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长江口航道运行维护特征分析
本文关键词:2015年长江口航道运行维护特征分析 出处:《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长江口 疏浚维护 航道淤积 . m深水航道 南槽
【摘要】:以大量工程现场资料为基础,初步分析2015年长江口航道运行维护特征,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深水航道维护形势。分析表明,通过维护性疏浚,2015年长江口航道运行状况良好,12.5 m深水航道已进入全面发挥效益的稳定运行阶段。2015年南港北槽12.5 m航道维护疏浚强度总体仍保持时空相对集中的分布特征。与2011—2014年相比,2015年南港及圆圆沙段疏浚强度下降近15%,全年1—12月疏浚强度也普遍有所降低,这主要与南港河床地形条件和周边河势的改善,以及疏浚工艺与管理的优化有关。今后一段时期,在长江口河势格局及水沙动力环境整体稳定的前提下,12.5 m深水航道维护态势总体可控,且趋于向好。由于航道回淤时空分布特征未发生根本改变,后续长江口深水航道的重点维护时段和区段依然是夏秋季(6—11月)和北槽中段。
[Abstract]:Based on a large amount of engineering field data ,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Yangtze Estuary channel in 2015 and the maintenance situation of deep water channel in the future are preliminarily analyzed .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dredging intensity of the 12 . 5m deep water channel is generally controllable through maintenance dredging , and the dredging intensity of the 12 . 5m deep water channel has been reduced nearly 15 % in 2015 .
【作者单位】: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4150610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B12B04,2013BAB12B05)
【分类号】:U617;U697
【正文快照】: 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运输通道和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口航道是长江黄金水道中通航条件最好、货流密度最大的区段,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长江黄金水道开发的重要基础设施[1]。2011年5月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竣工验收后,长江口12.5 m(12.5 m为理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宝麟;立足航道创辉煌[J];中国水运;2001年06期
2 刘秋良;航道工勇救落水人[J];珠江水运;2001年06期
3 黄振才;广西召开《航道管理条例》宣贯大会强调依法治航 确保畅通[J];珠江水运;2002年11期
4 方勇;绍兴航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运;2003年03期
5 李光武;浅论地理信息系统在航道管理中的应用[J];珠江水运;2003年03期
6 余丹亚;对理顺广东航道管理的几点看法[J];珠江水运;2003年08期
7 谢连强;剖析航道航情 提高维护质量[J];珠江水运;2004年04期
8 杨尊伟;加快航道法立法步伐 保护内河航运资源[J];珠江水运;2005年04期
9 吴维军;;试析航道执法人员的职业素质[J];交通企业管理;2006年04期
10 王晓玲;;构建和谐航道之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闵永华;;航道走向社会化管理的浅探与建议[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7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王勤;潘仁宁;李占江;;开展航道协管、共管工作初探[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7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8年
3 宗秀霖;;建设和谐航道文化 为航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7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闵永华;;航道走向社会化管理的浅探与建议[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2007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林天岩;;鸭绿江口航道治理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潘建国;;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南京航道发展规划[A];2006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6年
7 孔德文;;加强航道管理 深挖内部潜能 确保船闸安全高效运行[A];中国航海学会船闸专业委员会2008年论文汇编[C];2008年
8 任宏;;严格执法 综合治理 确保航道畅通——试论涡河航道通航秩序的整治[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港航监督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0年
9 郭阿宏;;全面彰显“JSHD”标志 大力提升航道行业形象[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7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郭阿宏;;全面彰显“JSHD”标志 大力提升航道行业形象[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2007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驻江苏首席记者 王瑞水 实习记者 赵峗;《江苏省航道管理条例》获通过[N];中国交通报;2006年
2 苏骄 刘晓东;《江苏省航道管理条例》明年三月施行[N];江苏经济报;2006年
3 通讯员 陈建光 记者 张帆;浙江航道管理有了法规[N];浙江日报;2010年
4 特约记者 王取发 通讯员 朱治宇 吴永锋;我国航道管理进入建管养并重时期[N];中国水运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陈莹 赵姗 通讯员 郝健 刘英倩;科技点燃航道绿色革命[N];中国水运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王啸雷 张凌云;无锡“感知航道”:科技引领航道绿色未来[N];中国水运报;2013年
7 荣倬翊;无锡向航道管理新乱象“开刀”[N];无锡日报;2014年
8 王瑞水 仲天荐;为江苏航道畅通保驾护航[N];中国交通报;2006年
9 王取发;长江南京至浏河口段“数字航道”年底建成[N];中国交通报;2007年
10 朱晓鸿;宝应航道管理站用“事误公开”深化“事务公开”[N];江苏经济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珍;北极航道开通与中国的潜在经济利益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2 罗松淼;宁波港船舶进出航道综合规划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3 胡波;三维航道动态监控系统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4 李鹏;浙北水域重点航道动态监管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5 李天碧;赣江数字航道构建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6 李新通;天津港复式航道交通组织与仿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7 张前平;环淀山湖水域经济发展中航道管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8 叶东燕;右江航道大站化管理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9 闫力;北极航道通航环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张子昱;基于风险预测的受限航道交通组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85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85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