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桥中铅芯橡胶支座力学参数及减隔震性能优化分析
本文关键词: 铅芯橡胶支座 减隔震装置 桥梁抗震 桩土相互作用 屈服比 屈服强度 出处:《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前,铅芯橡胶支座是桥梁工程抗震中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减隔震装置之一,对降低桥梁震害有着重要意义。连续梁桥是最为常见的桥梁结构形式之一,广泛地应用于城市桥梁、公路桥梁及铁路桥梁等交通工程领域建设中。在历次破坏性地震中,连续梁桥震害严重且震害特征明显。通过对桥梁震害资料统计和桥梁抗震研究,能够对桥梁结构地震防御起到有效地效果。铅芯橡胶支座是一种新兴减隔震装置,能有效地降低桥梁结构地震响应,提高桥梁结构抗震性能。利用铅芯橡胶支座对连续梁桥进行减隔震设计是目前桥梁抗震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在整理了连续梁桥常见的震害、减隔震技术的发展应用,总结了减隔震技术原理和常用减隔震支座,归纳了桥梁抗震设计方法等工作的基础上,首先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某三跨连续梁桥实体模型,采用动力时程抗震分析方法,对不考虑与考虑桩土相互作用两种工况下减隔震桥梁地震响应的异同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初步选取了八组铅芯橡胶支座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减隔震效果进行了优化分析。最后为了使铅芯橡胶支座达到更好的抗震性能,起到最佳减隔震效果,针对铅芯橡胶支座双线型力学模型中的屈服比和屈服强度两个重要参数变化对桥梁减隔震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通过对不考虑和考虑桩土相互作用两种工况下桥梁结构的振动特性及振型特征分析对比可知,当考虑桩土相互作用时,桥梁结构的振动周期会延长,振型位移值相对减小,而且桩土相互作用会导致桥梁结构内力发生较大变化,尤其是在两种不同工况下墩底弯矩和剪力明显不同。因此,进行桥梁抗震分析时,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影响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针对根据桥梁上部结构自重等荷载作用引起的桥梁支座反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进行选配合适的铅芯橡胶支座,使桥梁结构减隔震效果达到最佳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分析。本文初步选取了八组支座作为研究对象,以墩底内力、支座内力、支座滞回耗能能力、墩顶加速度、主梁观测点加速度等多项减隔震指标为主要考虑因素,对铅芯橡胶支座的减隔震效果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边墩支座当初选铅芯橡胶支座的竖向承载力约为梁体自重等荷载作用下支座反力的1.31倍,约为地震荷载作用下支座反力的1.09倍时,各减隔震指标取得较好效果。对于中墩支座当初选铅芯橡胶支座的竖向承载力约为梁体自重等荷载作用下支座反力的1.24倍,约为地震荷载作用下支座反力的1.05倍时,各减隔震指标取得较好效果。此时,所有铅芯橡胶支座的铅芯屈服力的总和约为梁体自重的0.08倍。最后,本文对铅芯橡胶支座双线型力学模型中屈服比和屈服强度对桥梁减隔震效果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表明,屈服比的取值范围为7-10时,减隔震效果最明显。屈服强度的增加对减小支座剪切变形有明显效果,应增大边墩支座的剪切变形能力。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bridge structure and to improv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bridge structure , it is found that the vibration period of bridge structure is prolonged and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bridge structure is obviously different .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42.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国庆;黄庆祥;;减隔震桥梁的能力谱分析方法[J];山西交通科技;2008年01期
2 刘延芳;叶爱君;;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J];世界地震工程;2008年02期
3 乔治.李;扎克.梁;;罕遇地震作用下当前减隔震技术的局限性[J];公路;2009年05期
4 邵楠楠;;桥梁结构减隔震技术的研究[J];北方交通;2009年06期
5 王统宁;刘健新;于泳波;;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减隔震桥梁空间动力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6 燕斌;冯云成;;厦漳跨海大桥南汊北引桥减隔震方案设计[J];建筑结构;2010年S2期
7 吴运达;;浅析桥梁减隔震设计[J];科技资讯;2010年30期
8 张宁;Marioni;吴惠卿;;桥梁减隔震设计与新型减隔震装置[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0年06期
9 孔令俊;陈彦北;姜其斌;;太白路桥减隔震设计分析[J];铁道建筑;2012年09期
10 侯冠文;;矮墩大跨连续梁体系桥纵向减隔震设计[J];中国市政工程;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燕斌;冯云成;;厦漳跨海大桥南汊北引桥减隔震方案设计[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志强;;减隔震技术在我国桥梁中的应用[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王淑波;袁万城;范立础;;桥梁减隔震分析的弹性反应谱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4 袁万诚;盛善定;胡世德;范立础;;悬索桥支座的减隔震效能分析[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5 李峰;柳建设;刘鹏;;分离式减隔震技术在高烈度区半中承式系杆拱桥的应用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3年)[C];2013年
6 管仲国;李建中;;城市快速路高架桥抗震体系选择与经济性对比——上海浦东内环线改扩建工程[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杜仲莹;保障房建设将用上减隔震技术[N];昆明日报;2012年
2 记者 蒋敏;我省全面推进减隔震技术推广应用[N];云南日报;2012年
3 李萌;减隔震技术助力云南“防震减灾”[N];云南科技报;2014年
4 记者 杜仲莹;全国近半减隔震建筑在云南[N];昆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石岩;减隔震桥梁性能设计方法及环境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于泳波;减隔震桥梁的空间动力分析及动力试验[D];长安大学;2004年
3 王炎;铁路减隔震桥梁地震反应分析及易损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杨风利;铁路桥梁减隔震设计方法及设计参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志甜;近断层地震作用下曲线梁桥减隔震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钟洪江;中小跨径梁桥减隔震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陈大鹏;近断层地震下高架连续梁桥地震响应分析及减隔震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李炼;橡胶与纤维布组合体抗震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陈之健;连续梁桥中铅芯橡胶支座力学参数及减隔震性能优化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6 巩雯;高烈度地震区连续梁桥减隔震设计初步分析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7 刘锡媛;山区桥梁减隔震技术的适用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刘丹;等截面多跨连续梁桥减隔震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张显杰;塘汉快速路工程永定新河桥减隔震效果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10 范效贵;桥梁减隔震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36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536158.html