期
9 周若来,沈成武;某高速公路跨线桥裂缝成因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3年01期
10 陈肇元,徐有邻 ,钱稼茹;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J];建筑技术;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鸿绪,江佩荣;可拓代数引论[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2 杨春燕,张拥军;可拓市场的类型与实现方式研究[J];工业工程;2002年03期
3 唐玉国;;可拓数学[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4 宋兆鸿;王蕙华;;模糊可拓子集及其性质[J];广东工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5 唐玉国;;关于可拓集的结构问题[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6 郭开仲;张式强;;错误集的可拓运算[J];广东工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7 黄风立;林建平;张伟;;基于顾客满意度的可拓聚类方法在产品改进设计中的应用[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年01期
8 杨国为;人文系统的可拓模型[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1999年04期
9 毛慧凤;黄健;;可拓变换的计算机实现[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曹炳元;可拓凸集分离定理两种刻划的等价性[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马继辉;黄树林;贺仲雄;;模糊可拓信息及模糊可拓决策支持系统[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2 吕丹;吴孟达;张学志;;可拓集联系数的势及其关系[A];第12届全国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洪波;黄强;刘涵;辛琛;;基于粗集权重的改进可拓评价模型在灌区干旱评价中的应用[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5年
4 郭开仲;张式强;;模糊错误函数[A];模糊数学和系统成果会论文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驻京记者 贾岩;武田借力辉瑞在华推广艾可拓[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编译 陈雪薇 Jef Feeley;艾可拓诉讼接二连三[N];医药经济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张亮;艾可拓或存致癌风险 20余家国内药企受波及[N];中国经营报;2014年
4 邵建国;艾可拓中国市场逆袭[N];医药经济报;2013年
,本文编号:1365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65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